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为我提供了不竭的创作灵感”——访国家一级美术师张三水
“兰州为我提供了不竭的创作灵感”——访国家一级美术师张三水
兰州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程珊珊
历经人间霜雪劫,依然笑傲月明中。近日,亮相于天庆博物馆长达30米的《长江万里图》数字版画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他的作者便是张三水,而《长江万里图》是张三水历经9年时间的倾心力作。近日,张三水来到美丽兰州,与兰州书画艺术家一起走进军营,挥毫泼墨,为武警官兵们带来精彩绝伦的艺术盛宴;莅临天庆博物馆,参观展品,开展文化交流……通过创作艺术精品,为兰州市民提供丰富的精神食粮。
张三水,书名张淼,艺名三水,1932年出生于四川省万源市,中国当代著名书画艺术家,国家一级美术师。
张三水执着地追求绘画艺术,多次奔赴名山大川,走遍大江南北,拜访了许多著名画家,结识了众多良师益友,交流画技,也让他的创作迈进了更高的台阶。1958年,他进入莫斯科美术学院学习油画,通过深入学习,对中西绘画艺术融会贯通,独创了自己的画风。
“怎样才能画出长江两岸的风貌?”张三水反复地思考着这个问题,2002年,当时已经71岁高龄的张三水,执着地一个人背着包、相机、速写本沿着长江沿途写生。在途中,有时候能搭乘到便车,在乡间则搭老乡的牛车、马车、驴车等这些交通工具。但更多的时候,是靠自己的双脚,穿着便于走路的布鞋独行。一路走来他穿烂了十几双布鞋。跨九省两市等相关地区进行采风写生,花了一年六个月时间搜集素材。
风餐露宿,披荆斩棘,历时九年,最终创作完成了长252米,宽1.6米的巨幅作品《长江万里图》,这幅巨作从长江发源地唐古拉山至上海崇明岛入海口,作品呈现改革开放以后长江两岸经济建设新风貌,生动细致地绘画出了九省两市的地貌和城市建设,其中桥梁109座,船300艘及包含众多的人文地理,画中融入了他的生活激情以及对祖国山河的无限热爱。
为了追随张大千对敦煌艺术的热爱,张三水先生也曾多次来兰州去敦煌写生作画,对甘肃及敦煌艺术的人文文化产生了浓厚的感情。为了了解黄河文化,张三水多次前往兰州写生作画。每次来到兰州,他都会在这里呆上一段时间,看看兰州的风景,体验这里的风土人情。“兰州是中国唯一一座黄河穿城而过的省会城市,市区依山傍水,山静水动,形成了独特而美丽的城市景观,也在这片土地上孕育出独特的黄河文化。而这些也是我创作绘画作品的重要源泉。”张三水微笑地说。
2018年,张三水决定将自己的第一所画院设立于兰州文理学院。“兰州地貌复杂多样,有着独特的城市景观,又是古‘丝绸之路’重镇,历史和大自然为其留下了许多名胜古迹,黄河文化更展现了大西北的特色。希望更多的人运用手中的画笔,更好的展现黄河两岸的自然和人文景观风光。”张三水告诉记者。近日,他又将自己创作的《黄河颂》赠送于天庆博物馆。“艺术是没有地域限制的,在兰州,我的内心得到一种平静,为我创作提供了不竭的灵感源泉与创作动力。我会经常来兰州,创作出更多作品。”他说。
相关新闻
- 2019-07-10【群文视野】父亲的“戏匣子”
- 2019-07-10【文化论坛】传统文化即能量管理
- 2019-07-10【文化视点】“三国”文化烙下的甘肃历史印记
- 2019-07-10青春版秦剧《杨门女将》“压轴”中国秦腔艺术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