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里的西瓜熟了——甘肃民航集团公司帮扶宁县邓家村见闻
文/图 记者 李建强
7月4日一大早,沿着弯弯曲曲的通村水泥路,记者来到宁县中村镇邓家村瓜菜基地,大棚里村民正忙着采摘、装运西瓜。
“我们今年种植了22棚西瓜,按照每斤1.6元计算,每棚预计能收入2万多元,主要销往兰州、西安等地。”在大棚现场组织装车的甘肃民航集团公司驻村第一书记周军说,“前几天仅种植的41棚甜瓜和羊角蜜销售了10万斤,销售额约50多万元。”
位于马莲河旁边的邓家村被大山怀抱,过去群众大都以种植传统粮食作物为主,群众收入低、经济结构单一。截至2017年底,全村仍有58户家庭未脱贫,是宁县68个重点贫困村之一。
精准扶贫工作开展后,为帮助贫困群众稳定脱贫,2018年8月,作为帮扶单位的甘肃民航集团公司针对当地日照充足,昼夜温差大,适宜瓜果蔬菜生长的特点,出资70余万元在村里选址建设了58座蔬菜大棚扶贫产业基地。成立了甘肃航宁农民专业合作社,将58座大棚和村上原有的6座大棚股权分配给贫困户,按照“党支部+合作社+贫困户”的方式对大棚进行经营管理,入股合作社的群众每年按占股比例16.8%分红,分红之后,合作社还会按照“532”比例为群众进行二次分红。
“我们推行的‘532’分红模式是为群众按照16.8%比例分红之后,再按照企业盈利的比例为群众进行二次分红,其中50%为群众支出分红资金、30%用于合作社发展运营支出、20%用于合作社务工群众支出。”周军说。
蔬菜大棚不仅让贫困户领到了分红资金,也让更多村民得到了实惠。今年47岁的张芳琴,家里共有6口人,去年她在合作社入股了2.5万元,前几天分红领到4290元,她每天在合作社务工还可增加收入60元。目前每年在合作社长期务工的群众有15人,最多时达50多人,人均年增加收入近6000元。
为了帮助邓家村销售西瓜,甘肃民航集团公司利用自身业务属性,在西瓜的销售市场上做文章,除了驻村第一书记周军帮忙寻找市场外,集团工会还从甘肃航宁农民专业合作社订购甜瓜近4万斤,用作职工的夏季防暑降温品。
“西瓜销售完后,我们计划种植64个大棚的菠菜、香菜等蔬菜,同时我们计划明年再争取新建50座大棚,种植中药材、反季节蔬菜等,增加群众收入。”周军说。
相关新闻
- 2017-01-20陇周刊(2017年 第3期)
- 2017-01-26陇周刊(2017年 第4期)
- 2017-02-10 陇周刊(2017年 第5期)
- 2017-02-17 陇周刊(2017年 第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