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甘肃网 >> 甘肃新闻 >> 甘肃头条 >> 观察 >> 社会与文化

【兰州故事】难忘岁月,我父亲在山丹培黎学校的日子

19-01-24 09:52 来源:中国甘肃网-兰州晨报 编辑:杨亚楠

  讲述人: 邢丽光,山丹培黎学校1947年入学学生邢玉珂之女

  1949年邢玉珂在山丹

  山丹路易·艾黎故居

  一段往事总是在不经意间,将人们带回到曾经经历过的难忘岁月。路易·艾黎是一位来自新西兰的国际友人,在新中国成立前的苦难岁月中,他不仅用各种方式帮助了无数的中国人,还收养了许多中国孩子。

  岁月如梭,往事如歌。今天,就让我们聆听邢丽光女士讲述他父亲邢玉珂在路易·艾黎身边的故事。

  从日寇的刺刀下逃生

  我父亲有着很不平凡的人生经历,用他自己的话来说就是:一生多坎坷,少年时代苦难多。父亲1927年出生在河南孟州谷旦镇赵改村。那里地处华北平原的边缘。在新中国成立前,那里是一个苦难深重的地方。战乱、灾荒、疾病笼罩着,民众苦苦地挣扎在死亡线上。

  那里一度是几个军阀势力拉锯战的地方。父亲曾经讲过这样一个故事:他们村里有一户人家,夫妻两人勤劳能干,妻子是织布高手。一天,她丈夫背着织好的布去镇子上出售。谁知走到半路上,有人拦住要他的布,他为了避免纠缠,开口就要了五倍的价格。这人二话不说,就出了五倍的价格。他想这人可真傻!可是,回家后才知道。他收的是军阀吴佩孚的票子,人叫老吴票,结果吴佩孚的势力被打跑了,老吴票就没人要了。这时他才发现上当了,自然很伤心。但过了几天,吴佩孚的军队又打回来了,老吴票继续使用,这下子他可高兴坏了,着实大赚了一笔。可是没几天,吴佩孚又被打跑了,老吴票又成了废纸。他的故事在村子里就成了一个广为流传的笑话。

  父亲小时候,多灾多难,一岁的时候,脸上生疮,还消化不良,骨瘦如柴,体质非常差。幸亏家里是开药铺的,这才幸运地活了下来,到了四五岁以后,身体才渐渐地好了起来,但依旧很瘦弱。

  不过,这些苦难同后来他经受的生死考验相比,那就太小了。1937年,日寇占领了我们的家乡,父亲他们只要一听说鬼子出了据点,就拼命地往山里跑,即便如此,还有不少年轻人被鬼子抓住以各种理由杀害了。稍大一点,父亲和他们的同学组织了敢死队,用自制的武器同日寇斗争。1942年秋天,日本鬼子疯狂扫荡,父亲不幸被抓,敌人知道我们家是开药铺的,就勒索了一笔钱,之后将父亲和他的叔叔给放了。这样一来,父亲在家里就无法再待下去了。在地下抗日组织的掩护下,他和村里不少人一同结伴,终于逃离了日寇的魔掌,辗转到了西安,踏上了求生求学的道路。

  两月跋涉,抵达山丹培黎学校

  父亲为什么要投奔路易·艾黎先生创办的山丹培黎学校呢?这是一个非常曲折的故事。到西安后,父亲在亲友的介绍下进入了“华北慈善联合会陕西灾童教养院”。那里生活虽然艰苦,但是他们有机会学习,同学们都非常刻苦认真,经历过生死的人,更加懂得安定的生活是多么的不易。父亲十分珍惜这个学习的机会,后来他又到宝鸡高级职业中学半工半读,生活条件稍好了一点。

  抗战胜利后,大批难民返乡,宝鸡高级职业中学停办了,不久,中原大地又战火纷飞。1947年,父亲与在山丹培黎学校上学的表弟李永毅取得了联系,知道这是一所半工半读的学校,学生的吃饭、穿衣、学习用品,都是由学校供给。父亲此时已经有了半工半读的经历,他感觉到这种制度非常适合自己,就决定去投奔艾黎先生创办的山丹培黎学校。

  然而,要去山丹读书可真不容易。他面临着两大挑战:一是路途遥远;二是父亲在宝鸡的几个同学听说后也想一起去,几经周折,最后父亲和王运生、张永发三人结伴去山丹了。张永发联系到了去兰州的便车。

  不过好事多磨!便车不能一次带走他们三个人,他们只能分头出发了。1947年10月上旬,王运生、张永发先乘坐便车到兰州,父亲则于10月中旬出发。父亲没有想到,他这次乘坐便车到兰州,路上一走就是两个月。

  父亲是乘坐利通汽车公司的汽车离开西安的,该车助手韩忠义是张永发的同学,一路上对父亲特别关心照顾。司机解子俊说,路上吃住都不要父亲花钱,跟他们一起吃住就行了。这可是不得了的人情。不料,汽车在平凉抛锚,修好后又往银川跑。因此,从西安到兰州竟走了两个月。

  兰州有了山丹培黎学校的办事处就方便多了,12月18日父亲到兰州时,王运生已经到山丹了,张永发则在兰州。10天后,培黎学校的高志斌开车到兰州拉东西,父亲和张永发就坐这辆车去山丹。

  这时的山丹,依旧是河西走廊的贫穷之地,培黎学校的到来,将现代工业文明带到了这个偏僻落后的小县城。在甘肃省建设厅厅长张心一等一批国内外友好人士的大力支持下,山丹培黎学校在城里建立起来:机械、发电、化工、缝纫、纺纱、测绘、运输等小组及医院;在城外则有煤矿、玻璃、陶瓷、造纸、毛纺、皮革等小组。整个山丹培黎学校的一切都在蒸蒸日上的发展中。

  他们到校当天就被分到了毛纺组当实习生,实习岗位就是培校的入学测试。

  为啥这样说呢?原来,在培校劳动不合格,文化课成绩再高也不行,反过来,只要劳动态度好,文化课成绩低一点也不要紧。父亲他们三人到校后,努力完成老师布置的各项劳动任务,三人都顺利地从实习生转为正式学生。

  第一个挑战,整修一台纺毛机

  父亲成为正式学生后,被分配到了一个具有挑战性的小组。此时的山丹培黎学校属于创建初期,一些国际友人捐赠了一些物资。其中有一套纺毛机。

  父亲称路易·艾黎为艾校长。他曾经不止一次地给我们回忆过他们修理安装纺毛机的情形。父亲说:艾校长把哈尔德工程师从玻璃组调过来,由他负责领导安装维修事宜,况新民、高振民和父亲三个去做安装工作。

  这对他们是一个非常大的挑战!因为那套纺毛机,是1840年生产的机器。虽然是100年前的产品,但对山丹培黎学校而言,仍然是非常珍贵的。

  由于机器年代久远,既没有图纸,也没有说明书,安装起来非常困难,他们一边清洗机器,一边根据零件的形状,推测用途,再找出和它相配合的零件。后来,张贤伟被调来帮忙。四人分成甲、乙两班。这样,在哈尔德工程师的带领下,四个中国学生,经常忙到深夜。

  他们把这次维修安装,当做一次非常难得的实践学习机会。哈尔德工程师对他们非常满意,哈尔德先生返回奥地利后,专门来信把他留在山丹培校的物品分给安装组的人。

  后来,父亲被调到四坝滩农场,在翻砂车间、钳工车间都干过。还被推荐为《破天荒》壁报社社长。1949年9月中旬山丹解放了,9月19日,甘肃工合事务所军管会接管了山丹培黎学校。1950年5月,父亲等一批学生被分配到甘肃省合作局工作。之后父亲又被送到中国人民大学学习。1958年省里决定,省级财贸系统的6所院校合并,父亲就到了新成立的甘肃省财经学院任教。

  在父亲的影集里有两张照片都是路易·艾黎先生照的。那是一个清晨,艾黎先生在培校南门外的纺毛厂,为父亲亲自照的。父亲一直随身带着这两张照片。

  2018年12月27日,父亲去世了。2013年6月父亲将自己珍藏的“古董”全部捐献给山丹艾黎纪念馆。古玩、文物共221套,1180余件。其中,陶(瓷)器96件,玉器63件套,青铜器件31件套,国内、外古钱币949枚,其他各类文物30余件。捐赠的63件套玉器中包括三星堆玉器1套6件。这些都是父亲钟爱了一生的宝贝,倾注了他毕生的精力、智慧和财富。

  在当今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当人们热衷于追求物质利益的时候,父亲倾其所有将全部积蓄无偿捐献。这种无私奉献的精神是受艾黎精神的影响和感召,是对艾黎恩师的敬仰,对母校的热爱,更是对艾黎精神的传承和延续,为我们今后践行和弘扬艾黎精神树立了榜样。

  文/图 兰州晨报/掌上兰州记者 王文元

精彩推荐

  • 甘南香拉村民喜领新春扶贫“红包” 甘南香拉村民喜领新春扶贫“红包”
  • 平凉崇信县柏树镇卫生院工作人员开展入户走诊活动(图) 平凉崇信县柏树镇卫生院工作人员开展入户走诊活动(图)
  • 张掖临泽县倪家营镇陇原春专业合作社工人采摘人参果(图) 张掖临泽县倪家营镇陇原春专业合作社工人采摘人参果(图)
  • 张掖高台“巧厨娘”上阵拼厨艺 张掖高台“巧厨娘”上阵拼厨艺
  • 【我们的节日·春节】福照家门万事兴——兰州民间传统春节习俗(图) 【我们的节日·春节】福照家门万事兴——兰州民间传统春节习俗(图)
  • 兰州柳合山堂百年古民居期盼晋升“国保” 兰州柳合山堂百年古民居期盼晋升“国保”
  • 兰州城关警方连续开展区域性社会治安清查整治行动 兰州城关警方连续开展区域性社会治安清查整治行动
  • 美食与灯展共贺大年 兰州西固美食节攻略看这里 美食与灯展共贺大年 兰州西固美食节攻略看这里

关注我们

中国甘肃网微博
中国甘肃网微信
甘肃头条下载
甘肃手机台下载
微博甘肃

新闻排行

1   甘肃省举行进口贸易对接会暨现场签约仪
2   雄关大地上的“八棵树” ——嘉峪关公
3   “双十一”网购狂欢即将来临 警方发布
4   李荣灿在连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调研检查
5   甘肃省35条客运班线重新许可开行
6   武威凉州区大力推广农业机械化耕作
7   第三届丝绸之路(敦煌)国际文化博览会
8   甘肃肃北汉子跃马“扬鞭”上演马背激情
9   甘肃省下发普通高等学校招生戏剧与影视
10   甘肃省出台《意见》支持检察机关依法开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