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走基层】甘肃金昌:“反向探亲”成新风尚
原标题:“反向探亲”成新风尚
本报实习记者 陈雪
每逢春节,与父母团聚、和亲人过年,是中国人一道浓浓的“年餐”。然而,近年来,为了让年轻人减少奔波,避免遭遇春运车票“一票难求”的窘境,一些老人把“重视回家”变成了“重视团聚”。也就是说,去子女的城市或者家里过年。记者在春节期间采访时发现,2019 年春节,参与这一新型团圆方式的人群迅速增加,“反向探亲”逐渐成为新风尚。
2月4日下午4点,在金昌火车站,记者遇到了一位即将乘坐火车前往新疆石河子的徐芳霞。今年65岁的她大包小包带着孩子爱吃的家乡特产糖花子、辣椒酱、羊肉垫卷子等。“孩子毕业后选择在新疆工作、成家,工作辛苦,生活也不容易。为了避免他们来回奔波,我买了腊月三十的火车票,去和姑娘一家三口过年,顺便再看看新疆的风景。”徐芳霞说。
“以前,每年回老家过年都像打仗似的,一家三口带着一堆东西,人挤人,还不一定能买到票。”在金昌开小餐馆的王龙是张掖人,妻子是天水人。女儿出生后,他们每年都回老家过年,对春运期间的返乡之旅有深切体会。往年,一到春节,夫妻俩就为回张掖还是去天水过年的问题争吵不休。今年他们决定请双方父母到金昌过年。“家里的老人现在身体都不错,出行也方便。等过完初五,我们就带4位老人到金昌周边走走看看,让他们也感受一下金昌的年味儿,两亲家还是第一次在一起过团圆年。”王龙说。
记者采访了解到,对于生活压力较大的“都市外乡人”来说,“反向探亲”是一种低成本过节方式。“这种既能和家人团圆,又不用为春运时来回奔波而发愁的‘反向探亲’,也在逐步改变这些外乡人返乡过年的习惯。在金昌经营一家广告公司的党红英,今年35岁,是四川绵阳人。由于春运期间火车票不好买,自己也只能在腊月二十九完成所有的工作之后回家,前几年的春节,党红英总要开车赶回老家过年,花费暂且不说,关键是有时候遇上堵车或封路,走不了的时候特别闹心。这两年,党红英都会把父母接来金昌过年。相比之下,父母来金昌过年要轻松得多,也经济实惠得多。党红英告诉记者,过年最大的意义就是能与亲人聚聚,只要一家人能够顺利团聚,在哪里过年都是一样的。
“我66岁了,今年过来跟儿子在金昌过年。”在大平洋电影院大剧院店,记者遇到了从定西过来跟儿子团圆的张宏其老人,此时的张宏其一家五口人正在等候观看即将开映的电影《小猪佩奇过大年》。张宏其说:“儿子每年风尘仆仆回家过年,都在腊月二十九晚上10点左右才到家,在家待四五天,又急匆匆离开了家要去上班。”而今年,张宏其和老伴商议,到儿子这儿过春节,一家人可以多聚一段时间,不用那么匆忙。
相关新闻
- 2019-02-13【新春走基层】“的哥”老刘的酸甜苦辣
- 2019-02-13金昌市金川区司法局董开瑞荣获“全国模范司法所长”称号
- 2019-02-13跨界联合 携手并进——金昌市大爱无疆公益协会事迹系列报道之三
- 2019-02-13王建太在永昌县走访慰问贫困户调研指导相关工作时强调 把脱贫攻坚各项政策举措落到实处 推动全市脱贫攻坚工作迈上新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