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甘肃网 >> 甘肃新闻 >> 本网原创

“倔老头”让非遗活起来——记张掖非遗传承人李建成

19-03-21 11:31 来源:中国甘肃网 编辑:张兰琴

  “余热未尽曲末了,发展夙愿心不老。文化发展正当时,培育新人接力跑。”

  ——甘肃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甘州小调”、“甘州社火”传承人李建成

  “正月里来是新年,纸糊的灯笼挂门前,风吹灯笼个嘟噜噜转,风调雨顺就太平啊年。”这是张掖第一部民歌音乐专辑《张掖民间小曲子》里的歌词,这曲《膏药匠词曲》是甘州社火里必不可少的唱词。这套音乐专辑的作者,就是张掖市甘州区大满镇李家墩村一名年过花甲的老汉李建成。

  坚守14年让“非遗”动起来

  已是年过花甲的李建成,现在是甘肃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甘州小调”、“甘州社火”传承人。历时3年,他踏遍了30多个乡镇、走访100多位民间老艺人、搜集整理200多首“甘州小曲子”词谱,自费整理出版书籍《甘州民歌小调精选》,光碟《张掖民间小曲子》《张掖民歌》,自发成立民间艺术团,让“甘州小调”、“甘州社火”等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形成“活态”传承,曾先后被评为甘肃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优秀传承人、张掖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优秀传承人、张掖市先进文化工作者、甘州区非遗保护先进工作者……

  从2005年至今,整整14个年头,他凭着对民间文化的一腔热血,默默守护非物质文化遗产,让更多人通过“甘州小调”“甘州社火”记住了老张掖浓浓的乡愁,让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传承中不断发展。

  “不务正业”的农家汉

  “甘州小调”是千百年来流传于甘州大地的民间艺术瑰宝,历代在河西地区尤其是甘州民间广为流传。

  因为太爷和爷爷都是搞民间文艺的,李建成自幼受家庭传统音乐熏陶,对传统的民间小曲小调深知熟稔,吹拉弹唱一学就会。

  高中毕业后,他回乡务农,利用农闲时间学习乐理,抚琴弄弦、谱曲写词,吹拉弹唱样样在行,插科打诨句句逗人。1977年恢复高考,他毫不犹豫地报考了当时的西北民院音乐系。可惜以几分之差,他就这样与高校失之交臂。从此,他白天下地劳作,晚上伏案整理,逢到阴雨天,就在自家的小院里反复吟唱,自娱自乐。

  2005年,在一次社火表演中,他听到了一些变了味的小曲子后就再也坐不住了。他发现,现如今民间传唱“甘州小调”的多为50岁以上的农村老艺人,大多年事已高。如果这些人去世,“甘州小调”也只能随之逝去,拯救这一正在逝去的文化遗产迫在眉睫。

  作为农民,李建成开始一边忙碌着自己10亩地的农活,一边四处打探会唱“甘州小调”的民间艺人。有时,为了不错过一个难得的采访机会,他不得不放下手头紧张的工作和繁忙的农活;有时,为了记全一首采集的曲谱,他常常要熬上几天几夜。

  因为音乐专业水平有限,他在整理过程中准备了录音机,将民间艺人的演唱录下后反复试谱,就这样形成了初稿。然后利用农闲时间,首先对采集到的“甘州小调”进行一次试奏试唱,花费半年的时间请民间艺人进行复核,形成了第二稿。最后,他请市、区文化馆的专业音乐老师对整理的词谱进行修正,才最终定稿。就这样,四乡八邻常常嘲讽他“不务正业”,但他都是“左耳朵进,右耳朵出”。

  守护非遗的倔老头

  从2005年至2008年,李建成搜集整理“甘州小调”的足迹踏遍了甘州区和临近的民乐、山丹、临泽等县的30多个乡镇,有时甚至走到酒泉和武威等地。在这个过程中,顶风冒雨、披星戴月,吃“闭门羹”是常有的事。

  一打听到哪村哪户有民间老艺人,他就立马背上二胡,准备好纸笔前去采集词谱。因为许多传唱者都是七八十岁高龄的老艺人,这些人吐字不清楚,他就得仔细听、用心记,反反复复好几遍才能记录完整。回来后还得连夜整理修改写谱子。“一般情况下,刮风下雨的时候是采集词谱的好时机”,因为其他时候怕别人农忙,不便打搅。还有些老艺人由于思想保守,不愿意见面,李建成就多次上门拜访。一次两次不一定能见到,有时几十公里或者数百公里的路程就算白跑了。

  李建成说:“我脾气有点‘倔’,生活上的困难可以克服,可文化遗产一旦消失,永不再生,这就是我的担当。”

  为搜集整理民歌,他丢失了新买的摩托车。为了让甘州民歌流传后世,他投入了家里所有收入。儿子、女儿每年都给家里寄钱支持父亲,妻子刚开始也不太理解他的行为,但看到他如此痴迷民歌搜集整理工作,也慢慢开始转变了观念。

  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3年多时间的奔波,他把搜集整理的《海水潮》《纱帽翅》《拉骆驼》等80首曲子结集自费出版《甘州民歌小调精选》,后来他又请民间艺人原汁原味演唱录制了《张掖民间小曲子》《张掖民歌》,制成光碟发行。他也成为编辑出版张掖民歌的第一人,一时间,吟唱“甘州小调”的场景在张掖随处可见。

  “闲不下来”的李团长

  为了使非物质文化遗产能继续“活下去”,2011年12月,他组织大满镇20多名爱好民间艺术的农民牵头成立了张掖市第一家民间艺术组织——甘州区民间艺术团,他本人就任艺术团团长,并编排了多部以“甘州小调”为演唱形式的文艺节目在张掖城乡广泛演出。

  2013年,他成功注册了大成民间艺术演艺传播公司,先后参与市、区春节晚会、“大美张掖·丝路传情”周末文化活动、“活力甘州”农村实用文化人才才艺大赛等大型公益性文艺演出,同时拓展演艺市场进行各类商业演出,累计在全市各乡村演出1500多场次,这些“接地气”的表演得到了乡亲们的广泛好评。

  2016年,他与省级非遗“甘州区邵家班子木偶戏”的传承人达成合作,将邵家班子木偶戏作为艺术团的一个特色节目进行常态化演出,让许多人儿时的记忆“肘娃娃”又重新回到了大众视野,也一定程度上维持了传承人的生计。同时,他常年为乡村艺术爱好者免费提供所需教材、音像资料,引导和规范民间自乐班子18个,指导8支社火队,指导基层12个群众文艺组织排演,为基层发展和培养乡土人才发挥着自己的作用。

  浓浓乡愁的守护者

  2017年5月26日,由省市艺术家创排、甘州区民间艺术团全体演员演出的原创地方民俗舞台剧《甘州民谣》在张掖三馆演会中心首演,民歌小调、面塑石刻、夯歌号子等样样俱全,让整个舞台都熠熠生辉,凝结着丝路古镇淳朴浑厚的民风民俗,整场演出获得了全场观众热烈而持久的掌声。

  同年6月28日,甘州区举行了地方精品剧目推介会及汇报展演,标志着《甘州民谣》正式投入文化旅游市场,和来自国内外的游客正式见面,成为彰显独特地方魅力、宣传旅游资源、扩大对外开放的重要载体,为张掖文化旅游演艺市场注入了强大的活力。

  2018年11月,“中华颂•长丰杯”第九届全国小戏小品曲艺大展在安徽省合肥市长丰县落幕,由张掖市甘州区文化馆选送、甘州区民间艺术团演出的表演唱《甘州小调》在此次大展比赛中荣获铜奖,甘州区民间艺术团也成为甘肃省唯一入围此次展演的民间文艺团体,充分展示了省级非遗“甘州小调”的民间艺术风貌和舞台艺术创作最新成果,为促进民间曲艺文化交流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

  家喻户晓的文化名人

  如今的李建成已经成了一个地地道道的文化名人,村民们也对他“刮目相看”,对他和他的团队竖起了大拇指。他自己也获得了诸多荣誉:甘肃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优秀传承人,甘肃省农村实用人才正高级二胡演奏师,甘肃省戏剧家协会会员,河西学院河西文化研究所研究员、客座教授,张掖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优秀传承人、张掖市文化产业工作先进个人,张掖市民间艺术家协会主席,张掖市2017—2019年度市管拔尖人才,甘州区民间艺术家协会副主席,甘州区非遗保护先进工作者等等。他整理的《张掖小曲子》荣获张掖市第二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和首届金张掖文艺奖三等奖,并参加甘肃省第四届文博会;《张掖民歌》专辑获第三届金张掖文艺奖一等奖等……

  面对诸多荣誉,李建成并没有迷失,他说:“我获得的成绩离不开各级党委、政府和文化部门的大力支持,离不开家人对我的理解帮助,更离不开生我养我的这片热土”。

  现在,李建成只有一个愿望,就是希望通过《甘州民谣》和其他各类民俗节目的常态化演出,让非遗活起来,让更多的年轻人了解、喜爱非遗,记住乡愁,只有这样,非物质文化遗产才能更好地传承、发展下去。

  本网记者 张兰琴 张珊珊 通讯员 李  莺

相关新闻

精彩推荐

关注我们

中国甘肃网微博
中国甘肃网微信
甘肃头条下载
甘肃手机台下载
微博甘肃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