陇南龙头新村:新鲜的事儿真不少
原标题:重访总书记去过的地方 讲述新时代甘肃好故事
龙头新村:新鲜的事儿真不少
2009年6月8日,习近平同志在陇南市徽县龙头新村考察灾后恢复重建工作,看望村民。 新华社
如今的龙头新村山清水秀,村民生活水平明显提高。甘肃日报记者 吕亚龙
甘肃日报记者 叶海 白德斌 陈多
进入陇南地界,很快你就会明白什么叫山大沟深。
沿着312国道往南走,在距离徽县最大的乡镇江洛镇十几公里的地方,有一座龙头山,因山形似龙而得名。
在龙头山山脚下的国道旁,有一个宁静的小山村,掩映在青山绿水之中。它的名字叫龙头新村。
90座整齐排列的院落里,住着90户在“5·12”地震中受灾的群众,他们因那场巨大的灾难从四个山村迁移到这里,共同组成了一个新的村庄。
走进龙头新村,一排排宽敞明亮的四合小院被翠山环抱,袅袅炊烟从红瓦白墙间升起,灾后重建的幼儿园里孩子们嬉笑玩耍……所有的一切在盛夏充满了无限生机。
十载同心,涅槃重生。“5·12”地震灾后十年,龙头新村面貌焕然一新,人民生活欣欣向荣。
“没有共产党的好政策,就没有龙头新村现在的幸福生活。”73岁的龙头新村老支书陈智金说。
龙头新村作为再普通不过的一个山间小村,除因“5·12”大地震受灾严重而受到外界特别的关爱外,还有一件事让这里的乡亲们念念不忘,也备受社会关注。
2009年6月,就在龙头新村灾后重建最艰难的时候,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书记处书记、国家副主席的习近平来到了这里,他满怀深情地说:“我一直惦念着这个地方。尽管路途很远,时间有限,但我一定要到这里来看一看。”
时隔9年,村民陈战林记忆犹新——习近平对大家说:“面对那么大的困难,你们不言苦、不掉泪,自力更生,重建新家园,我深感欣慰。”
“十年过去了,我们想对总书记说,我们的房子很安全,生活很幸福,让他放心!”陈战林说。
初进龙头新村
今年夏天,陇南的雨水要比往年多。
记者来到龙头新村时,雨正淅淅沥沥地下着。虽然天气不好,江洛镇卫生院医护人员依然冒雨进村送医。
送医下乡暖民心,扶贫问苦显真情。
义诊现场,医护人员们正忙碌着为现场群众免费测量血压、听诊心肺,对一些常见病进行初步筛查、诊断和治疗,这样的惠民活动自然受到了群众的欢迎。
卫生院院长田海明告诉记者:“这两天正是农忙时节,我们今天一早就到村委会了,在村民家门口进行义诊,目的是让他们足不出村便能享受到免费医疗服务。”
“以前村里没有路、没有车,外出回村主要靠人背畜驮。”田海明回忆道,集中搬迁以前,由于各村医疗条件有限,患者只有下山才能得到救治,小病往往耽搁成大病。
如今,村里医疗条件得到极大改善,标准化的村卫生室里,基本的医疗设施一应俱全,贫困户有签约医生上门服务。遇到危重病人,一个小时之内,乡卫生所的救护车就能将病人送到县医院。
在义诊开展的同时,在村委会办公室,村干部正在为找上门的群众开展热情周到的服务。
办公室值班表上清楚地写着值班干部的名字和手机。按照工作日,村上将村干部值班时间具体到人,保证在有效工作时间里有人为群众服务。
“这两天农活多,值班村干部每天早早下地,干完活再赶回来值班。值班期间要保证六小时在岗,为群众处理政策咨询、开具证明等大小事情。”村妇联主任张巧玲介绍说。
“现在办事方便多了,很多事情在村委会就能咨询办理。”这是实行村干部坐班制度以来龙头新村群众的普遍感受。
江洛镇负责人告诉记者:“实行村干部坐班以来,村级班子服务群众的作用得到切实发挥,做到了‘小事不出门,大事不出村’,和谐稳定的村风民风,密切了干群关系,也维护了新村的和谐稳定。”
初到龙头新村,让人印象深刻的还有这里整洁的村容村貌,街道路边鲜有乱丢乱放的生活垃圾,这与记者印象中的边远山村完全两样。这样的环境,让人倍感清新,同时心生羡慕。
大雨刚停,村支书吴志忠便和几位党员、热心群众一起拿着扫帚、簸箕清理文化广场上的积水和落叶。
他说:“人人都夸我们村干净整洁,这是我们村发动党员群众开展环境卫生大整治取得的喜人成果。”
清扫的是垃圾,凝聚的是人心,提升的是面貌,改变的是习惯。
来之不易的美好环境,谁都不忍心去破坏,自觉维持村容村貌干净整洁,已经成为村民们的一种习惯。
这样的变化,说不完,道不尽。
龙头新村地处偏僻,资源匮乏,经济基础相对落后,但是民风淳朴,村民乐观积极向上。在家门口经营商店的张志东笑呵呵地说道:“这些年,我们龙头新村的新鲜事可真不少。”
时间过得真快
寒暑更替,冬去春来。距离汶川特大地震已经过去整整十个年头了。十年间,河滩地里建起了美丽家园。
“时间过得真快!”看着眼前宽敞明亮的新居,回忆起这十年来的巨变,徽县江洛镇龙头新村的村民们无不感叹。
习近平同志考察这里时曾说,要让农村成为农民幸福生活的美好家园。
以灾后重建为契机,龙头新村规划在前,因地制宜,强化落实,新农村建设的能力得到极大提升。
这十年里,曾经萦绕在村民们心头的伤痛已渐渐远去,唯有感动和感恩留在心间;这十年里,勤劳朴实的龙头人,用双手建起了美丽家园,开创了幸福的新生活。
73岁的陈智金是土生土长的杨柳人。10年前龙头新村开建时,他临危受命当起了“临时”支书。当年地震时的情形还历历在目,他说,2008年地震发生前,村民们都住在山上,他所在的杨柳村离龙头新村有十多里路。
那时上山进村的路不通,也不通水、不通电、不通网、不通邮,生活十分不便。地震发生后,包括杨柳村在内的赵河、黄坝、邱张门等4村136户村民房屋倒塌或严重受损。
“由于村子地处半山区,除了46户群众原址重建外,剩下包括我家在内的90户村民因原址没有适合建房的地块,全部易地搬迁到龙头河滩地集中重建,也就是今天的龙头新村。”陈智金回忆道。
当时在中央和省上领导的亲切关怀、市县党委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新村从2008年底开始重建,当年年底,90户重建户全部建成新居并先后入住,恢复了正常的生产生活。
“生活条件发生了翻天覆地的改变。”陈智金说,“现在我们住进了四合院、走上了水泥路、吃上了自来水,村民们在农闲时,还组织跳起了广场舞……”
淙淙溪流穿村而过,一座座楼房立于河滩,青山掩映下的是既古朴又现代的宜居家园。每天傍晚,陈智金喜欢在田园里散步。
细数搬迁后的生活变化,陈智金滔滔不绝。
打开话匣子的,还有现任支书吴志忠。
他介绍,地震之后,村上基础设施逐步得到改善,高标准建起了村卫生室、图书馆、阅览室,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增强了群众的凝聚力,也滋养了新村振兴之路。
村民们回忆,十年间,他们的生活发生了巨变。以前走的是“水泥”路,水在路上流,人在泥里走。现在的水泥路,不仅名副其实,而且成为当地群众的产业路、民生路、民心路、脱贫路。
十年间,这里的群众思想发生了巨变。以前的人,祖祖辈辈过着面朝黄土背朝天的日子,多少年来,生活在这里的人们靠天吃饭、土里刨食。如今,人们到大山以外的世界,开了眼界,学了本事,还赚了钱。
十年间,这里的群众风气发生了巨变。刚搬迁到新家园,邻里之间互不熟识,难免发生矛盾。现在的龙头新村,哪家遇上红白喜事,全村老小齐上阵。
“这十年的变化不小哩”,吴志忠的感叹,再次印证了龙头新村翻天覆地的变迁。
擦亮党员“底色”
走进龙头新村,巷道墙上布置的宣传图板引人注目。
“三字经”“二十四孝图”“文明礼仪”“村规民约”……丰富多彩的文化墙反映出龙头人善于学习、勇于争先、乐于奉献、长于实干的精神风貌。
在文化广场,一柱“龙腾盛世”雕塑,无声地讲述着新村崛起于灾难的定力与干劲。
灾后重建的过程中,江洛镇人民建起了这座雕塑,腾飞的巨龙是当地民俗文化——龙头传说的精髓所在,也以此激励新村群众自强不息、奋发向上。
新村重建安置点占地60亩,总投资1260万元。新建成的村子坚持以人为本、科学规划,配套修建了道路、广场、沼气、供水、河堤、供电等设施,装上了太阳能路灯,建起了幼儿园……
易地重建,是一项浩大的综合工程。
为了让搬迁群众留得住、能致富,龙头新村立足村民外出务工人数多的实际,主动掌握村民的就业需求和动态,定期组织开展技能培训,提升他们的技术水平和能力,帮助村民解决就业难题,实现致富增收。
村里现在的打工能人高俭杰,地震前住在离龙头新村20多里路的山上,一家7口人挤在不到20平方米的土房里,山上的田地贫瘠,广种薄收,日子过得十分贫困。
易地搬迁后,高俭杰全家彻底告别了靠天吃饭的日子。
高俭杰说,搬下山后,他参加村上组织的技能培训班,熟练掌握了搭建钢结构房的技术,如今每年仅外出打工,收入就在6万元以上。
“从山上来到人口集中、交通方便的地方,最大的改变就是人的意识,开阔了眼界,也拓展了财路。”高俭杰提起这些年的改变不无感慨。
重建任务完成后,如何实现产业兴旺,把产业发展落到促进农民增收上来,是留给当地的另一道难题。
多年来,龙头新村把党员带头发展产业、带领群众致富作为基层组织建设的关键来抓,选出有知识、有技术、有致富能力的党员,建起了两个党群共富组。
为了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农业产业化经营,村上成立了由致富党员为骨干的畜牧养殖、林果种植、劳务输转三个产业协会,组织带领群众利用资源优势,发展特色产业。
精通建筑技术的党员陶宏友常年带领群众在周边建筑工地务工,年轻党员刘波带领组织青壮年劳动力远赴江浙一带务工,村支部书记吴志忠带动群众种植了800亩核桃、2000亩中药材……
带领群众脱贫致富,龙头新村党员在“做”中彰显模范作用,擦亮党员“底色”。
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是习近平的“农业梦”。
多年来,在缺少耕地的现实困境面前,新村群众发挥聪明才智,积极主动作为,想方设法补齐产业发展这块短板,有效增加了农民收入。
紧盯贫困群众持续稳定增收这一核心问题,龙头新村还投入20万元,按照每户1700元给贫困群众配股分红,加上土地流转所得、外出务工收入,群众实现脱贫致富已经不成问题。
党员李江明是隆兴源农民种植养殖专业合作社负责人,他最近忙得不亦乐乎:鱼塘垂钓的游客络绎不绝,果园也即将迎来丰收,养鸡场的管理工作忙碌有序。
李江明告诉记者:“入股合作社的农户,不仅可以通过打工挣工资,而且可以年终分红,带动13户贫困户已实现了脱贫。”
“让农民成为发展农业、建设农村的主力军。”随行的江洛镇干部告诉记者,龙头新村的创新举措,不仅培育壮大了优势特色产业,有效促进贫困群众增收致富,也实现了扶贫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的“多赢”。
在重建中崛起
“走的土路,吃的河水,当时天晴满脸土、下雨两腿泥。”54岁的村民陈战林提起十年前的生活,不由得长吁短叹。地震之前,陈战林一家住在山上,每次回家要趟河、爬山,遇到下雨天便没法出门,地震后,土房倒塌、无处居住,他家被确定为搬迁重建户,成为龙头新村易地安置对象。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如今的新村,已然是幸福生活的“世外桃源”。
来到陈战林的新家,墙上一副“皎月松风无俗意,高山流水有知音”的对联格外引人注目,干净整洁的客厅里新式家具和现代家电一应俱全。
“没有党和政府的帮助,我就盖不起这么好的新房!”陈战林告诉记者。
幸福龙头,难忘党恩。
村民陈志东在家里最显眼的地方挂着习近平当年到他家调研的新闻照片。
他说:“5·12地震以后,有了党的好政策,我们从山上搬下来了,政府补助2万元,我贷了4万元,修了四间新瓦房。”
陈志东4岁多的孙子患有重病,高昂的治疗费用压得一家人喘不过气,村上给他家评定了四类低保。“合作医疗大病保险报销给我们减轻了不少负担,我打心里感谢政府!”陈志东说。
村民老吴如今过着含饴弄孙的幸福晚年生活。全家围坐在一起,吃着清凉的西瓜,讲述着现在生活的“甜蜜”。老吴的两个孙子就在村里的幼儿园上学,他自豪地说,现在村里的生活条件,不比城里差。
老吴每天都保持着收看新闻联播的习惯,国家的大事要事,他都十分关注。生活之余,他是村里的热心人,宣讲党的政策,调解群众矛盾,他是个顶个的能手。
他常说:“党的农村政策这么好,种子、农具、农药,每一样都有补贴,我们应该懂得感恩,把产业发展好,才能不辜负党的恩情。”
在重建中崛起,在感恩中奋进。
灾后重建中,龙头新村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在帮建单位和社会各界的鼎力支持下,全村干群自力更生、顽强奋战,顺利完成了灾后重建的各项任务。新村建成后,先后被陇南市授予市级文明村、陇南市第三批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社会主义文化大院、甘肃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荣誉称号。
“高质量完成恢复重建任务,努力建设人民安居乐业、城乡共同繁荣、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幸福美好新家园。”习近平同志9年前考察时提出的殷切希望,在这里已经成为现实。
今天的龙头新村,乡风文明、邻里和谐,村民生活富裕,收入持续增加。曾经饱受劫难的地震灾区,正以全新的风貌、蓬勃的生机和全面振兴乡村的势头而重获新生、奔向小康。
相关新闻
- 2017-01-20陇周刊(2017年 第3期)
- 2017-01-26陇周刊(2017年 第4期)
- 2017-02-10 陇周刊(2017年 第5期)
- 2017-02-17 陇周刊(2017年 第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