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兴农】天水市麦积区:打造“木耳之乡” 推动“三变”改革(图)
本网记者 程健 文/图
给农民赊欠菌棒,免费提供技术帮农民种植木耳。因地制宜,建设木耳种植基地,带动周边农民提高收入。打造“木耳之乡”,大力推动农村“三变”深入改革……
借助当地果蔬种植龙头企业,天水市麦积区围绕“质量兴农”和“绿色发展”,深化“三变”改革,确保全区农产品的质量安全,提高全区农产品市场竞争力,助推脱贫攻坚。
位于利桥镇百花村的天水森源农林科技有限公司就是其中之一。
“投资1000多万元,建设以香菇、木耳为主的食用菌袋料种植、研发、生产、深加工等为一体的产业基地,同时配套冷藏、加工、包装等车间。”该公司法人颉云介绍,在区委、区政府的领导和帮助下,趟出了一条“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特色产业助推脱贫攻坚”的质量兴农道路。
2015年,该公司在利桥镇魏家庄流转100亩土地建棚进行地栽试种,摸索出了一套适宜本地种植的代料栽培技术。
随后,以“村‘两委’+合作社+公司+基地+农户”的集体经济与村民共同发展的合作模式,向利桥、杨河及百花三个村内有条件种植的贫困户推广,并以“强化培训、赊销菌棒、跟踪服务、回购产品”等一系列惠农增收措施,带动20多户农户,以优惠的价格累计供应了近80万个菌棒。
去年,该公司实施基地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并让利20%的股权,主导利桥镇秦岭基地实施“三变”改革,使贫困户和村集体获得80%的利润分成。
技术员陈慧玲介绍,为了确保木耳质量,他们建立检测室、加强种植户技能培训等方面入手,从灭菌取样、菌丝培养、接菌种植等各个环节确保木耳质量安全。随后,种植出的木耳将包销至天津。
“接菌后,我们将菌棒以免费、优惠的形式提供给种植基地,供发菌种植。”颉云介绍,公司厂区为周边30多名农民提供了岗位,每人每年收入约2万余元。
据他介绍,目前,种植基地有大棚200多个,预计全年投放菌棒200万棒,计划实现综合收入1200万元。同时,在其它适宜种植的村庄以插花布点、示范引导的形式,建设80至120个大棚,安排投放菌棒80万棒,奋力打造“木耳之乡”,带动周边贫困群众尽快脱贫致富。
记者了解到,近年来,麦积区委、区政府围绕“质量兴农”和“绿色发展”两大主题,抢抓全省绿色食品许可审核工作试点县区的有利机遇,依托产业优势积极发展绿色有机农产品。
截止目前,全区农产品累计完成“三品一标”认证79个,其中无公害认证4个、绿色认证72个,有机认证3个,认证面积达53.6万亩。
为保障农产品质量,建立了由农业局、畜牧局牵头负责,卫计、工商、商务、粮食、质监、公安、财政、食药监等部门配合的农产品质量监管工作机制,成立了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中心和动物卫生监督所,加大对粮食、果品、蔬菜等种植业农产品、肉蛋奶等畜禽农产品安全生产、流通、储藏、销售环节的指导和督查等工作,确保了全区农产品的质量安全。
相关新闻
- 2017-01-20陇周刊(2017年 第3期)
- 2017-01-26陇周刊(2017年 第4期)
- 2017-02-10 陇周刊(2017年 第5期)
- 2017-02-17 陇周刊(2017年 第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