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甘肃网 >> 甘肃新闻 >> 甘肃文化

【走近收藏】一部记载王羲之家族谱系的《王氏族谱》(图)

19-03-21 09:03 来源:中国甘肃网-甘肃日报 编辑:张玉芳

  原标题:【走近收藏】一部记载王羲之家族谱系的《王氏族谱》

《王氏族谱》

朱熹《题王氏族谱序》

《王氏族谱》发现地——太阳乡任湾村店村组王福朋住宅旧址

《王氏族谱》

  李玮

  两当县位于甘肃省东南部、陇南市东北部,地处南北秦岭之间,属长江上游嘉陵江水系和汉江水系,历史上是通关中、下四川、上秦州的要塞之地。建县为战国秦时期,距今已有近两千三百年。这里历史人文荟萃,八仙之一张果老的原型“张果”曾在此修行悟道,杜甫、陆游曾涉足两当并留有不朽诗篇。20世纪90年代初,在两当县太阳乡发现了一部《王氏族谱》,这部记载王羲之家族谱系的珍贵藏品,为两当厚重绚丽的历史文化长卷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一部族谱在三兄弟家辗转流徙

  20世纪90年代初,在两当县北部的太阳乡任湾村店村组惊现记载王羲之家族谱系的《王氏族谱》,这一重大发现迅速引起关注。随着《王氏族谱》被两当县人民政府收藏,关于这套族谱辗转流徙的历史逐渐被世人知晓。

  《王氏族谱》的拥有者原太阳乡(现两当县太阳工作站)任湾村店村组王家是普普通通的农民家庭。排行老大的王文忠是《王氏族谱》最初的保存者,这套珍贵的族谱不知已在太阳乡王家保存了多少年,也不知经过几代人才流传到了王文忠这一辈。王文忠不识字,更不知家谱记载的内容,只知道是祖先流传下来的东西,多年来一直尘封在堂屋阁楼架上。排行老三的王文连是一位“阴阳”先生,略通文墨,依靠“算命”维持生计,就把大哥家保存的家谱拿到自己家中,因深山林区气候潮湿,在天气晴朗的日子,王文连会把家谱放在院子的柴垛上晒晒太阳,防止受潮。之后就把家谱散放在堂屋阁楼架上。两当山区农民家庭有在堂屋连接卧房炕门处烧火的习惯,这样做是为了节约木柴,既煨了炕,又给堂屋取暖,但烟气会随架阁冒上出屋顶,所以今天看到的这套族谱有明显的烟熏及水渍痕迹。王文连平日里感兴趣的是乾象八卦,对家谱记载的内容并没有仔细研究过,在把家谱拿到院落晾晒时,其中的一册受损被毁(这也成了今天无法弥补的缺憾)。排行老九的王文信到三哥家串门,觉得可惜,就把家谱拿到自己家中保存。王文信的外甥罗鉴唐是太阳乡信用社干部,闲暇之余就把家谱借过来研究,从中摘抄笔记。这样一来,王家收藏有祖上流传下来族谱的消息逐渐散播开来。县文化部门得知这一消息,通过积极走访,王文信老人于1990年6月8日将这套珍贵的族谱捐赠给了两当县人民政府。

  该族谱装在一竹编筐内,共13册,其中《总谱》1册,分谱12册,为八开宣纸楷书版本,刻板印刷线装本,随族谱捐赠的还有一册《论语》。竹筐长46.5厘米,高32.5厘米,宽30厘米,总重11.14千克(竹筐含13册族谱及1册《论语》)。《总谱》长42厘米,宽30厘米,厚1.43厘米,重0.59千克。该族谱为“三槐堂”刻印本《德安锹溪王氏族谱》,记载了上迄周灵王太子姬晋,下至清嘉庆年间隆字辈,共六十五世,“书圣”王羲之排在第三十三世。该族谱修谱年代约在清嘉庆二十四年(1819年)前后,王氏后裔王福利从湖北通山将族谱送予两当太阳乡王福朋保存,王文信为王福朋第六代孙,《王氏族谱》在两当太阳乡王家保存了二百年才为世人所熟知。该族谱虽历经岁月磨砺,又被水渍浸染和烟气熏染,但基本保存完好,字迹清晰。《王氏族谱》的《总谱》中收录有《三万家谱录》《黄土家谱录》《武昌王氏族谱序》《茅田王氏谱系序》《港畔王氏重修谱序》。《德安锹溪王氏族谱》为以上五种王氏族谱之源。该族谱详细记载了王氏源流世系、宗族兴衰及繁衍流徙的过程,对明末王氏各宗族分布地区也做了记载,是目前已发现的《王氏族谱》中保存最完整的一部,同时,《王氏族谱》的发现填补了王氏家族一脉西迁甘肃的空白,具有很高的史学研究价值。《王氏族谱》面世后在海内外学术界引起了强烈反响,新华社曾发过专电报道。2002年5月由甘肃省文物局组织省文物鉴定委员会专家鉴定为国家二级文物,现藏于两当县博物馆。

  一篇序折射出王氏显赫的宗族历史

  《王氏族谱》总谱前有南宋理学大家朱熹所做序文——《题王氏族谱序》,序文209字,落款为“龙图阁待制新安朱熹拜书”。“龙图阁待制”为宋朝官名,从四品。朱熹十八岁考中进士,是继孔子之后儒家的又一集大成者。朱熹在《题王氏族谱序》中写道:“无将之戒莫大于不忠,五刑之属莫大于不孝。为人臣所当鞠躬尽瘁,为人后所当慎终追远”“今阅王氏谱牒,上溯姓原之始,下逮继世之宗,明昭穆以尚祖也,系所生以尚嫡也,序长幼以尚齿也,列象赞以尚思也”,这充分体现了朱熹的儒学思想。有朱熹这样的儒学大师作序,充分说明了王氏家族的显赫。王氏宗族,起始于周朝,兴盛于晋代,衰败于明代。在《总谱》朱熹序言之后有《王氏总说》,其中交代了江西德安锹溪王氏的溯源及流徙情况,锹溪王氏是姬姓之王,始祖出自周灵王太子姬晋,自晋公传至十八代孙,王翦、王贲、王离祖孙三代为秦国大将军,王离于公元前208年巨鹿之战中兵败被俘,其子携家人逃至山东临沂,待天下平定后,王离次子威公返回山西太原晋阳定居,威公即为太原王氏始祖。王离长子元公定居山东琅琊临沂,元公即为琅琊王氏始祖,琅琊临沂即王羲之的出生地。由此可知,“德安锹溪王庄”是琅琊王氏发源之地。琅琊王氏的崛起有深刻的历史原因。西晋晋怀帝、晋愍帝时期中原地区大规模战争不断,内徙的周边部族相继建立君主制政权,强大起来威胁到西晋政权,并最终酿成“永嘉之祸”,中央朝廷受到威胁,晋建武年间,晋元帝率中原臣民从京师洛阳南渡,史称“衣冠南渡”。晋元帝南迁渡江后,王敦、王导兄弟依赖南渡的北方士族,团结江东豪强,协助司马睿建立了东晋政权,并定都建康(今南京)。东晋建立之时,朝堂上超过七成的官员都是王氏的族人和盟友,王氏权倾天下,一时无二。当时的民谣唱道:“王与马,共天下”。《二十四史》记载,从晋代至明代,琅琊王氏共培养出了以官至西晋太保、名列二十四孝的王祥,东晋重臣、南迁士族首领王敦、王导兄弟,古代书法艺术最高峰的代表人物王羲之、王献之父子等为代表的一大批杰出人物,其中宰相35位、皇后36位、驸马36位、文人名士186位。像琅琊王氏这样族系庞大、显贵荣达、绵远久长的家族盛况,在中国历史上绝无仅有。以王羲之为代表,琅琊王氏书法艺术传承不辍,人才辈出,极尽文采风流,成为蔚然壮观的文化现象。

  一封信表露出修谱送谱的深远意义

  随《王氏族谱》发现的还有一封重要书信,是送谱人王福利于清嘉庆二十四年(1819年)写给其侄王德任、王德修以及侄媳焦氏的送谱书信,全文356字。该信着重表述了修谱经费问题以及修谱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古言道‘凡木有本,凡水有源’,人生斯世,敢忘其本源之所自出乎?况谱乃祖宗儿孙万代之事,银钱此处不用,要他何用!”“如果不要祖宗根本,不顾子孙,我亦无如之何矣。恐后失悔,难以入谱矣。余不及叙,草达。”这封信的落款为“二十四年四月初一第岐山、愚兄福利寄”。由此可知,送谱时间应为1819年前后,当时接谱人为王福朋,王德任、王德修及侄媳焦氏应为王福朋晚辈及家庭成员。王福利居湖北通山,通山距离两当县今日也有一千多公里路途,况且古代交通不便,试想送谱人怀着怎样虔诚的心态,千里迢迢,跋山涉水,不避山高路险,不惧猛兽侵扰,克服多少艰辛,才把族谱安全完整地送达到在两当生活的王氏后裔手中。

  一块碑文提供了王氏一脉流徙变迁的重要考据

  《王氏族谱》的发现说明两当县生活着德安锹溪王氏的后裔,为此,两当县档案局于2016年组织开展了对两当北乡(包括今太阳工作站区域)广泛而深入的考察考证工作,逐步建立起了两当历史名人王正福的档案资料。王正福是王氏宗族后裔的一个突出代表,曾经是两当历史上富甲一方的传奇人物,人称“王百万”。“王百万”原居两当太阳乡,后迁徙天水麦积区花庙乡居住,在当地可谓家喻户晓。据《王正福墓志铭》得知:王正福,字德万,祖籍湖北武昌,生于清乾隆末年或清嘉庆初年,卒于清咸丰四年(1854年)九月。王正福自幼随父母由湖广武昌府通山县迁徙到汉中洋县花园坝务农,后又迁移到甘肃两当县太阳寺小沟一带创业,家道日渐兴隆。到了清道光八年(1828年),王正福又搬迁到了两当与天水交界处以北的天水花庙渭儿沟口建房居住。从王正福置业发家的轨迹来看,其在开采银矿之外,又经营党参,兴办水磨,广辟财源。王正福去世后,家道渐衰。他是一位在两当历史上富有影响力的传奇人物,是王氏诸多家族后裔不懈奋斗的缩影,随着时光的流转淹没在浩渺的时空里,而一个在二百年前兴盛的王氏望族也沉寂在了岁月的回响里。

  两当发现《王氏族谱》的意义重大,作为全国诸多“王氏族谱”版本中记述最完整的一部,这套族谱对研究王氏一族的流徙变迁史具有深远的意义。同时,探寻王氏一脉西迁两当的缘由,对研究两邑北乡区域史乃至两当在清代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状况也具有十分重大的价值。

  (作者系陇南市两当县委编办主任)

版权声明:凡注有稿件来源为“中国甘肃网”的稿件,均为中国甘肃网版权稿件,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中国甘肃网”。

西北角西北角
中国甘肃网微信中国甘肃网微信
中国甘肃网微博中国甘肃网微博
微博甘肃微博甘肃
学习强国学习强国
今日头条号今日头条号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