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甘肃网 >> 甘肃新闻 >> 来稿选登

山丹清泉镇:产业融合发展助脱贫

19-08-19 17:06 来源:中国甘肃网 编辑:魏湘

  (通讯员 苏富才)

  近年来,清泉镇适应城乡一体化发展趋势,积极探索培育现代农业与服务业融合发展模式,常年流转土地3.6万余亩,占全镇耕地总面积的90%以上,千亩以上的土地流转规模经营户达到21户,家庭农场176家,合作社128家,农业与服务业融合发展已具规模,初见成效。

  创新改革促融合:丹森家庭农场

  清泉镇因地制宜,通过探索推进农场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积极为现代农业与服务业融合发展搭建了制度平台。丹森家庭农场是一家典型的由工业(丹骋砼业)向农业转型,工业返哺农业,以发展生态农林产业为主而投资建设的新型家庭农场。该场与南关村五社及社员签订土地流转20年协议,流转土地400余亩,改造平整土地500亩,主要种植食葵、大麦及马铃薯等作物。至今,累计投入3100万元,建设防风林带2公里,沙化道路8公里,修建办公场所590平方米,建成1.8万方净水池1座。农场应用传统农业种植模式为粮食安全生产作保障,同步发展休闲观光农业,打造既能稳定生产,又能示范带动现代农业的大农场,为全县土地规模流转经营和传统企业创新改革作出了示范引领。

  循环转化增效益:丰达家庭农场

  清泉镇主动适应市场,积极调整农业农村消费产品供给结构,探索创新农业发展新模式。南湾村致富能人何有礼于2015年创建了丰达家庭农场,农场集生态种植、设施养殖、农事体验、观光采摘、休闲度假为一体。经过4年的发展,累计完成投资3000万元,建成种养殖专业合作社2个,饲养肉羊5000只、鸡6000只,种植优质杂果200亩、枸杞550亩,搭建4000平方米高标准连体钢架大棚2座,建成餐饮、休闲为一体占地1000平方米的娱乐中心1处。农场将设施养殖场的有机肥料运到设施种植大棚,通过发展循环农业生产有机农产品,将设施种植大棚和养殖场的有机农品直接在农场里面搬上餐桌,减少了从生产到消费的流通环节,实现农产品就地转化增值。农场同时发展农业观光、休闲垂钓等乡村旅游业,实现了现代农业与服务业的融合发展。

  产业带动促增收:甘肃香源玫瑰产业园

  清泉镇立足资源优势和市场需求,紧紧围绕扩张产业规模、提升农业效益、实现农民增收的目标,大力培育龙头企业,加快农业结构调整,初步走出了一条特色鲜明、规模发展、龙头带动、科技支撑的现代农业发展之路。甘肃香源玫瑰产业园是一家以玫瑰种植、玫瑰展销、休闲采摘、餐饮娱乐、观光垂钓于一体的多功能性园区,现已建成1000亩玫瑰标准化种植示范基地。目前,“唯玫香”系列美妆产品已上市销售,并获得广大消费者青睐。产业园的建设,带动了地方经济发展,解决了周边广大农户的就业问题,带动农户种植玫瑰5000亩。

版权声明:凡注有稿件来源为“中国甘肃网”的稿件,均为中国甘肃网版权稿件,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中国甘肃网”。

精彩推荐

  • 麦积区委办公室深入帮扶村开展脱贫攻坚帮扶工作 麦积区委办公室深入帮扶村开展脱贫攻坚帮扶工作
  • 张智明主持召开麦积区信访工作联席会议 张智明主持召开麦积区信访工作联席会议
  • 天水市少儿才艺大赛颁奖晚会浓情上演 天水市少儿才艺大赛颁奖晚会浓情上演
  • 天水王若冰《渭河传》获首届 天水王若冰《渭河传》获首届"中国黄河旅游文化奖·文学奖"
  • 聚焦天水新剧目之洞天仙歌 七年磨一剑 聚焦天水新剧目之洞天仙歌 七年磨一剑
  • 己亥(2019)年秋祭伏羲典礼在天水伏羲庙举行 己亥(2019)年秋祭伏羲典礼在天水伏羲庙举行
  • 【甘肃五个一百网络正能量视频·系列展播(44)】甘肃方舟救援队的“平凡之路” 【甘肃五个一百网络正能量视频·系列展播(44)】甘肃方舟救援队的“平凡之路”
  • 【甘肃五个一百网络正能量视频·系列展播(45)】当代愚公——郭富山 【甘肃五个一百网络正能量视频·系列展播(45)】当代愚公——郭富山

关注我们

中国甘肃网微博
中国甘肃网微信
甘肃头条下载
甘肃手机台下载
微博甘肃

新闻排行

1   甘肃省举行进口贸易对接会暨现场签约仪
2   雄关大地上的“八棵树” ——嘉峪关公
3   “双十一”网购狂欢即将来临 警方发布
4   李荣灿在连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调研检查
5   甘肃省35条客运班线重新许可开行
6   武威凉州区大力推广农业机械化耕作
7   第三届丝绸之路(敦煌)国际文化博览会
8   甘肃肃北汉子跃马“扬鞭”上演马背激情
9   甘肃省下发普通高等学校招生戏剧与影视
10   甘肃省出台《意见》支持检察机关依法开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