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甘肃网 >> 甘肃新闻 >> 甘肃人物

【爱国情 奋斗者】黄建平:一个人带出一支团队

19-05-20 09:06 来源:兰州晨报 编辑:程健

  原标题:黄建平:一个人带出一支团队

  文/图 首席记者 武永明

黄建平

获奖证书及专利证书

  兰州大学有一位黄大年式的科学家,2003年放弃在美国安逸的工作和优厚的待遇,携丰富的经验和先进的技术回到母校,化地域劣势为科研优势,开展半干旱气候变化研究。16年来,他取得了多项世界一流的科研成果,同时带出一支坚守在我国西北艰苦地区的国家级创新研究团队,他就是大气科学学院教授黄建平。

  1把一生所学献给西北这片热土

  兰州大学观云楼20楼半干旱气候变化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的会议室里,由国务院、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教育部、甘肃省政府等部门颁发的聘书、获奖证书摆满了一面墙。“这都是实验室团队的荣誉,黄老师是团队带头人,他的奖励和成果最多!”大气科学学院一名老师说。

  “西北是我生长的地方,我的梦想就是把一生所学献给这片热土,把它建设得更好。16年来我努力践行这个诺言,在兰州大学创建了双一流学科,并带出一支坚守西北的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黄建平教授5月15日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说。

  1978年,黄建平从西宁七中毕业后考入南京气象学院(现为南京信息工程大学),1982年以双学士学位本科毕业后分配到福建省气象局工作。祖籍福建漳平的黄建平,大学毕业后回到南方家乡工作是老家亲人们的夙愿。但他一直恋念从小长大的西北热土,不顾家人的劝说,两年后考入中科院兰州高原大气物理研究所攻读硕士研究生,1986年考入兰州大学,师从丑纪范院士攻读博士学位,成为丑纪范院士的第一个博士研究生。毕业后在北京大学王绍武先生的指导下开展博士后研究工作。1992年赴美国做访问学者。

  “我在美国学习工作生活了12年,做学问搞研究的条件虽然很好,但总觉得有梦想难以实现。只有回到自己的祖国,才能将自己学到的知识发挥到极致!”黄建平说。

  2003年,黄建平响应导师丑纪范院士“以国家需求为己任”的号召回国,随后于2004年出任大气科学学院首任院长。“我从小在西北长大,对西北有很深厚的感情。回国后我没有去条件更优越的北大,而是选择回到兰大,除了我本人的西北情结外,更重要的是希望在这里实现自身价值。”

  2研究硕果累累

  在黄建平看来,兰州地处干旱半干旱区的典型地理位置,是研究半干旱气候变化的最佳场所,如果配备先进的仪器设备,掌握详尽的观测记录数据和第一手资料,就一定能做出国际一流的研究成果。兰州大学地域上的劣势,正是黄建平留下来搞科研的优势!

  为了创立一流学科,黄建平从建设观测站的基础工作入手,选择了最艰难也是最坚实的一条路。历经十余年,他们建立了我国西北地区第一个具有国际水准的半干旱气候与环境观测站,这个观测站锻炼出了一支强有力的创新团队,也见证着他们一年一个台阶取得的每项成绩。16年间,团队多次深入沙尘源区,开展了多次大型野外综合观测试验,取得了一系列创新性的研究成果,有力推动了我国气候观测研究的发展;在实测数据基础上,系统开展沙尘气溶胶的研究,在国际上首次揭示了沙尘对西北干旱的影响机理,获2013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2010年,团队历时两个多月,在我国北方6省46个观测点开展的黑碳气溶胶观测实验,填补了我国积雪黑碳气溶胶观测研究的空白。

  多年来,团队取得多项世界一流的研究成果,在Nature Climate Change发表论文3篇,在国际上产生重要影响。2017年,大气科学入选教育部“双一流”建设学科;团队被教育部评为“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

  3从“光杆院长”到“优秀团队”

  从当年四处筹集经费到如今一年4000余万元的科研经费,从一名上任初期的“光杆院长”到带出一支拥有20多名优秀人才的“首批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兰大大气科学从一个不起眼的小学科到跻身世界一流学科建设名单,黄建平在母校的16年始终为他的人生梦想不懈努力。

  取得这样的成绩,靠的不是运气,而是十多年吃苦耐劳、坚守奋斗的决心。

  兰州大学大气科学学院高级工程师、半干旱气候变化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观测平台主任闭建荣是2002级学生,本、硕、博都在兰州大学大气科学学院完成。2007年-2009年,除了每个周末下山到榆中校区洗澡、改善生活外,其余绝大多数时间都待在山上的观测站,观测、记录、处理数据。

  “大四的时候我原想着回家找工作的,是黄老师拓宽了我的视野,生活中他还像父亲一样关心我们,不仅给学生创造参与重大项目的机会,有时还拿出工资资助贫困学生。不管多苦多难,他都和我们同吃同住在山上。寒冷的冬天,平房里没有暖气,靠煤炉取暖,工作生活条件异常艰苦。”闭建荣说。

  黄建平的很多硕博连读的学生,在读博士一年级时就被送到国外最好的大学联合培养。为此,一些人常常以“你是一个大傻瓜!”来埋怨黄建平。可他坚信,他们在这里吃了那么多苦,受了那么多罪,出去的目的是深造,出去不是跳板,学成后一定会回来,在这里继续他们的教学科研人生。因为,通过创新研究,推动我国干旱半干旱气候变化研究走向国际前沿,在全球起到主导作用,成为这一领域的领跑者,是团队共同的目标。

  2018年12月,黄建平教授牵头的西部生态安全协同创新中心获教育部认定为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中心瞄准西部生态安全及国家生态文明建设中急需解决的问题,开展协同创新研究。同时,黄建平团队计划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建成激光雷达网络,让“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能够分享中国的科研“红利”。

  “坚守这份不变的初心,我会继续拼搏!”黄建平说。

  4亏欠家人太多

  黄建平是个大忙人,一年有三分之二的时间在外,其中三分之一的时间在飞机上度过。对他来说这是很惬意的时间,不用制作PPT,不用梳理会议讲稿,打开电脑,给学生修改论文。平常,午饭晚饭时间也通常用来布置工作、指导学生修改论文,很少在家里吃饭,正在读高中的女儿调侃“跟爸爸一起吃饭是一件特别奢侈的事”。

  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获得者(排名第一)、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第五次评估报告第一工作组主要撰写人……黄建平的头衔很多,但他坦言自己在妻子和女儿眼中的形象“大打折扣”。有一次出差回来好几天了没顾上回家吃饭,好不容易和女儿坐在一起,“你都回来一个星期了,今天是第一次和我一起吃饭,我都给您记着数呢!”这通抱怨让黄建平倍感无奈和亏欠。

  “在我看来最幸福的事就是一家三口在一起吃饭,很遗憾,我们能在一起吃饭的时间很少。我特别珍惜我们三人在一起的每一刻,只要一家人在一起就是一个家,不一定非要在家里,哪怕在汽车上也一样。亏欠妻女这么多,但能取得这样的成绩,我觉得一切付出都值了。这一切都与家人的支持密不可分,如果没有我妻子的支持,绝不会有这样的成绩!”黄建平感叹。

  温文儒雅、笑容可掬的黄建平说起话来轻声细语,可干起事来雷厉风行,从不拖沓。常年高强度的科研工作,使他养成了每天清晨4点起床的习惯,看文献、思考问题、给学生改文章,很多论文都是利用早上这个黄金时段完成的。有这样一位团队带头人,团队其他成员一刻也不敢懈怠。

  “不论是在家,还是出差在外,我从不睡懒觉,对我这样不聪明的人来说,只有勤奋、玩命地工作才能取得成绩。”不用说教,他这么做,女儿也这么学。

  黄建平编著的《物理气候学》是大气科学学院本科生的必修课,他在编后记中这样写道:“自从女儿懂事起,我就告诉她我的出书计划,虽然推迟多年,但第一本书终于完成,希望本书对她有所促进,以父亲为榜样,一生珍惜时间,自强不息,勤奋进取。”

  

精彩推荐

  • 兰州正大集团:多措并举强化“校企合作” 探索人才定制化培养模式(图) 兰州正大集团:多措并举强化“校企合作” 探索人才定制化培养模式(图)
  • “春绿陇原”残疾人专场演出震撼上演 120多万中国甘肃网网友收获感动(图) “春绿陇原”残疾人专场演出震撼上演 120多万中国甘肃网网友收获感动(图)
  • 麦积区召开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推进会 张智明 成少平出席并讲话 麦积区召开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推进会 张智明 成少平出席并讲话
  • 麦积区召开棚户区改造重点项目建设调度会议 麦积区召开棚户区改造重点项目建设调度会议
  • 陇中大地奋进曲 ——定西市扶贫工作综述 陇中大地奋进曲 ——定西市扶贫工作综述
  • 【脱贫攻坚奔小康】 围绕解决“干什么”,主攻六大特色产业  选准产业路 一户有一策 —— 看甘肃如何拉开架势构建产业扶贫体系之一 【脱贫攻坚奔小康】 围绕解决“干什么”,主攻六大特色产业 选准产业路 一户有一策 —— 看甘肃如何拉开架势构建产业扶贫体系之一
  • 林铎唐仁健会见甘肃省出席第六次全国自强模范暨助残先进表彰大会代表 林铎唐仁健会见甘肃省出席第六次全国自强模范暨助残先进表彰大会代表
  • 林铎唐仁健会见我省出席第六次全国自强模范暨助残先进表彰大会代表 林铎唐仁健会见我省出席第六次全国自强模范暨助残先进表彰大会代表

关注我们

中国甘肃网微博
中国甘肃网微信
甘肃头条下载
甘肃手机台下载
微博甘肃

新闻排行

1   甘肃省举行进口贸易对接会暨现场签约仪
2   雄关大地上的“八棵树” ——嘉峪关公
3   “双十一”网购狂欢即将来临 警方发布
4   李荣灿在连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调研检查
5   甘肃省35条客运班线重新许可开行
6   武威凉州区大力推广农业机械化耕作
7   第三届丝绸之路(敦煌)国际文化博览会
8   甘肃肃北汉子跃马“扬鞭”上演马背激情
9   甘肃省下发普通高等学校招生戏剧与影视
10   甘肃省出台《意见》支持检察机关依法开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