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影戏·露天电影·电视机
原标题:皮影戏·露天电影·电视机
张文进
我生活在农村,对于农村文化生活有着深刻的了解。每当我回忆起家乡的巨大变化时,就想起了从皮影戏到露天电影再到电视机的变迁,以及它们给人类社会文化生活带来的种种乐趣。
我国是一个有着五千年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既有传统的思想文化,又有丰富的民间艺术文化。自从有了人类社会,人们就有追求享受文化生活的梦想,这其中皮影文化艺术无疑成为最耀眼的明星。
据历史记载,皮影戏创始西汉,兴于唐朝,盛于清代,人们把皮影戏也叫“灯影戏”,是一种用兽皮或纸板做成的人物剪纸,在蜡烛或酒精灯、煤油灯等光源的照射下,在幕布后面演戏。过去人们听到哪里有皮影戏,便纷纷围在窑洞里,兴高采烈地观看,艺人一边操纵戏曲人物,一边借助各种乐器,应用古代和当地流行的曲调唱述故事,有古代和现代秦腔、眉户、陇东道情等。
皮影戏有着浓厚的乡土气息,内容丰富,形式多样,丰富了农村和边远山区乡村的群众文化生活。在生活困难的时代,人们能看上一场皮影戏就是享受了一次文化大餐。皮影传承了中华民族文化的发展,是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延续至今,具有划时代的里程碑。
20世纪70年代,“皮影戏”虽然走红了乡村,但还远远满足不了人们对文化生活的需要。后来露天电影业的发展,弥补了群众文化生活的空间。那个时代物质匮乏,生活困难,镇原县成立了6个电影队,没有汽车就用马车代替,6个马车电影队常年深入农村,巡回镇原县24个乡,为农民逐村播放露天电影。小时候听到大喇叭一响,我们一群小孩子便提早围在一起听歌曲,凑热闹,有时连晚饭都不吃,端上凳子,太阳还没有落山就早早在电影场等待开演。
一个乡村要看一场电影差不多得等半年,所以看电影的人络绎不绝,有时甚至跑到几十里外去看露天电影,山区人要翻越几个山头,热情高涨。那时看露天电影就像过庙会一样,最爱看的当属战斗故事片,例如《铁道游击队》《小兵张嘎》《地道战》《白毛女》《闪闪的红星》等。
到了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人们最爱看的就是《开国大典》《大决战》等,电影经历了几十年的时间,从无声到有声,从黑白到彩色,从模拟到数字电影。通过观看电影,教育大家热爱党、热爱社会、热爱新中国,这无疑具有重大的现实主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1976年,镇原县第一台电视机是在人们怀着无比沉痛的心情悼念毛主席逝世时出现的。记得那是9月9日晚上,镇原县广播站的员工们背着12英寸黑白电视机,抬着发电机步行赶到镇原县城海拔最高的临泾乡大什字村收看实况,当晚有来自孟坝、临泾、城关、庙渠等乡镇的几千人前来观看。但由于操作不当,试调不成功,当天晚上没有收到电视实况节目。那时候好多人了解到了电视机的形状,第二天我们提早到了观看现场,由于电视机雪花大影像模糊,只能听到声音,这就是镇原县第一台电视机留给人们的印象。
从那以后,镇原县在县城最高处修建了电视转播台,从此以后人们有电视看了,有钱的人开始购买电视机了。市场上12寸、14寸、17寸的黑白电视机,成为当时人们的抢手货。没电视的农户,要到有电视人家去看。在农忙时节,劳作一天的人们也没有放弃晚上看电视节目的兴趣。人们通过看电视了解国家政策、掌握科学技术知识。后来随着彩电的问世,电视节目异彩纷呈,人们足不出户就可以观赏自己感兴趣的节目,了解国内外大事。
从皮影戏到露天电影,从黑白电视到彩色电视,从模拟到数字,人们享受着科技创新带来的无限乐趣。而先前广为流传的,人们喜爱的皮影戏、露天电影等文化娱乐活动也逐渐被电视取而代之,越来越被边缘化了。这背后,体现的是祖国的发展和人民生活质量的提高,体现的是新中国成立70年来的繁荣和昌盛。
相关新闻
- 2017-01-20陇周刊(2017年 第3期)
- 2017-01-26陇周刊(2017年 第4期)
- 2017-02-10 陇周刊(2017年 第5期)
- 2017-02-17 陇周刊(2017年 第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