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门关遗址:古阴平雄关,扼甘川咽喉之地
原标题:柴门关遗址: 古阴平雄关,扼甘川咽喉之地
柴门关距甘肃省文县县城40公里,是古阴平四大雄关最为险峻的一座,拱卫阶州门户,现在四川九寨沟县境内,唐时便是入蜀必经要道。
1一个奇异的地理单元
从兰州坐火车到陇南市,再坐班车去文县,仍然花了近8个小时。从陇南市到文县的这段路途,212国道一直在白龙江的峡谷中穿行回绕,公路两边的山体有的冷峭高峻,有的突兀而起,有的怪石峥嵘,有的摇摇欲坠,而脚下尚在枯水期的白龙江在阳光的照耀下,闪烁着青绿色的光芒。
瞬间驶入了一个奇异的地理单元。
文县,古称阴平。文县位于甘肃省东南麓,东接四川广元市,西连陇南武都区,南达九寨风景区,北邻陕西与宁强县隔江相望。
山川相缪,郁乎苍苍。在文县境内触目所及,便是四周突兀而起的大山,分割了视野,割裂了空间。原来文县处在秦岭和岷山两大山系接壤处,自东向西由亚热带丘陵区向高山峻岭、深山峡谷区展布,形成西高东低的地形。
在这些纵横的大山之间,像树叶上的网状叶脉,密密麻麻分布着两江、八河、三百六十多条小溪,跌跌宕宕寻找出路,境内的白龙江、白水江由西至东穿流而过,汇入嘉陵江。
自古以来,进出大山的文县先民们便踩踏出了一条通往山外的阴平道。清平年代时逆江而上或顺江而下,交换生活必需品,若是遇到烽火战乱,本来顺畅的古道便被层层阻碍或者拦截,于是山水相逢的文县就多了一种人设的风景——关口遗址。
在文县,当地人们时常会自豪地说古阴平有两江之险、四大雄关之固,为历代兵家必争之地。两江指的是白龙江和白水江,那么四大雄关何指。当地文友解释说是玉垒关、柴门关、临江关、青塘关。
玉垒关、临江关、青塘关在如今的文县境内。玉垒关位于县城东30公里的玉垒乡境内,紧锁白龙、白水两江之口。三国时蜀魏相争,诸葛亮取此关欲得陇南全境,蜀建兴七年(229年),诸葛亮令陈式取阴平归蜀。后来邓艾偷渡阴平亦过此关。宋时蒙兵阔端西上、明傅友德南下皆过此关。
临江关实际上就在我们来的路上途经的临江镇,在县城北30公里,白龙江汹涌而来,难以跨越,古为船渡。明初傅友德、明末李自成都曾经过此关。
青塘关,在县成南60公里处。宋时开通,是阴平与蜀地以引商旅的隘口雄关,它所在的摩天岭,便是大名鼎鼎的邓艾偷越奇袭成都的那座大山。
临江关拱卫阶州入文门户,玉垒关控扼通陇去蜀之咽喉,青塘关以防偷袭者弄险,柴门关则是拦截松(松潘)、扶(九寨沟县东北)进关去秦到陇甚至下川北的锁钥,数地安危全系于一身。
那么,柴门关遗址在何处?
2来甘肃走亲戚,转完又回四川了
它就在县城西40公里的白水江边,但按行政区划,如今却属于四川的九寨沟县。这是怎么一回事呢?
我们沿着白水江逆流而上,从文县县城出发去往文县石鸡坝乡。这条去九寨沟的公路所走的路线,与古阴平西道暗合,它向西经哈南寨过柴门关、南坪镇(九寨沟县)翻弓杠岭到松州(松潘)。
阴平古道西线当时的功用有两点:加强中央朝廷与地方之间的联系,兼顾与民族地区互惠互利的“茶马贸易”;沿线处在汉藏彝民族走廊,出山入山之道必然有军事用途,历朝历代兵事频仍。
与公路一路相伴而行的白水江,真是一条有趣的江河,它干流全长296公里,发源于四川松潘县和九寨沟县交界处的弓杠岭,从柴门关附近流入文县境内,在玉垒乡关头坝汇入白龙江,浩荡南下,又在四川广元市境内汇入嘉陵江。这种感觉就像是来甘肃走亲戚,转完又回四川去了。
清修文县志上说:“柴门关在县西一百里,距哈南寨二十里。负山临河,势极险隘,峭壁镌‘秦蜀咽喉’四字。出关五里,即四川南坪界。”
去年深秋,记者曾去踏访过被列入中国首批传统村落名录的哈南村,它位于白水江上游南岸,其实离号称“秦蜀锁钥”的柴门关仅6公里。正在修建的武九高速公路沿白水江南岸过境石鸡坝村,在石头鸡坝设置互通立交,经哈南村、宛平、水沟坪,以隧道穿越柴门关止于终点青龙桥(甘川界),顺接四川省规划的绵阳至九寨沟高速公路。天堑将变成通途,但现在从哈南村去往甘川交界的青龙桥,仍可慢速行驶,从容欣赏瑰丽的峡谷风光。
白水江两边是高耸入云的山峦,靠近江水的崖壁壁立千仞,让人望而生畏。当地文友还在耳畔报着那些地名:媳妇崖,吊儿嘴、亮虎嘴、大嘴上、二嘴上、锅鼎嘴、蛮头嘴、架梁嘴……光从字面就能想象到地势的险恶奇崛。
就像一位丹青妙手,斧劈、披麻、云头、荷叶、雨点、折带、解索、米点各种山水画的皴法,在我们面前尽情展示。加上峡谷间势若奔雷的白水江激流飞湍,石崖上开凿的栈道洞孔更是令人目眩神移。
3浓烈的三国文化味道
一跨越青龙大桥,距柴门关遗址所在的青龙村就只有2.5公里了,附近的海拔只有千米左右,是九寨沟县最低处。
青龙村只有二十来户人家,村口就是柴门关,如今在这里已形成景区。
离柴门关村二百来米的石崖上,我们清晰地看到一方摩崖石刻上面镌刻着“秦蜀交界”四个大字,从落款上可以看到它刻于清雍正九年(公元1731)五月二十六日,距今已有380多年的历史。而更早的古代驻军关门处的历史见证“秦川锁钥”看着字迹并不明显,当地村民说,早在2012年时由于千百年以来风吹日晒,岩体变得酥软,刻有“秦川锁钥”字样的大石便垮掉了一部分。
一位村民在河道里和山脚下一点一点去找,最终找回了9块刻有文字的石头碎片,其中就包括有“锁”字的半边石块。
青龙村村民们在政府的组织下,投工投劳、就地取材,用山上的青石打磨成片,对柴门关170余米长的城墙进行修缮复原。同时,用仿古黑砖、军旗、蜀兵石像加以修饰,飘舞的旌旗、古朴的栈道、热闹的驿站,于是这里处处透露着浓烈的三国文化的味道。
2006年,在柴门关遗址还发现过一块约3米长、2米宽的石碑,上面记录了守关卡军事编制等情况,碑喉上就有柴门关。为何称之为入川之咽喉?九寨沟文士马忠有诗云:“内似川江外是秦,一夫据险万夫训。边关启闭曾雄壮,锁住风光不漏春。”
通过这首诗,我们就可看出柴门关独特的地理位置,以及险峻的地势,是名副其实的入川咽喉之地。
文/图 兰州晨报/掌上兰州记者 刘小雷
相关新闻
- 2017-01-20陇周刊(2017年 第3期)
- 2017-01-26陇周刊(2017年 第4期)
- 2017-02-10 陇周刊(2017年 第5期)
- 2017-02-17 陇周刊(2017年 第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