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耕厚植育陇原 ——甘肃省农村信用社助力脱贫攻坚和服务乡村振兴战略巡礼
——有这样一个机构,她营业网点遍布全省城乡社区,在一甲子岁月里始终如一地为陇原儿女提供着最贴心的金融服务。
——有这样一群身影,他们深入田间地头、走进寻常百姓家中,矢志不移地为广大农户脱贫致富呕心沥血、夙兴夜寐。
——有这样一种情怀,叫初心如磐、使命在肩,以拳拳赤子心和耿耿桑梓情为全省三农发展、经济社会繁荣注入汩汩金融活水……
这——就是甘肃农信。
从风沙弥漫的大漠戈壁到沟壑纵横的黄土高原,从苦甲天下的穷乡僻壤到山大沟深的陇南山寨……甘肃农信人以农为本、与农同耕,栉风沐雨、接续奋斗,在广袤的三千里陇原大地上,浓墨重彩地谱写了一曲曲支农惠农兴农、倾力服务甘肃经济社会发展的华彩乐章。
自1952年,全省第一家农村信用社皋兰石洞信用社成立以来,甘肃农信沐浴着改革开放的春风,始终坚守“服务三农、服务小微、服务县域经济”的市场定位,始终秉持“助农惠农兴农”的经营理念,数十年如一日为农村、农业和农民提供最优质、最便捷、最温馨的现代化金融服务。如今,41家农村信用联社、5家农村合作银行、37家农村商业银行在省联社的正确领导下,实现了由小变大、由弱变强的华丽蝶变,一跃成为名副其实的农村金融主力军。
目前,甘肃农信各项存款余额4032.26亿元,各项贷款余额3577.40亿元,其中80%以上投向“三农”,存贷款市场份额分别占全省银行业金融机构的21.76%和18.74%,是全省资产规模最大、营业网点最多、服务范围最广的地方性金融机构。
打通农村金融服务“最后一公里”
夏河县联社“背包银行”送金融服务到牧民家中
对于身处戈壁荒原、大山深处的农牧民来讲,信用社才是他们认准的银行,他们只在这里存钱、取钱、借钱。正因为如此,长期扎根农村、服务农民的甘肃农信当仁不让托起了一个个农民的致富梦。
夕阳西下的桑科草原,金色的阳光在青翠的牧草尖上缓缓流淌,成群的牛羊正在回圈的路上,夏河县联社的工作人员正熟练地用背包银行为格桑藏羊养殖牧民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忠格尔办理业务。满脸洋溢着幸福笑容的忠格尔说,如果没有“背包银行”,就不会有他今天的光景。忠格尔口中的“背包银行”,正是甘肃农信为打通农牧区金融服务“最后一公里”而打造的拳头产品。“每次贷款,都是他们上门服务,背包银行一打开,什么都就办妥了,方便的很。”忠格尔说到。
看着一院子个头均匀、品相上乘的马铃薯,临洮县太石镇三益村村民龚英内心洋溢着丰收的喜悦。几个月前,他还在为没钱买苗播种而发愁。就在他象热锅上的蚂蚁团团转的时候,是临洮农商银行安家咀分理处的客户经理主动找到了他,不用担保、没有抵押,当天就放了款。就这样,5万元的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又帮他种下了丰收的希望。“信用社(老百姓叫惯了这名称)给我帮了大忙,真是我们农民的好朋友,很得劲!”龚英感慨地说。
20000多名员工扎根一线,10000多台惠民终端、3000多部背包银行、2300多个营业网点遍布城乡社区,打通了农村金融血脉的“微循环”,为偏远山区农牧民过上好日子的幸福梦想注入了充足的资金养分。
为小微企业腾飞注入新动能
作为甘肃不可或缺的金融力量,甘肃农信始终把提升小微企业服务质效作为服务实体经济的重要抓手,先后通过单列信贷计划、创新融资方式、拓宽融资渠道、降低贷款利率等一系列务实举措,为小微企业发展壮大提供了强有力的金融支持。
在“千年药乡”岷县,“顺兴和”无人不晓。这家创办于清朝咸丰年间的当地知名药企如今又焕发出新的活力。1991年,发愿振兴祖业的景小勤扛起了这块牌子,在创业之初最艰难的时候,岷县农商银行雪中送炭、一路呵护,让“顺兴和”再度焕发勃勃生机。如今,这家企业不仅带动了当地300多户农民从事中药材种植和加工,还吸引了周边400多村民在此务工。“顺兴和”近30年的发展历程,是甘肃农信倾力支持小微企业、助力地方经济发展的最好阐释。
瓜州昊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是主营甘草、枸杞种植及加工的省级龙头企业,因扩大生产规模亟需要资金,在瓜州农商银行4000万元贷款的支持下,该公司进一步夯实了产业基础,扩大了经营规模,走上了种植标准化、加工精细化、市场专业化、产品品牌化的发展新路子。
截至2018年末,全省农合机构发放小微企业贷款20.55万户597.98亿元,一笔笔信贷资金犹如“及时雨”于无声处滋润着千万家小微企业在陇原大地上拔节抽穗……
激发特色产业发展新活力
临夏农商银行支持当地特色砖雕产业发展壮大
产业兴则百业兴。甘肃农信以支持贫困户抓创业、育产业、促增收为目标,精准对接地方扶贫产业发展规划、产业扶贫项目和融资需求,精心制定产业扶贫信贷计划,创新推出“兴陇合作贷”“富陇产业贷”“农户小额信用贷”专属信贷产品,积极推行“特色产业企业+农户+农合机构+N”贷款模式,扎实推进产业扶贫贷款,极大地激发了“一县一特、一乡一品、一村一产”特色产业发展新活力。在61.86亿元特色产业贷款的支持下,一大批发展前景好、带贫能力强的特色种养业、家庭手工业、光伏、旅游、电商等扶贫产业如雨后春笋,在陇原大地上孕育出新的希望。
临夏砖雕,以深浮雕、镂空雕见长,巧妙地将书法、绘画和雕刻艺术融为一体,被国务院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产业关联度高,扶贫带动作用强。作为优势明显的特色产业,它自然受到了甘肃农信的高度关注和大力扶持。成立于2013年的临夏青韵砖雕有限公司,在临夏农商银行的信贷支持下,新建厂房车间,引进先进设备,从此事业蒸蒸日上。仅2017年就收入800多万元,同时还带动当地300多农户就业,形成了良好的社会、品牌和经济效益。正是甘肃农信的大力支持,临夏砖雕年产能3万多平方米,年产值4亿多元,助力当地2000多人过上了幸福美好新生活。
甘肃农信以“接地气”的姿态,按地域确定服务重点,按服务重点配置资源,因地制宜推出了以“金种宝”“旺畜宝”“民贸通”“汇商通”等为主打的“六通六宝”特色信贷产品,有针对性地支持特色产业发展壮大。
“大红袍”是陇南著名的花椒品种,是受国家保护的地理标志产品。名字生动传神的“椒红宝”,正是针对花椒种、产、销及深度加工等生产链条中的各个环节而创新推出的信贷产品。2017年以来,在武都农村合作银行3.48亿“椒红宝”信贷资金的大力支持下,当地花椒种植面积达100多万亩,产量4400万斤,综合产值33亿元。靠种植、采摘、贩运花椒赚的钱,已经占到当地农民年人均纯收入的一半以上,花椒名副其实地成了响当当的致富支柱产业。
倾力支持农牧民致富奔小康
全面小康,农信担当。在全省上下同欲、戮力决胜全面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甘肃农信以“百年目标、全党使命”的政治站位和攻城拔寨的决心毅力,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巧引金融活水,倾力助推贫困群众早日脱贫致富奔小康,过上幸福美好新生活。
地处黄土高原丘陵地带的东乡县,是甘肃省脱贫攻坚难度最大的深度贫困县之一。虽然“东乡贡羊”闻名遐迩,但因土地贫瘠、饲草匮乏,发展举步维艰。穷则思变的东乡人民,不甘守着特色过苦日子,齐刷刷地将目光投向了饲草丰盛的武威、张掖和酒泉等地区,搞起了异地养殖,有的还摩拳擦掌,要办集屠宰、冷藏和运输于一体的企业。东乡县联社创新思路,远途跟进,为异地养殖户发放养殖、贩运和畜产品加工贷款15000多万元,如春风化雨铺开了东乡人民异地发展的坦途。如今“东乡贡羊”已经走进了北京、上海、浙江等28个省区。在当地农村信用社的大力支持下,全国各地近7500家经营“东乡手抓”的饭馆中涌现出了“思华手抓”“安泊尔”等一批连锁餐饮企业。明显的“集群效应”带动35000多人创业就业,每年创收达4.5亿多元。
临潭县农民才让扎西联合33户当地村民,流转闲置土地数百亩,成立了“庄稼汉”农民专业合作社,走上了规模化经营、产业化发展的新路子。2017年,在临潭县农村信用联社的贷款支持下,“庄稼汉”上马了一套生产青稞、燕麦、小豆、玉米等杂粮面粉的生产线,打出了“乡棒”杂粮面品牌,让当地及周边2000多户农民足不出村地享受到了农业增效的巨大效益。
东乡县联社客户经理深入东乡贡羊专业合作社了解信贷需求
因农而生,与农同兴。一直以来,甘肃农信始终坚守“回归服务三农本源、专注支农助农主业”的定位,一心植根陇原热土,倾力服务三农发展,激荡起了与陇原儿女齐心协力、决胜全面小康的时代春潮。
勾勒乡村全面振兴新图景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大历史任务,也是新时代做好“三农”工作的总抓手。作为全省最大的地方性金融机构,甘肃农信以敢洒热血写春秋的豪迈气概,深度聚焦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以纵深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抓手,全面提升服务质效,精准对接和服务乡村振兴战略,用满腔热血和智慧汗水在45.37万平方公里的陇原热土上奏响了擘画乡村振兴新蓝图、建设幸福美好新甘肃的时代最强音。
宕昌县官鹅沟,青山碧水,草甸雪山,宛如仙境。宕昌县信用联社看好这难得的资源,累计发放贷款4亿多元,帮助当地政府和农户完善旅游设施,让官鹅沟声名远播。2017年以来,官鹅沟共接待游客176.3万人次,综合收入10.6亿元,带动当地2万多农户就业。坐落在官鹅沟口的鹿仁村,也搭上了顺风车,吃上了旅游饭,人均增收3000多元,成为甘肃农信助力农户增收致富的经典案例。“多亏了信用社,我们才吃上了旅游饭,过上了好日子。”鹿仁村村支书苗俊清感慨万千。
2004年成立的临洮润狄实业有限责任公司,就是在临洮农商银行的扶持下,硬生生地把流转来的762亩河滩荒地变成了草长莺飞的绿洲。2017年,临洮农商银行又锦上添花,发放了6000万元的贷款,帮助该公司成立了集水力发电、苗木种植、花卉培育、生态旅游于一体的桃花岛旅游发展公司。洮河岸边,一幅实业带动乡村振兴的美丽图卷正在徐徐展开。
从千里戈壁到白龙江畔,从陇东高原到藏香江南,甘肃农信扶持的休闲农业、都市农业、乡村旅游、健康产业、农村电商和集循环农业、创意农业与农事体验于一体的农村新业态,正处处娇艳地装扮着陇原大地,以巨大的经济、社会效应,勾勒了陇原乡村全面振兴的春日新景。
坚决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
宕昌县联社首笔“兴陇合作贷”成功发放
“打赢脱贫攻坚战,发展特色致富产业至关重要,要因地制宜做足做好特色文章,大力培育壮大特色致富产业,着力增强脱贫致富后劲,助力贫困户持续增收、稳定脱贫。”省联社党委书记、理事长魏孔山在宕昌县新寨乡开展帮扶工作时候强调。
1月7日,甘肃农信首笔“兴陇合作贷”在宕昌县顺利落地,300万元贷款如约发放至哈达铺镇药乡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社理事长杨玉安手中,一下子解决了他的燃眉之急。“前两天,有家公司要黄芪饮片,我们都供不上货。等过完年,我们合作社要拿这笔贷款,多收购些农民手中的药材,扩大生产规模。”杨玉安说。“兴陇合作贷”是甘肃农信与省农担公司顺应脱贫攻坚新形势,为解决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融资“痛点”而量身打造的专属信贷产品,具有额度高、期限长、利率低等特点,最高能贷300万元,时间最长3年,能够满足不同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资金需求。明年,甘肃农信计划投放100亿元“兴陇合作贷”,大力支持、推广“宕昌模式”遍地开花,不断提升贫困地区、贫困群众自我发展能力。
“在扶贫的路上,不能落下一个贫困家庭,丢下一个贫困群众。”是我们党庄严承诺,也是全省农合机构倾力打赢脱贫攻坚战的铮铮誓言。宕昌县新寨乡是省联社的扶贫帮扶点。针对新寨乡人均耕地少、收入来源单一、住房条件差的实际,省联社驻村帮扶工作队在深入摸底调研的基础上,以扎实推进“一户一策”帮扶计划为契机,精准打出了信贷支持、危房改造、医疗扶贫、教育扶贫等一系列组合拳,先后向许家村等五个联系点发放扶贫贷款402.2万元,为327户贫困户如期脱贫提供了强有力的资金支持。助力脱贫贷、致富能人带动、龙头企业引领、合作组织牵引、优势互补共助、电商扶贫拉动、产业发展支撑、党群结对帮扶等8种扶贫模式精准发力,宕昌县新寨乡如期脱贫指日可待。
脱贫攻坚,是一场输不起的硬仗。因农而生,为农服务的甘肃农信当仁不让、义无反顾地扛起了倾力助推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大旗。遍及全省各地的信用社,就像一个个战斗堡垒,冲锋在脱贫攻坚的最前沿。
截至2018年末,甘肃农信向58个贫困县和17个插花县发放贷款总量达2788.01亿元,其中向18个深度贫困县和“两州一县”累计发放扶贫贷款49.52亿元。发放精准扶贫专项贷款25.83万户124.35亿元,产业扶贫贷款1263户61.86亿元……一泓泓金融活水,正在滋润着干渴焦灼的土地和心灵。
大信为民,相合共生。历经一甲子岁月的甘肃农信,走过四十年改革开放光辉历程的甘肃农信,正以博大包容的胸襟情怀,惠农兴农的使命担当,金融主力军的昂扬姿态,植根陇原热土,携手2600万陇原儿女,努力为建设幸福美好新甘肃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赵海鹰)
相关新闻
- 2017-01-20陇周刊(2017年 第3期)
- 2017-01-26陇周刊(2017年 第4期)
- 2017-02-10 陇周刊(2017年 第5期)
- 2017-02-17 陇周刊(2017年 第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