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我的祖国】 把爱传递给更多人 ——记陇南市公益事业带头人李红新
原标题:【我和我的祖国】
把爱传递给更多人
——记陇南市公益事业带头人李红新
与志愿服务结缘,缘于一次特殊经历。
2008年5月12日,突如其来的地动山摇打破了往日的宁静,汶川大地被撕开了一道口子,毗邻四川的陇南受灾严重。正在兰州出差的李红新得到消息后,立即赶回武都号召公司员工投入抗震救灾中。面对严重的地震破坏,他们的捐助只是杯水车薪。为组织更多的人投身重建家园行动,李红新产生了组织青年志愿者的想法,并得到了团市委的支持。短短几天就招募了2600多名青年志愿者,成立了陇南市青年志愿者协会。
消毒防疫、交通疏导、救灾物资搬运……志愿者们奔波在抗震救灾第一线。
灾后生产生活渐渐恢复了平静,但李红新的青年志愿者协会并没有因此而停下脚步。“社会上还有许多人需要帮助,希望用我们的关怀和支持让他们感受到社会温暖真情,帮他们走出困境。”李红新说。
然而,当时对于志愿服务并不被一些人理解,“认为当志愿者很丢面子,不但自己不愿当,还阻挡亲朋好友当。”李红新坦言。
认准的事就要干下去。李红新放弃生意专门做志愿服务。在他的努力下,陇南的志愿者服务、慈善公益从无到有、由小到大,以燎原之势燃遍整个陇南。志愿者组织由1家发展到300多家,人员从2000多人发展到6万多人。“现在志愿服务在陇南已成为一种风尚,大家都以成为志愿者为荣。”李红新自豪地说。
在下乡开展志愿服务活动中,李红新深深感受到:孩子是祖国的未来,志愿服务不只是简单的给予物质帮扶,更重要的是丰富他们的精神世界。特别是在决战脱贫攻坚的关键时刻,更应该改变他们的精神面貌,阻断贫困代际传递。
基于这样的认识,李红新先后组织了30多次暑期大学生义务支教活动,惠及留守儿童3000多名;还自编自导拍摄了关爱留守儿童、空巢老人的公益微电影《守望》,在当地引起了强烈反响。“山区的娃娃只有语文和数学两本课本,不知道啥是美术、音乐。感谢你们把外面的世界带进大山沟里,让娃娃们有了走出大山的渴望。”当地一小学校长激动地对李红新说。
2016年,李红新从网上看到一对残疾姐弟靠摆摊生活的事。弟弟背着姐姐,姐姐给弟弟指路,两人相依为命。李红新便买了电脑教他们学习电脑技术,并参与陇南志愿者信息管理工作,每月自掏腰包为姐弟俩资助1000多元。就在前两天,姐弟俩还被邀请到天津卫视《为你而战》做节目。经过这次经历,姐弟俩对生活更加充满了信心。
十年来,李红新的足迹遍布八县一区,先后组织各项公益活动1000多次,招募志愿者7000多人,募集资金300多万元。仅他个人志愿服务就达1200多次,捐款捐物30多万元。为留守儿童、空巢老人、残疾人等送去了社会温暖。
“作为70后,见证了祖国的繁荣富强、人民生活水平的极大提升,特别是陇南的交通更是迅速改善。”李红新的思绪回到了过去:那时车子最远能到乡镇,进村得步行或坐农用三轮车,每次出去大伙都捏一把汗。现在村村硬化路通到了家门口,志愿者服务活动安全又方便。他说,以前到兰州要两天时间,途中需要住一晚。高速通车后,7个多小时就到了,而即将开通的动车,只要2个多小时就能到兰州。
为了推动志愿服务事业可持续发展,仅有初中学历的李红新撰写了《对完善志愿服务管理体制的思考》论文,获得全省“深入推进文明素质工程”研讨会二等奖。还自筹资金开通了陇南志愿者网等平台,把志愿者奉献爱心、关爱社会的感人事迹传播到千家万户,让更多的爱心人士投入到志愿服务活动中来,为陇南的志愿服务事业发展注入了新的生机与活力。
近年来,李红新先后入选“中国好人榜”“中国凡人善举”,荣获“全国优秀志愿者”“甘肃省抗震救灾优秀青年”“最美甘肃人”等多项荣誉称号。并当选陇南市政协委员。
“荣誉背后是责任,更是鞭策。我会更加严格地要求自己,传播正能量,崇尚真善美,把爱传递给更多人,和大家一起为社会文明进步作贡献。”新近荣获全省第六届道德模范荣誉称号的李红新这样说道。
相关新闻
- 2019-01-03陇南康县贫困人口累计减少14万
- 2019-01-02陇南市文县碧口镇人民调解委员会 袁军
- 2019-01-02陇南市礼县永坪镇人民调解委员会 赵交运
- 2019-01-02陇南文县:党支部合作社联袂打造“一县一品”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