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甘肃网 >> 甘肃新闻 >> 甘肃文化

厮守,一眼千年

19-04-12 09:56 来源:中国甘肃网—甘肃日报 编辑:吕庚青

  原标题:厮守,一眼千年

  樊锦诗

  新中国成立七十年来,一代又一代有志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艺术的年轻人,面对极其艰苦的物质生活,面对苍茫戈壁的寂寞,披星戴月,前赴后继,这是文物工作者保护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使命。而我也与我的前辈、同仁们一样,仍愿与这一眼千年的美“厮守”下去。

  敦,大地之意;煌,繁盛也。

  那时我第一眼见到敦煌,黄昏古朴庄严的莫高窟。远方铁马风铃的铮鸣,我好似听到了敦煌与历史千年的耳语,窥见了她跨越千年的美。

  1962年我第一次到敦煌实习,当时满脑子都是一听就让人肃然起敬的名字:常书鸿先生、段文杰先生等等,敦煌就是神话的延续,他们就是神话中的人物啊!我和几个一起实习的同学跑进石窟,感叹到只剩下几个词的重复使用,所有的语言似乎都显得平淡无奇,简直失色了,满心满脑只有:“哎呀,太好了,太美了!”

  虽然说对大西北艰苦的环境有一定的心理准备,但水土不服的无奈、上蹿下跳的老鼠,后来想起仍叫人心有余悸。到处都是土,连水都是苦的,实习期没满我就生病提前返校了,也没想着再回去。没想到,可能就是注定厮守的缘分,一年后我又被分配到敦煌文物研究所(现敦煌研究院的前身)。说没有犹豫惶惑,那是假话,和北京相比,那里简直就不是同一个世界——到处是苍凉的黄沙,无垠的戈壁滩和稀稀疏疏的骆驼草。洞外面很破烂,里面很黑,没有门,没有楼梯,就用树干插上树枝的“蜈蚣梯”爬进洞。爬上去后,还得用“蜈蚣梯”这么爬下来,很可怕。我父母自然也是不乐意的,父亲甚至还给我写了封信,让我转交学校领导,给我换个工作地方。但是那个时候哪里肯这样做,新中国建立十多年,报效祖国、服从分配、到最艰苦的地方去等等,都是影响青年人人生走向的主流价值观。

  一开始,在这般庞大深邃的敦煌面前,我是羞怯的,恍若相见初恋一般的惶惑不安,一阵子相处后,慢慢地小心翼翼地把敦煌当做了“意中人”。

  文物界的人,只要对文物有深深的爱,就会想尽一切办法保护它。能守护敦煌,我太知足了。灿烂的阳光,照耀在色彩绚丽的壁画和彩塑上,金碧辉煌,闪烁夺目。整个莫高窟,就是一座巨大无比、藏满珠宝玉翠的宝库。这样动人可爱的“意中人”,已成了我生命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我怎么能舍得离开呢?我的爱好和想法,影响了远在武汉工作的我的丈夫老彭,他也是我学校的好同学,理解我,支持我,也了解敦煌。他毅然放弃了心仪的武汉大学考古专业的教学工作,来到敦煌,来到我的身边。从此,我们俩相依相伴,相知相亲,共同守着敦煌。老彭热诚地投身到敦煌学研究行列,直到生命的最后。

  后来西部大开发,旅游大发展。1999年开始,来敦煌欣赏壁画的人愈发多了,我一半是高兴,另一半又担忧。我把洞窟当意中人,游客数量的剧增有可能让洞窟的容颜不可逆地逝去,壁画渐渐模糊,颜色也慢慢褪去。

  有一天太阳升起,阳光普照敦煌,风沙围绕中的莫高窟依旧是安静从容,仰望之间,我莫名觉得心疼:静静沉睡一千年,她的美丽、她含着泪的微笑,在漫长的岁月里无人可识,而现在,过量美的惊羡者却又会让她脆弱衰老。那些没有留下名字的塑匠、石匠、泥匠、画匠用着坚韧的毅力和沉静的心愿,一代又一代,连续坚持一千年。莫高窟带给人们的震撼,绝不应该只是我们看到的惊艳壁画和彩塑,更是一种文化的力量!就算有一天她衰老了,这种力量不应消失,我一定要让她活下来。

  煌,繁盛也!

  当我知道可以通过数字化技术将她们永久保留的时候,我立即向甘肃省、国家文物局、科技部提出要进行数字化工程。新中国成立后,国家特别重视莫高窟的保护。上世纪60年代国家经济刚刚恢复,周恩来总理就特批了一百多万元用于敦煌莫高窟的保护。后来国家更是给了充足的经费,让我们首先进行数字化的实验。现在敦煌已经有一百多个洞窟实现了数字化——壁画的数字化、洞窟3D模型和崖体的三维重建,三十个洞窟的数字资源中英文版都已上线,实现了全球共享。

  我想和敦煌“厮守”下去不是梦想,这真真切切成为现实!

  敦煌艺术入门不难,她是一个多学科交叉的人文学科,汇合交融了太多的文化元素,历史的多元、文化的多元、创作技法的多元,可谓大气魄、大胸怀。在改革开放之前,研究所关于敦煌学的研究也在进行,但更多的是壁画的临摹。如果说到真正的研究工作,是在改革开放之后,科研的氛围变好了,文化交流更加频繁了,正如一位哲人的说法:“我希望我的房子四周没有墙围着,窗子没有东西堵着,愿各国的文化之风自由地吹拂着它。但是我不会被任何风所吹倒。”改革开放带来了中国敦煌学研究的春天。

  我很喜欢中唐第一百五十八窗的卧佛,每当心里有苦闷与烦恼时,都忍不住想走进这个洞窟,瞬间忘却许多烦恼。有时候,甚至觉得敦煌已经成为我的生命了。

  我脑海里常想着季羡林先生的诗:

  “我真想长期留在这里,

  永远留在这里。

  真好像在茫茫的人世间奔波了六十多年,

  才最后找到了一个归宿。”

  我还想说,新中国成立七十年来,一代又一代有志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艺术的年轻人,面对极其艰苦的物质生活,面对苍茫戈壁的寂寞,披星戴月,前赴后继,这是文物工作者保护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使命。

  而我也与我的前辈、同仁们一样,仍愿与这一眼千年的美“厮守”下去。

精彩推荐

  • 酒泉阿克塞:苏干湖上鸟蹁跹 酒泉阿克塞:苏干湖上鸟蹁跹
  • 甘肃省调整完善健康扶贫验收标准 甘肃省调整完善健康扶贫验收标准
  • 图解:关于脱贫攻坚 林铎书记作出这个批示 图解:关于脱贫攻坚 林铎书记作出这个批示
  • 甘川六处姜维墓: 蜀汉名将究竟英魂归何处 甘川六处姜维墓: 蜀汉名将究竟英魂归何处
  • 图解:关于脱贫攻坚 林铎书记作出这个批示 图解:关于脱贫攻坚 林铎书记作出这个批示
  • 又是一年春光好 植树播绿正当时 又是一年春光好 植树播绿正当时
  • 军民融合共谱双拥新篇章 ——金昌市争创全国双拥模范城“八连冠”纪实 军民融合共谱双拥新篇章 ——金昌市争创全国双拥模范城“八连冠”纪实
  • 兰州新区喜迎新中国成立70周年首场惠民文艺演出“乾元之春”盛大启幕(图) 兰州新区喜迎新中国成立70周年首场惠民文艺演出“乾元之春”盛大启幕(图)

关注我们

中国甘肃网微博
中国甘肃网微信
甘肃头条下载
甘肃手机台下载
微博甘肃

新闻排行

1   甘肃省举行进口贸易对接会暨现场签约仪
2   雄关大地上的“八棵树” ——嘉峪关公
3   “双十一”网购狂欢即将来临 警方发布
4   李荣灿在连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调研检查
5   甘肃省35条客运班线重新许可开行
6   武威凉州区大力推广农业机械化耕作
7   第三届丝绸之路(敦煌)国际文化博览会
8   甘肃肃北汉子跃马“扬鞭”上演马背激情
9   甘肃省下发普通高等学校招生戏剧与影视
10   甘肃省出台《意见》支持检察机关依法开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