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 百名记者走基层采访活动启动
原标题:甘肃日报社“我和我的祖国”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
百名记者走基层采访活动启动
航拍布楞沟村美丽新家园 兰州晨报/掌上兰州记者 田蹊 摄
“扶贫车间”内,当地妇女正在制作特色小吃“油馃馃”。 兰州晨报/掌上兰州记者 田蹊 摄
“巾帼扶贫车间”里摆放的手工制品。
可爱的羊宝宝,成为当地养殖户的新宠。
采访小分队记者在临夏市南龙镇马家庄村采访。 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张子恒
采访小分队记者在临夏县百益现代农业示范园采访。 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盛学卿
记者和当地群众纷纷用镜头记录启动仪式精彩的瞬间。 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郁婕
采访小分队的本报记者在东乡县布楞沟村采访。 兰州晨报/掌上兰州记者 田蹊 摄
布楞沟村的孩子们奔跑在新农村的水泥道路上。 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郁婕
中国甘肃网1月14日讯 据兰州晨报报道(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王睿君)1月13日上午,甘肃日报社“我和我的祖国”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百名记者走基层采访活动在临夏州东乡县高山乡布楞沟村启动。
这一活动是甘肃日报社、甘肃日报报业集团、甘肃新媒体集团贯彻落实中央、省委宣传思想工作会议精神,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的一项重要采访活动,也是迎接甘肃日报创刊70周年,进一步加强报社全体采编人员“四力”建设的重要举措。活动旨在充分展示新中国成立以来我省各地取得的巨大成就,全面反映各地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的生动实践,展现党员干部群众“新年锣鼓敲起来”,撸起袖子加油干的精神风貌,为新春佳节营造温暖祥和的舆论氛围,激发广大党员干部群众在党的领导下凝心聚力打赢脱贫攻坚战、创造幸福美好生活、实现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信心和决心。来自甘肃日报、新甘肃客户端、每日甘肃网、兰州晨报、甘肃农民报、甘肃经济日报、甘肃法制报等甘肃日报报系的百余名记者,将深入全省各地,综合运用消息、通讯、综述、评论、专访、特写、图片、音视频、H5及图文直播等多种形式,集中报道新中国成立以来我省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和党的建设的成就,特别是在脱贫攻坚、生态文明建设、新农村建设、改善民生、文化旅游及民营经济发展等方面的生动实践和显著成效。
本次采访活动首站为临夏州,由甘肃日报社、甘肃日报报业集团、甘肃新媒体集团和中共临夏州委宣传部共同主办。采访团将分成三个全媒体小分队,分赴临夏州各地开展集中采访,全面反映新中国成立70周年以来临夏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巨大成就。
记者直击
布楞沟的大变化
1月13日,记者走进东乡县高山乡布楞沟村,干净整洁的村容村貌、随处可见的富民产业、焕然一新的精神状态,让人不敢相信,这个东乡语意为“悬崖边”、曾经“穷出名”的小山村,如今竟然有了如此巨大的变化。
1务工顾家两不误 扶贫车间让妇女更自信
冬日,布楞沟村银装素裹。
站在村口望去,一条“银色丝带”从远处的山头“飞驰”而来,从布楞沟村里穿过。这是正在修建的临夏市折桥镇到临洮县红旗乡的折红公路,今年秋季将正式通车。届时,这条路将打通布楞沟片区交通瓶颈,沿途10个乡镇将被连接起来。
通往村子的山路硬化了,现在又快有了二级公路……51岁的村民马麦志,站在村子的路边上,目睹着眼前这一切熟悉而又陌生的场景。
“2013年2月13日”,这是布楞沟村每个人都不会忘记的日子。这一天,习近平总书记翻山越岭,来到海拔1900多米的布楞沟村,入户看望老党员和困难群众。
“总书记握过他的手!”6年之后,这件事情成为马麦志和村民之间一种幸福的记忆。“路修好了,水引来了,日子现在这么好,想也不敢想。我的老婆马麦勒则也能给家里挣钱了。”老实内敛的马麦志一个劲地笑着。
马麦志的妻子上班的地方离家不过10分钟。每天早上,她为家里人准备好早餐后,就和近40名左邻右舍的姐妹前往村子里的“扶贫车间”。这里是东乡花馃馃的生产流水线现场。这些家庭妇女,如今走出自家小院,施展着昔日只能惊艳在家中的制作面点的祖传技能。
2致富瓶颈不断突破 昔日山沟迎来无限生机
75岁的马仲成,曾经是离村委会最远的农户,要是赶上到村子里开会、买东西,需要在土路上步行1小时。现在,土路拓宽硬化,他从村里统一建的新农村新家返回老宅子,骑上摩托车只需要20分钟。“我们住在这里,我的1头牛、5只羊养在老院子里,每天我骑车去喂养一趟,一年卖牛犊子、羊羔子的收入有1万元左右。”马仲成高兴地说。
布楞沟村的卫生室、小学、幼儿园也建起来了。白雪皑皑中,鲜艳的五彩校舍格外引人注目。“这是一所完全小学,一至六年级总共57名孩子。”村民马成虎说。如今,看病、上学、务工都在家门口,村民们一家老小其乐融融。
2012年底,全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624元,到2017年底人均可支配收入提高到6156元,已实现整体脱贫。
“手拉手脱贫攻坚,心连心筑梦小康。”布楞沟村的这条宣传标语,渗透在了村民生活的点滴之间,诠释着山村巨变。
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洪文泉
兰州晨报/掌上兰州首席记者 李辉
花絮
受宠的羊宝宝
东乡县布楞沟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现存栏700多只羊,其中一群黑头黑脑、模样呆萌的杜泊羊格外博得眼球。据介绍,这是来自非洲南非的肉羊品种,它们长相独特、肉质鲜美、出肉率高,特别是出众的适应能力,让这些可爱的羊宝宝,成为当地养殖户的新宠。 兰州晨报/掌上兰州记者 田蹊 摄
活动侧记
用笔记录变化用心向祖国汇报
1月13日,星期日,农历腊月初八。
许多兰州市民都与家人团聚一起,在寒冷的冬日,喝碗热热乎乎的腊八粥,享受温暖惬意的周末时光。而有一群人,一大早就从温暖的被窝里爬起来,精神抖擞地坐上了驶往东乡县高山乡布楞沟村的大巴。
他们是甘肃日报社“我和我的祖国”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全媒体走基层采访团的队员们,正在赶往自己采访的第一站——临夏州东乡县高山乡布楞沟村。
车辆驶入布楞沟,积雪覆盖下的群山映入眼帘。山大坡陡、沟壑纵横的布楞沟村,东乡语意为“悬崖边”,一度因为极其恶劣的自然条件,是东乡县最偏僻穷苦的村。祖祖辈辈生活在这里的人们,离不开大山,走不出大山。
2013年2月3日,习近平总书记翻山越岭,来这里走“亲戚”,为布楞沟乃至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新一轮扶贫开发指明了方向,增添了动力。在总书记的亲切关怀下,当地干部群众鼓足干劲,布楞沟村整体脱贫。
在布楞沟村综合服务中心门前的广场上,记者与当地干部群众聚集在一起,拉起了家常,从以前的困难生活,说到现在越来越红火的日子。
上午10时,甘肃日报社“我和我的祖国”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百名记者走基层采访活动启动仪式正式开始。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省各地的发展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像布楞沟村这样曾经饱受贫困的地方,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些变化,正是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的最生动的实践。”甘肃日报党委书记、社长、甘肃日报报业集团董事长王光庆说,作为党的新闻工作者,我们有责任在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之际,充分报道陇原大地日新月异的发展变化。此次,甘肃日报社特意选在新春佳节来临之际,举办此次活动,用全媒体形式记录各地干部群众“撸起袖子加油干”的精神风貌,为全省干部群众凝心聚力打赢脱贫攻坚战鼓劲打气。
“寒冬腊月,甘肃日报报业集团的记者,能够来到布楞沟村,是报社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增强‘脚力、眼力、脑力、笔力’的具体体现。”临夏州委常委、宣传部长王建华说,近年来临夏州在脱贫攻坚、生态文明建设、文化旅游、改善民生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希望大家能用精品佳作,展现新时代临夏州的新气象新作为。
“对临夏广大干部群众来说,这次活动是展示自己精神风貌的机会;对正在进行融媒体发展的甘肃日报来说,也是一次难得的实战练兵。”甘肃日报社相关负责人表示,在接下来的几天时间里,采访团将分成3个全媒体小分队,分赴临夏州各地开展集中采访,实地探访脱贫攻坚和新农村建设、产业发展和旅游文化的新发展、新变化,倾听当地干部群众团结奋斗奔小康的精彩故事。
“我和我的祖国,一刻也不能分割……”活动的尾声,采访团队员们和当地干部群众即兴合唱起《我和我的祖国》,歌声在布楞沟的大山深处回响。
活动结束后,东乡县文化艺术团为当地百姓带来了一场精彩纷呈的慰问演出。民族舞、方言快板和魔术表演等节目陆续登台亮相,欢乐祥和的节日气氛一下在山间漫溢开来。
就在大伙儿还在欣赏精彩演出的时候,采访团的队员们已经悄然离场,走进农户家,开始了采访工作……
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洪文泉
兰州晨报/掌上兰州首席记者 李辉
相关新闻
- 2019-01-14兰州成西北地区首个通过考核验收的绿色交通试点城市
- 2019-01-14兰州西固区举办韭黄开镰丰收节
- 2019-01-14甘肃省庆城县发生非洲猪瘟疫情
- 2019-01-131月15日起兰州集中开展烟花爆竹“打非治违”专项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