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40年】甘肃省博物馆:“科技+”让库藏文物不再沉睡(组图)

甘肃省博物馆镇馆之宝铜奔马
中国甘肃网12月22日讯(本网记者 宋芳科 文/图)甘肃省博物馆副馆长班睿在接受甘肃省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全媒体采访团采访时表示,甘肃省博物馆拥有得天独厚的馆藏文物资源,各类文物达8万余件(组),但是受展览面积限制只有3000余件(组)文物和观众见面,其它的文物只能“躺”在仓库难见天日。不过随着网络数字技术发展,这些藏在仓库的文物,将通过智慧博物馆建设以720度全景拍摄和广大网友见面。
据了解,坐落在黄河之滨的甘肃省博物馆,是国内最早成立的综合性博物馆之一。其前身是1939年成立的甘肃科学教育馆,1950年改为西北人民科学馆,1956年改名为甘肃省博物馆,1958年迁入新馆。1999年经甘肃省政府立项,投资1.5亿元对原展览大楼进行改扩建工程,馆舍占地面积108亩,展览大楼建筑总面积2.85万平方米,展厅18个。
凭借甘肃丰厚的文化底蕴和陇原大地留下的大量珍贵文化遗存,甘肃省博物馆拥有得天独厚的馆藏资源。馆藏珍贵历史文物、自然标本8万余件(组),其中一级文物686件(组)(含国宝16件)、二级文物2606件(组)、三级文物48164件(组)。汇集了甘肃从远古时期到近现代的大量文化珍宝,尤以新石器时代之冠的甘肃彩陶、汉代简牍文书、汉唐丝绸之路珍品、佛教艺术萃宝、古生物化石等珍贵文物独具特色。

甘肃省博物馆副馆长班睿接受采访
如何让甘肃的文物为甘肃文化代言?甘肃省博物馆副馆长班睿表示,来到甘肃省博物馆,《甘肃丝绸之路文明》《甘肃彩陶》《甘肃古生物化石》《庄严妙相——甘肃佛教艺术展》《红色甘肃——走向1949》五个基本陈列反映甘肃厚重的历史文化,大家一定要看看。
当然随着科技发展,甘肃省博物馆在智慧博物馆建设上也迈出了实质步伐,参观博物馆的游客只要扫一扫就能获得详细讲解。
班睿说,即使在博物馆,观众也无法无死角看到文物所传递的所有信息,比如,文物的底部、背部。但是对文物来说,其任何一个部分都可能散发有价值的信息。所以,甘肃省博物馆基于文物的这些特质,从文物保护角度出发,通过720度全景拍摄让网友通过网络看到文物的所有角落,也让仓库文物获得展示机会。

武威雷台汉墓出台的铜奔马仪仗
相关新闻
- 2017-01-20陇周刊(2017年 第3期)
- 2017-01-26陇周刊(2017年 第4期)
- 2017-02-10 陇周刊(2017年 第5期)
- 2017-02-17 陇周刊(2017年 第6期)
精彩推荐
关注我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