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物修复”留住时光里的文明记忆——天水市博物馆文物保护修复中心发展侧记
【纪念天水市博物馆建馆40周年】
“集广博之物,显民俗遗风;汇先民智慧,展民族古风。”天水市博物馆是收藏、研究和展示本地人文和反映历史记忆的殿堂,也是反映地方风土人情、遗世风貌的阵地和窗口。观众看到这里展出的一件件造型各异、色彩丰富的文物,可能在考古发现已是残缺破损,甚至面目全非,只有在市博物馆文物保护修复人员的精心呵护下,文物才可能恢复或展示动人的风采。天水市博物馆曾被国家文物局表彰为“郑振铎——王冶秋文物保护工作先进集体”, 文物保护修复中心获得全国第十届“薪火相传文化遗产筑梦者”杰出团队奖。
年末岁尾,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暨市博物馆建馆40周年的特别日子,我们走进天水市博物馆文物保护修复中心,倾听文物的守护者、修复者40年来的平凡故事。
一、砥砺前行 奋进不辍
天水市博物馆成立于1979年,走过了40年的奋斗历程,已经发展成为集文物征集保管、保护修复、陈列展览、科学研究、古建筑保护修缮、抢救性考古发掘、文化旅游产业开发利用和文化遗产保护于一体的国家一级博物馆,这些成绩的取得与文物修复和保护人休戚相关。
天水市博物馆从建馆之初,便不断探讨文物修复保护的新方法和科技保护手段,经过反复锤炼,建成专业修复小组,2008年取得了国家文物局颁发的“可移动文物修复资质”和“可移动文物技术保护设计资质”。经过多年的积累,文物数量逐年增加,修复工作业务量不断扩大,2012年2月,文物保护修复中心挂牌成立,开始承担馆内文物日常养护及保护修复任务;承担甘肃省内其他文博单位的文物保护修复工作;不定期举办省内可移动文物保护修复培训班。2014年,根据国家《可移动文物保护修复实验室规范化建设与仪器装备基本要求》,采购三维高清数字采集与制作系统等最新的文物检测和研究设备,建成了修复中心实验室,让文物保护从传统手工修复走向了与现代科技检测修复相结合的发展道路。
一路走来,40年间天水市博物馆文物保护修复中心始终坚持文物保护工作的方针和原则,高度重视先进修复理念的学习、科技保护修复技术的应用,不断探索和创新工作方法,积极开展各级各类文物保护修复工作,在修复工作实践中积累了大量经验,探索出了一条“精湛技艺、夯实基础、创新发展”的特色之路。文物保护修复从最初的以纸质修复为主,发展成为具有以青铜器、陶器、纸质文物保护修复为特色,兼顾玉石器、铁器、木质文物保护修复,文物预防性保护等全方位、多功能的专业部室,成为立足本馆、面向陇东南地区、辐射全省的区域性文物修复保护和科研基地之一。
二、硬件保障 人才护航
科技保护作为提高文物保护修复水平的重要手段,依靠“望闻问切”的时代,已经远远不能满足目前的文物研究和认识。因此,市博物馆修复中心在依靠传统人才的同时,建成了金属文物修复室、陶器、玉石器文物修复室、纸质文物修复室、文物信息采集室、分析检测实验室。在购置X探伤机、金相显微镜、纸张纤维测量仪、便携式X荧光能谱、纸质文物分析检测仪等多种先进设备后,让不同历史时代的文物,通过现代仪器的观察,有了可对比性标本数据和信息。
经过40年全面发展,文物保护修复中心从无到有,从最初的几个人,发展到目前有专业技术人员13人,其中高级技师1人、文博馆员6人、文博助理馆员6人。这支队伍中既有老一辈的文物保护工作者李小龙,也有刚刚走出大学校园的大学生杨帆等。通过多年的工作实践,逐步形成了一支知识和年龄结构较为合理,专业修复涉及金属文物、陶瓷文物、彩绘文物、纸质文物、出土文物抢救性保护、现代分析技术在文物保护中应用、馆藏环境研究等多方面的高、中、初级保护科技人员与修复队伍。老文物修复技师在长期的保护修复实践中积累了大量的工作经验,对文物修复的技术几乎达到了庖丁解牛的地步,而“以老带新,以师带徒”的修复技艺传承方法,让年青文物修复者从实习开始,便能接触到修复工艺的精髓,能够将课堂所学知识很快运用到修复实践中,在新老传递、互帮互助中共同前进。近年来,修复中心先后选派出50多人次,参加国家文物局等单位举办的“陶瓷与青铜器保护修复”等专业培训班,逐步培养储备了一批技术骨干力量。
三、通力合作 共创佳绩
2004年开始,天水市博物馆启动了伏羲庙历史上第12次规模最大的保护修缮工程,截止2016年完工,文物保护修复中心参与或间接参与维修文物建筑和古建筑复建8161平方米;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胡氏古民居(南宅子)保护维修工程,共维修古建筑2000多平方米,移建保护古建筑1252平方米;修复伏羲庙先天殿后门清代九龙壁约10平方米,保护修复南宅子杨家楼二楼厅房梁架彩画200多平方米,去除文物病病虫害400多平米。伏羲庙保护维修工程被评为“2015—2016 年度(第二批)北京市建筑装饰优质工程奖”,中国文物出版社2005年《中国文物研究所七十年》一书,对伏羲庙古建修缮评价:“在实施保护方案时,设计人员特别注意施工质量问题,积极配合施工,保证了整个工程的施工质量,其修缮技术和工
艺水平在甘肃省、甚至西北地区都属上乘。”
1982年,修复中心李小龙老师参与了秦州区石马坪出土的国家一级文物隋贴金彩绘围屏式石榻的清理、发掘工作。1988年,他与甘肃省博物馆工作人员一起对石棺床进行了保护修复。参与了天水宾馆出土的一级文物天王俑、舍利塔及鎏金铜棺盖的抢救性发掘工作。2000年,孟瑞贤同志为麦积山石窟艺术研究所抢救性修复了一批上至汉代下至民国的文物拓本的托裱工作。修复中心集体完成了甘肃省馆藏金属文物健康评测工作,撰写了《甘肃省馆藏金属文物健康情况评测方案》;与敦煌研究院合作编制了《天水市博物馆预防性保护方案》;启动了《天水木构建筑彩绘保护传统工艺调查》,《基于现代分析技术对明清字画及装裱用纸的研究》等多个省级课题的申报和研究工作;承担了定西市安定区博物馆馆藏书画的保护修复、华池县博物馆馆藏青铜器保护修复、武山县馆藏一级文物寺洼文化灰陶联盏等保护修复工作;与陕西省文物保护研究院合作完成了胡氏古民居建筑(南宅子)彩画的病害调查及修复工作,赋予许多珍贵文物第二次生命,在甘肃省文博界树立了良好的声誉和形象。
在馆院横向交流中,修复中心先后与陕西省文物保护研究院、秦始皇帝陵博物院等单位建立了文物资源共享、修复技术交流的合作关系,在学习交流合作中,让文物研究和修复技术不断成熟。
四、先进引领 戮力筑梦
修复中心的文物修复技师李小龙同志被大家戏称为文物修复的“定海神针”,凭借勤奋学习和钻研,只要带“病症”的文物无论放在工作台上、还是放在露天,他一眼便能看出病症所在,很快提出修复方案。近40年来,他将文物修复工作融入到自己的生活中,无论工作还是休息,总在思考和探索着修复方法,不断比较改进修复技术,经过多年摸索在修复青铜器方面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工艺和方法;在工具制造、文物整形、补全、文物除锈等多个领域尝试探索出保护文物完整性、延长文物寿命的独门方法,一批又一批残缺不全的青铜器,经过他清洗、去锈、整形、补全、做旧等10多道工序处理后,再次焕发出迷人的光彩。
2014年临近春节,天水中梁乡师湾村附近发现一座宋代彩绘砖室墓,墓内有保存较为完整的彩绘砖,为了更好地保护这些文物,修复中心主任刘继萍顾不上置办年货、照看年幼的孩子,带领部室人员对该墓葬进行抢救性挖掘保护。在大雪飘飘的日子,他们一头扎进冰冷难闻的墓室里,一块一块对彩绘砖小心翼翼的清理、编号、抽取、包装。为了抢救这批文物,参与
发掘的修复中心年轻人主动推迟婚期、许多人放弃休假坚持在工地上。天寒地冻,他们的手冻伤了、鼻子被泥土味刺激到闻不到任何味道,正是这种执着的劲头,让这处宋墓在半年后整体搬迁至市博物馆内复原,成为一个独立的宋墓展厅。
那一年,刘继萍主任要借调到省文物考古所工作,面对嗷嗷待哺仅有一岁的孩子,作为母亲的她内心既舍不得离开孩子,又要不辜负组织的信任,考虑再三后,她毅然决然选择去省文物考古所、到了文物保护工作的第一线工作。她这种不计较个人得失,以大局为主的意识,为同事们作出了表率。
2018年10月19日,由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举办的第十届“薪火相传”寻找文化遗产筑梦者颁奖大会上,天水市博物馆文物保护修复中心荣获杰出团队奖,这是全国十个杰出团队之一。“薪火相传”这份沉甸甸的奖牌,不但是对40年来天水市博物馆文物修复和过往业绩的鼓励,更是市博物馆文物修复者的一种责任,面对一项项荣誉光环,他们以严谨、求实的作风,继续奔走在文物保护修复的路上。
来源:天水市博物馆
相关新闻
- 2017-01-20陇周刊(2017年 第3期)
- 2017-01-26陇周刊(2017年 第4期)
- 2017-02-10 陇周刊(2017年 第5期)
- 2017-02-17 陇周刊(2017年 第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