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解痛难点力促民企健康发展 甘肃省市场监管局出台支持民营经济28条措施
破解痛难点力促民企健康发展 省市场监管局出台支持民营经济28条措施
兰州日报全媒体记者 张万宏
11月26日,记者从省政府新闻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了解到,就日前出台的《甘肃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关于全力支持民营经济发展的28条措施》(以下简称“28条”)的背景、主要内容及新组建的省市场监管局的职能等方面进行了全面解读。省市场监管局党组书记、局长王忠习表示,我省出台的全力支持民营经济发展的28条措施旨在加大“放管服”改革力度,切实释放市场红利,营造公平竞争环境,服务地方经济发展,并依据省市场监管局工作职能,从社会关切的热点、难点、痛点问题入手,从四个方面制定出台了全力支持民营经济发展的28条措施。当天召开新闻发布会,重点发布解读社会关注的问题。
破“卡点”:住宅住址可登记为市场主体住所
放宽市场准入,破解“卡点”。长期以来,市场准入、行政审批是民营经济进入市场的第一道“门槛”,准入条件高、审批流程长,“卷帘门”“玻璃门”“旋转门”“准入不准营”等问题较为突出。我们从真正优化营商环境切入,破解“卡点”,提出了多条措施。
压缩企业开办时间,在国务院提出压缩至8.5天的基础上,进一步压缩至5天,营业执照的办理时间压缩至3天以内。
全面推开“证照分离”改革,通过取消审批、审批改备案、实行告知承诺、优化准入服务等四种形式,解决“准入不准营”难题。
取消企业集团核准登记,推进全程电子化登记和电子营业执照的应用,取消一些通过信息公示可以解决的审批备案事项。
实行对未开展经营活动、无债权债务企业的简易注销程序。
允许“一照多址”“一址多照”,以及一些无污染、不扰民、无安全隐患的经营事项,在征得利害关系人同意后,可以用住宅住址登记为市场主体住所,释放市场活力。
破“痛点”:3年全省创建中国地理标志商标150件
提升服务效能,破解“痛点”。针对我省民营企业小、弱、散、慢,发展层次低、规模小,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技术新产品少的现状,提出了8条措施。建设甘肃省知识产权交易中心,为企业专利转移转化、收购托管、交易流转等提供服务。凡新通过《企业知识产权管理规范》国家标准认证的企业给予30万元补助。对新认定的国家知识产权优势企业、国家知识产权示范企业分别给予30万元补助,对新认定的省级知识产权优势企业给予20万元补助。对获得甘肃省专利奖一、二、三等奖的企业,分别给予8万元、4万元和2万元的奖励。对企业获得PCT(专利合作协定)国际专利、新获得首件授权发明专利的科技型企业分别给予5万元、1万元补助。对企业国内授权的发明专利和实用新型、外观设计专利每件资助2000元和500元。支持企业以商标、专利、科研成果等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对企业通过专利权质押方式获得银行贷款的,按贷款年利息的50%给予贴息补助,对为融资而发生的专利权评估费按确认发生额的50%给予补助。紧扣全省十大生态产业发展,鼓励和支持民营企业申报注册地理标志商标,创建“名、特、优、新、稀”精品“陇字号”品牌,争取用3年时间,全省创建中国地理标志商标150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120件。
破“难点”:全面梳理涉企收费目录之外无定价
促进公平竞争,破解“难点”。针对民营企业发展中存在的进不来、留不住等问题,切实打破行政垄断和市场垄断,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保障民营企业发展权利平等、机会平等、规则平等,我们提出了3条措施。开展工业产品、特种设备、食品药品、知识产权、合同、价格等专项整治行动,依法查处制售假冒伪劣商品、侵犯知识产权、霸王条款、价格欺诈等违法案件,严厉打击对行业龙头企业、驰名商标、有影响的字号、科技密集型企业商业秘密的侵权行为,维护良好的市场秩序。全面实施公平竞争审查制度,清理废除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政策性文件。法律没有明确禁止的行业、领域、业务,各类市场主体均可平等进入,不得以任何形式对民营企业设置附加条件和准入门槛。坚决纠正各类滥用行政权力排除、限制竞争行为,确保民营企业公平参与市场竞争。全面梳理各项涉企经营服务性收费,对政策明确取消、停征、免征的收费项目一律停收,做到“目录之外无定价”,切实减轻企业负担。
破“堵点”:打通“仁督二脉”让企业家安心经营
构建诚信体系,破解“堵点”。针对民营企业投诉不畅、问题悬空、投诉空转等问题,提出了5条措施。整合现有的12315(消费投诉)、12365(质量投诉)、12331(食品药品投诉)、12358(价格投诉)、12330(知识产权投诉)平台,畅通投诉举报渠道,打通“仁督二脉”,消除“中梗阻”,切实保障民营企业合法权益,让企业家安心经营、放心投资、专心创业。同时,提出要弘扬企业家精神,鼓励企业家承担更多社会责任。进一步发挥商(协)会作用,支持行业协(商)会等中介组织制定修订行业标准和行业发展规划、行业准入条件,参与政府采购、开展第三方评估、完善行业管理,促进行业发展,维护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
我省将加强市场竞争执法,着力营造公平有序的竞争环境。立足于“管出公平和秩序”的要求,全面实施公平竞争审查制度,继续清理废除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政策性文件,对各类市场主体做到一视同仁,围绕“权利平等、机会平等、规则平等”,让各类市场主体依法平等使用生产要素、公平参与市场竞争、同等受到法律保护。进一步推进“互联网+监管”,建立信用分类监管机制,创新监管方式,坚持依法依规监管、简约监管、审慎监管、综合监管、智慧监管、协同监管,全面开展跨部门“双随机”联合检查。推进企业信息公示工作,强化企业信息披露、自我声明和信用承诺,实现“阳光监管”。全面推进涉企信息归集共享,完善企业经营异常名录、“黑名单”制度,构建完善联合惩戒机制,促进各项惩戒措施落地。
我省将坚守质量安全底线,着力营造安全放心的消费环境。把维护好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作为市场监管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牢固树立消费者至上的理念,坚持严字当头,加强食品药品安全监管,落实“四个最严”要求。加强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对危险化学品等高风险重点工业品,强化安全风险排查整治。对群众关注的焦点、消费投诉的热点和民生保障的重点,持续开展专项执法打假,全力维护良好的市场秩序,确保让人民群众买得放心、用得放心、吃得放心。
清“堵点”增活力:立足资源打造一批陇药大品牌
甘肃是全国中药材主产区之一,中药材资源种数为2339种。中药材种植面积450多万亩,道地中药材当归、党参、黄芪在全国占有重要市场份额,素有“千年药乡”“天然药库”之称。
我省高度重视医药产业发展,把陇药产业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绿色生态产业重点培育,先后出台一系列政策措施,推动陇药产业高质量发展。新组建的省药监局将立足监管职能,强化服务意识,在优化产业布局、指导产业发展、规范市场秩序、保证药品质量安全等方面,积极作为,精准发力,促进中药产业高质量发展。
具体来说,将清“堵点”增活力。精准定位“放管结合、服务发展”工作职责,全面提升政务服务便利化水平。增“亮点”促发展。争取国家药品监管局为甘肃中医药产业发展量身打造支持政策,在发挥第一批193个品种的中药配方颗粒标准引领作用的同时,研究制定第二批中药配方颗粒标准,开展当归、党参和黄芪鲜货无硫加工技术规范研究,提升道地药材产地加工质量安全水平。支持兰州佛慈、甘肃中天金丹、甘肃扶正药业、河北神威药业开展中药配方颗粒科研试点。全面推进武威重离子治疗系统注册上市。落实支持药品流通企业创新发展的“十条意见”,支持天士力、康美药业开展“智慧药房”建设,促进“互联网+医疗健康”发展。引导支持广药集团采芝林药业、河北神威药业等制药龙头企业在定西、陇西建立研发生产基地。支持临床疗效确切的药品品种进行“二次开发”,打造一批陇药大品种、大品牌,促进国家中医药产业综合试验区建设。同时,去“痛点”保质量。针对制约影响陇药产业品牌声誉的中药材中药饮片质量安全问题,组织开展中药饮片质量集中整治,规范中药材中药饮片生产流通秩序。对具有甘肃地方特色炮制工艺的343个药材品种630个饮片规格质量标准全面进行修订和提升。
在此次新闻发布会上,省市场监管局有关负责人还就公众关心关注的问题回答了记者的提问。
相关新闻
- 2018-11-27【转变工作作风 优化营商环境】为民营经济营造良好发展环境 ——解读甘肃省市场监管局支持民营经济发展的28条措施
- 2018-11-24【转变工作作风 优化营商环境】甘肃省市场监管局出台28条措施支持民营经济发展
- 2018-11-22甘肃省市场监管局出台28条措施 破解民企发展中的痛点和难点
- 2018-11-22甘肃省市场监管局28条措施支持民企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