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杏花村”的振兴路 ——白银会宁县大沟镇厍弆村脱贫攻坚侧记
原标题:“杏花村”的振兴路
——会宁县大沟镇厍弆村脱贫攻坚侧记
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陈 泳 通讯员 董建强
会宁县大沟镇厍弆村,是全省深度贫困村之一。2013年,全村410户1800人中,建档立卡贫困户就有310户1410人,贫困发生率79.72%。
厍弆村自然条件差,以传统的马铃薯、玉米为主的基础产业,难以承担起群众脱贫致富的重任。
2017年7月,省市县镇干部一道现场办公,为厍弆村“把脉会诊”,从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培育壮大、公共服务保障、扶贫扶智等方面开出了“良方”,并突出强调要把产业培育作为群众脱贫致富的重要支撑。
大沟镇结合全县“21211”总体产业布局,进一步明确了全膜玉米、黑膜马铃薯为两大基础产业,蔬菜大棚种植作为全村主导产业,牛羊养殖为辅助产业、林果经济和乡村旅游为新兴产业的脱贫增收思路。
厍弆村抢抓全县大力发展高原夏菜和引洮工程主管道过境的机遇,按照“一亩田变为一亩园”的思路,把塑料大棚建设作为厍弆村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重要依托。
规划设计、土地流转、建棚、引水工程……面对繁重而紧迫的各项任务,大家夜以继日地工作,这个昔日平静的小山村一下子热闹了起来,新成立的土地合作社也迅速投入运营。
厍弆村依托“党群创业互助协会”,坚持问题导向和“现场协调”的统筹工作方法,按照统一规划设计,打破地块统一建设,统一配套田间道路、供水、供电等基础设施,共建设1200座塑料大棚。经过两个多月的艰苦奋战,如期实现了当年预期的种植任务。
从怀疑到试试看,从忐忑不安到得心应手,从门外汉到头头是道,伴随着困难、困惑、焦灼、盼望,最终,看着红彤彤的西红柿和绿油油的辣椒被装上大卡车,运往四川、云南等地,数着一沓沓钞票,蔬菜种植户们乐开了怀。
为了充分发挥当地天然绿色食品的品质优势,大沟镇还聘请北京中合京诺认证中心对厍弆村所种植的五大类32个品种2000亩农产品,从品种种植、施肥、田间管理按照有机种植标准进行全程指导。引进会宁县健民种植专业合作社、会宁县秋实农业种植有限公司,按照“统一规划种植品种、统一购置苗木、统一技术指导、统一销售”的思路,与种植农户建立起利益共同体,公司、农户、村集体经济按照股份比例分红。经计算,厍弆村每座棚收益在5000元以上,全村260户贫困户户均种植4座棚,户均收入达到20000元以上。
大棚种植形成了一道独特的景观,鼓舞了大家的信心,也激活了创新进取的动力。面对乡村振兴的大好机遇,如何发挥当地优势,发展乡村旅游,培育构建新型农业产业体系,帮助群众脱贫致富?
大沟镇结合全镇自然和文化资源,依托1200座高原夏菜塑料大棚、2000亩杏林、百亩桃林、通安古城、50座古堡、6座学窑等包含的历史人物故事,创新思路,发展乡村旅游,逐步探索出了以“杏花”为主题,以“挖掘深度贫困地区资源”为内涵的“大沟深处杏花村·厍弆乡村公益旅游”路子。
精准扶贫政策激活了一池春水,当地传统的种养业也焕发出了勃勃生机,“养殖20只以上基础母羊或者5头基础母牛每年奖励2500元,连续奖励4年;引进基础母羊补助一半,一头母牛补助5000元”等规模种植、养殖的激励政策,大力发展肉牛、肉羊养殖,精准落实产业达标全覆盖工作,实现贫困户有稳定增收渠道。如今,全村现有贫困户中,饲养20只以上基础母羊的养羊户30户,种植4座蔬菜大棚户260户,贫困户实现了家家有脱贫产业的目标,稳定增收有了保障。
相关新闻
- 2019-03-12白银会宁推进教育事业发展
- 2019-03-11白银会宁:迎着春光疾步行
- 2019-03-06白银会宁县生态建设持续向好
- 2019-03-05白银会宁“春风行动”促就业助脱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