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我的祖国】潘从明:攀登科技高峰的一线工人
原标题:潘从明:攀登科技高峰的一线工人
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尤婷婷
“我感恩这个劳动光荣、创造伟大的好时代,作为一名党员、一名产业工人,能够为实现金川高质量发展战略体系贡献青春、智慧和力量,我深感骄傲和自豪!”这是金川集团铜业有限公司贵金属冶炼分厂工人潘从明这些年最深切的感受。
1996年,农村出身的潘从明进入金川公司工作。工作中,生产的每一个细节他都不放过,每一个关键点都记在笔记本上,工作闲暇时向师傅和技术人员请教。下班回家后,他拿着厚厚的冶金资料钻研……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啃下了120余本冶金专业书刊、写下了30余万字的学习笔记。
潘从明靠着自己的努力学习和不断创新,完成了从一名学徒到普通工人、高级技师到国家级技能大师,再到大国工匠的跨越,完成了从刚开始学技术只懂操作,到后来开始研究发明,懂创新,这样一个巨大的挑战和蜕变。
近年来,随着金川公司原料的增多和成分的日益复杂,传统工艺生产周期长、效率低、污染大、成本高的劣势日益凸显。
不求创新、不思进取,大的工艺就很难有变化。2011年潘从明和他的团队不等不靠,该动就动,真正让创新发挥作用。记得一个盛夏,为了使实验成果早日应用到生产中,潘从明带着班组的技术骨干,反复研讨实验方案,常常连续日夜奋战在实验现场,四处查阅文献,请教同行专家,制定了多套实验方案,连续工作十几个小时,一遍一遍地实验、改进。
高精尖技术是用钱买不来的,书本上找不到答案,得自己琢磨。潘从明暗下决心,一定要完成这项任务。经过近3年、1000多个日日夜夜、2000余次的反复实验探索,新工艺终于研发成功,并完整替代了沿用40多年的传统工艺,解决了诸多技术难题。产量由原来的300公斤提升到4000公斤。
当看到新工艺产出合格铂钯产品那一刻,潘从明激动的泪水夺眶而出。他告诉记者,短短的40余年,我们的冶金技术已经赶超了国外200多年发展所达到的技术水平。2016年,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组织专家对本项目创新技术进行鉴定后认为:本项目形成了清洁高效提取金铂钯的新工艺,项目工艺技术整体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同时,也得到了多位院士和专家教授们的高度评价。勇于超越,追求卓越,一线工人也能攀登科技高峰!
这件事让潘从明深刻体会到,敬业是创新之根,在工作中时时刻刻会碰到难题,遇到难关,工作要做得更好,就要破解难题,就要突破瓶颈。
近年来,潘从明带领团队完成了国家级科研项目3项,省(部)级科研项目6项,公司级重点科研项目36项。个人获得国家专利28项,国家核心期刊发表论文17篇,带领团队通过优化参数、创新工艺,获得了“第五届全国职工技术创新二等奖”“中国专利奖”“国际发明展金奖”等创新成果82项。这些成果解决了贵金属传统工艺对复杂贵金属原料适应性差等一系列难题,填补了多项国内外空白,推动了中国贵金属冶金技术向高、精、尖发展的进程。作为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的领衔人,他先后为企业培养了165名贵金属冶炼高级人才。潘从明先后获得“大国工匠”“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国家级技能大师”等79项荣誉。
幸福是奋斗出来的。去年5月,潘从明被组织部邀请参加了中国浦东干部学院《“大国工匠”高技能人才国情研修班》的学习,学习期间,许多人都为他长期奋斗在生产一线点赞,为他取得的创新成果点赞!称赞潘从明是一名名副其实的“大国工匠”。潘从明也很自豪地告诉他们,现在产业工人越来越受到社会尊重,只要脚踏实地做好本职工作,以钻的精神、挤的韧性、活的思维、实的态度,立足岗位恪尽职守,以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完成每一项任务,人人都可以出彩!
在采访中,潘从明激动地告诉记者:“作为新时代的技术工人,心中蕴藏着巨大的能量,要始终保持进取意识、机遇意识、责任意识,要志存高远、心无旁骛、脚踏实地,热爱你所做的事要胜过爱这些事给你带来的回报。始终将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置于一处,把个人梦与国家梦、民族梦有效结合起来,以‘等不起’的压力感、‘慢不得’的紧迫感、‘坐不住’的危机感,坚守岗位,争做知识性、创新性的人才。”
相关新闻
- 2019-01-02【我和我的祖国】2019中国在出发 共攀科技高峰 甘肃金昌 未来在“火星”如何生活
- 2019-01-02[我和我的祖国]2019中国在出发 共攀科技高峰 甘肃金昌 未来在“火星”如何生活
- 2010-12-20勇攀科技高峰投身西部建设 记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王明孝
- 2008-05-22兰州举办首次“中国民营科技企业发展高峰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