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国情 奋斗者】庆阳宁县:潘村的“新村民”
原标题:【爱国情 奋斗者】
潘村的“新村民”
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徐俊勇
仲春四月,宁县潘村微风拂面,绿树发芽,一派春意盎然的景象。当地的驻村扶贫工作队队长孟治廷身穿黑色T恤,正忙着和当地村民在地里给羊肚菌浇水。
短头发,皮肤黝黑,身材魁伟,记者见到孟治廷时,他用袖子擦了擦头上的汗珠,脸上的土浸着汗水在额头上留下了道道痕迹。
今年40岁的孟治廷是中国邮政集团甘肃省分公司渠道平台部的一名干部。2018年4月,他自愿报名前往宁县潘村从事精准扶贫驻村帮扶工作,经单位筛选,最年轻的他又成了工作队的队长。
潘村是宁县盘克镇下辖的行政村,全村辖9个村民小组,共488户、2087人,其中有建档立卡贫困户183户,798人。“当我接过单位交给的扶贫重任时,心里只有一个念头,必须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拿出邮政人‘能吃苦、干实事’的劲头,带动村民致富!”孟治廷告诉记者。
要想带动村民致富,首先得获得他们的认可,情感交流很重要。刚来时,孟治廷听不懂当地方言,便隔三岔五跑去村民家聊天、帮着干农活,有时给村民捎点洗发水、毛巾、洗衣液等生活用品,渐渐地他听懂了方言,和村民打成了一片。“村民们告诉我,他们很想过上好日子,可就是找不到致富的路子。”感受到了村民所急所需的孟治廷开始琢磨当地该上什么产业。
他通过查阅书籍和走访专家,考察到潘村早晚温差大,属于高原旱地,种植出来的西瓜个大、瓤甜,是一条致富的好路子。
2018年5月,孟治廷从庆阳市西峰区购买西硒2号西瓜种子,聘请农技专家带领贫困户开展西瓜订单种植10亩,实现西瓜订单销售2万斤,有3户贫困户每户增收2万余元。村民李喜堂说,原来他种苹果树,但因长势不好,每年的收入只有3000多元,种植西瓜后家庭收入大大提高,以后他还种西瓜。
第一次尝试取得了成功,但孟治廷没有满足。一次无意间,在其他村看到蔬菜大棚和收获的羊肚菌,让他眼前一亮:潘村地平土肥,咱也可以种植啊!
羊肚菌是一种珍稀食用菌和药用菌品种。孟治廷考察后发现,羊肚菌人工种植产业技术目前仅有3年时间,市场需求大,新鲜的羊肚菌在市场上每斤能卖到140元左右,晒干的每斤达到了1000元至1200元,市场前景广阔。
但高收益的背后需要科学的种植技术和丰富的实践经验。孟治廷告诉记者,在学习羊肚菌种植技术阶段,他自告奋勇找到邻村一家合作社负责人,不要酬劳为其工作,一门心思想“学艺”。功夫不负有心人,两个月下来,孟治廷的诚心和努力换来了这位负责人的信任,他如愿以偿得到指导,学到了技术。
学成归来,说干就干!在大棚建设阶段,孟治廷为了给村民节省材料和建设成本,主动联系大棚生产企业,降低材料成本,并雇用司机两次到陕西省云阳县运回大棚材料,组织村民自己动手完成了6个大棚的建设,并于2018年10月下种羊肚菌。
“我相信孟队长的致富路子,我已经拿出了家里的6亩土地,提供给村上建大棚。”正在给羊肚菌大棚透气的村民赵平笑着说。
种植羊肚菌,主要是浇水和大棚透气,温度需要控制在15摄氏度至20摄氏度之间。除了村民每天来大棚劳作,孟治廷每天也要到大棚转一圈,测量大棚的温度和湿度,像爱护孩子一样培育着羊肚菌。他说,浇水、透气的工作需要持续三个月,这些羊肚菌是村民的希望。
据了解,2018年,潘村有64户建档立卡贫困户321人脱贫。“目前,种植羊肚菌得到了政府和更多贫困户的认可,经专家现场指导,羊肚菌的长势非常好,6个大棚产量至少能达到500公斤,预计2019年产值将达到10万到15万元。”盘克镇镇长张红刚说。
2018年下半年,孟治廷还使用全省邮政系统的营销网络,帮助当地的合作社在网上将秋葵、苹果等农产品销售到陕西、北京、广州等地,他还利用电商平台,手把手指导农户开设网店销售土鸡蛋200多斤。
从省城到乡村,从市民到村民,孟治廷已经以村为家。由于一直奔波在田间地头,经常风吹日晒,他的皮肤已变黑变糙,双手也被山风吹得裂出了口子,但看到村民们日子过得一天比一天好,他感到充实和快乐。“我已习惯了这里的生活,如何带领村民脱贫致富,过上幸福的生活,是我当前最重要的工作,对潘村的未来,我满怀期待!”
相关新闻
- 2019-04-18特色诊疗治难症——庆阳庆城县大力开展中医药诊疗服务见闻
- 2019-04-18春天,向着美丽出发——庆阳合水县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改善见闻
- 2019-04-17庆阳宁县:“小车间”带来大效益
- 2019-04-17庆阳西峰区落实精准帮扶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