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履铿锵 创新发展 ——2018年平凉市经济社会发展综述(下)
原标题:步履铿锵 创新发展
——2018年平凉市经济社会发展综述(下)
绿荫环绕的城区。杨昕
秋日雨后,崆峒山云海奇观。王雅琴
崇信县赤城移民社区蔬菜大棚建设。杨昕
2018年12月崇信县红牛赛牛大会上,获奖红牛戴上了大红花。张郁承
时间不停步,发展不止步。
刚刚过去的2018年,对平凉来说是充满挑战的一年,也是全市上下砥砺奋进、攻坚实干的不平凡之年。
这一年,面对错综复杂的宏观环境和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任务,平凉市上下按照高质量发展要求,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努力做好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各项工作,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明显成效,在建设绿色开放幸福美好新平凉的征程上迈出了坚实步伐。
丁小凤
增收富民 产业发展持续“给力”
在静宁县原安镇坷老村,沿村望去,一处建着现代化牛舍、饲草加工车间的产业园很是显眼。这是由当地致富带头人李冠伟依托合作社在建的产业发展基地,吸纳了78户贫困户入社。“有地有股份,每天还能挣100多块钱,以前想都不敢想。”在产业园打工的贫困户文永珍告诉记者。
文永珍从农民到股东的演变,得益于“三变”改革。
2018年,平凉市把“三变”改革作为产业扶贫的核心举措,全市76%的行政村开展了“三变”改革,坚持自建和外引相结合,培育发展了一批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做到了全覆盖。
——创新开展苹果“期货+保险”试点,农业保险对建档立卡贫困户牛果菜产业全覆盖;
——加快推广旅游扶贫、电商扶贫、光伏扶贫、扶贫车间等扶贫新业态;
——平凉红牛获得供应国家级运动员及重大赛事“入场券”。过去的一年,按照“远抓苹果近抓牛,当年脱贫抓劳务”的产业脱贫思路和“五个一”的产业运作模式,市级财政列支3000万元专项资金,争取国省专项扶贫资金9.3亿元,累计发放各类扶贫贷款58亿元支持贫困户发展产业,全市新建规模化养殖小区52处,新增肉牛饲养量10万头,新植补植果园23万多亩,输转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3.61万人,开发乡村公益性岗位就业8906人,基本实现了贫困户富民产业全覆盖,贫困户产业收入占到总收入70%以上。
破除制约 深化改革跑出“加速度”
2018年10月8日,平凉市城区政务服务中心投入使用。
已有26个办事大厅“整体进驻”,共进驻平凉市、崆峒区部门、单位和社会公共服务机构90个,进驻服务事项1887项;设置前台开放式服务窗口251个,后台审批及管理室77间,业务室43间,实现全城“只进一扇门”目标。在全省率先建成市区合办政务服务中心,实现“一站式办结”。这是平凉全力推进“放管服”改革的一个亮点。
2018年,平凉市紧盯破除堵点、痛点,调整取消市级行政审批事项13项,加快投资项目审批制度改革;规范提升市县乡村四级政务服务体系,6县(市)政务服务中心服务事项进驻率达到70%以上;全面落实减税减费措施,累计减税让利8.36亿元,降低企业用电成本5000多万元;着力优化开办企业注册流程,企业开办时间压缩到5个工作日,全面推行“多证合一”“一照一码”登记制度改革和“双随机一公开”监督,全年新增非公经济市场主体1.78万户。
引进平安普惠信息咨询公司等4家金融机构,在全省率先实现县(市、区)农商银行全覆盖;成立甘肃金控平凉融资担保公司,对接发放特色产业担保贷款3.6亿元;争取国开行棚户区改造、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等项目贷款20.5亿元,投融资体制机制改革不断深化。
此外,统筹抓好市县机构改革任务落实,省上批复了我市机构改革方案,市县(市、区))税务机关、退役军人事务局挂牌成立;同时,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生态文明体制改革顺利推进。
绿色发展 守护生态环境“绿水青山”
挖坑培土、挥锨扬镐、提水浇灌……2018年10月31日,崇信县锦屏镇朱家寨阎后沟面山上,处处是忙碌的身影。来自全县90多个单位的2000多名干部群众汗流浃背,每道工序都十分认真。现场打坑机的声音轰鸣作响、拉运树苗的车辆来回穿梭,一派热火朝天的景象。
抓好生态建设,推进绿色发展,是平凉崛起的最大优势。
这一年,平凉自觉扛起生态文明建设政治责任,下功夫整治突出环境问题,构建生态绿色产业体系,积极推进绿色发展,举全市之力走出了一条生态与产业并举、绿色与经济共赢的发展路子,成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动实践。
——整流域、大规模植树造林53.5万亩,投资6.08亿元的陇东百万亩土地整治工程全面完成,平凉市森林覆盖率达到33.42%,平凉大地“满眼山川绿、到处花果香”的愿景正在变为现实。
——深入推进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行动,全面落实市县乡河长、湖长制,常态化开展巡查检查、泾河、汭河等重要河流水质显著改善,中心城区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达到91.6%,集中式饮用水源水质全部达标,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在省上下达指标之内。
——编制完成绿色生态产业发展总体规划和十大产业专项行动计划,加快推进绿色煤电、循环农业、文化旅游等十大生态产业发展,崆峒区获批建设国家资源循环利用基地。
回眸2018年,每一步,都精心布局、运筹帷幄;每一步,都谋定后动、蹄疾步稳;每一步,都踏石留印、抓铁有痕。
2019年,新的征程已在眼前。平凉市委、市政府将带领全市人民以更加坚定的信心稳步前行,书写出更加精彩的答卷。
相关新闻
- 2019-01-28创新模式 靶向发力 ——平凉市精准施策形成稳定脱贫长效机制
- 2019-01-28投资2.6亿元 平凉饸饹面要打造甘肃第二张面条产业名片
- 2019-01-28投资2.6亿元平凉饸饹面要打造甘肃第二张面条产业名片
- 2019-01-25平凉静宁县:“村晚”小舞台 唱响乡村振兴主旋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