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壮阔陇原潮 走进新时代】苹果和牛,农民心中最珍贵 ——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全媒体大型集中采访活动走进平凉
原标题:【壮阔陇原潮 走进新时代】苹果和牛,农民心中最珍贵
——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全媒体大型集中采访活动走进平凉
在平凉广大农民的心中,有两样东西最珍贵,一个是苹果,一个是牛。
在他们眼中,苹果是“金色”的,牛是“红色”的。因为苹果带给他们的是丰收的喜悦,牛带给他们的是火红的日子。
发展产业是扶贫的根本之策。在平凉,苹果、“红牛”已经成为远近闻名的特产。一直以来,平凉市发挥地方特色产业优势,大力推进产业扶贫,带动广大群众脱贫致富,走上了奔小康的道路。
平凉地处黄土高原高海拔地区,昼夜温差大、土层深厚,是全国苹果产区中全部符合最适宜区标准的苹果优生区。
“要是没有30年前政府发展苹果产业的规划,就没有现在乡亲们的好日子。”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全媒体采访团走进平凉采访时,说起当地种苹果的历史,静宁县李店镇徐岔村的老支书郭忠打开了话匣子。从满头乌发的小伙子到两鬓花白的老汉,郭支书用大半辈子的时间见证了“小苹果”的“大扶贫”作用。
徐岔村是李店镇西山上的一个小山村。上世纪80年代末,这里交通闭塞,经济落后,群众观念守旧。政府大力推广苹果产业时遇到群众的质疑和阻挠,几年下来,只见栽果树,不见果树活。
1992年,郭忠当上村支书后,经常往返于镇上的他,亲眼看着人家川区的田地变成了成片的果园,群众靠着果园实现了致富脱贫,而守着土地种粮食的徐岔村村民们,日子却越过越穷。于是,在他的带领下,村里开始出现了刘金随等最早脱贫富起来的一批人。而他自己,如今已通过种苹果实现了小康梦。
看见了光明“钱”景的徐岔村民开始转变观念,积极栽植苹果树,日子也一天天好了起来。靠种苹果稳定脱贫的村民王军利告诉记者,去年他家的苹果刨去各种成本投入,纯收入5万多元。“当然,与村里那些年入10万元以上的种植大户还有很大差距。”他说。
常坪村是李店镇东山上一个只有100余户人家的小山村,却因为“常坪塬”上飘香的金果而远近闻名。每年苹果采摘季,四川、重庆、陕西各地的客商都会蜂拥而至,预订、抢购这里的红富士苹果。
目前,平凉金果已成为中国驰名商标,并远销中亚、东南亚、南美及欧洲等16个国家和地区。
胡家塬位于静宁县果品主产区治平河流域的治平镇雷沟村,海拔1450米,境内气候温暖,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是全县优质果品最佳生产区之一,也是全县最早的苹果试验田。
目前,雷沟村果园面积达到了3800亩,户均达到10亩,人均果品纯收入达到了7200元,户均年果品收入20万元以上的户超过20户。常年从事果品经销的经纪人达56人。拥有小汽车的农户达到300户,占全村总户数的77.7%,建成二层以上小楼的家庭占到全村总户数的75%,使雷沟村成为名副其实的富裕小康村。
从“烂荒山”到“花果山”,平凉的农村变得越来越美。
金果变成了致富“金疙瘩”,同样,“红牛”也带来新气象。
自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平凉因地制宜,加大畜牧产业扶贫力度,通过畜牧业发展让很多农民脱贫致富。
不仅如此,近年来平凉市还调剂资金支持养殖专业村、示范户建设,促进各项脱贫帮扶政策落地生根。
如今,畜牧业正发挥自身优势助力脱贫攻坚。今年以来,平凉市通过产业带动、庭院养殖、政策性奖补、科技培训等方式,扎实推进畜牧业助力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
在平凉市崆峒区峡门回族乡颉岭村,养牛大户马文义饶有兴致地带记者来到他家的牛棚,看着即将出栏的肥牛和几只出生没多久的牛犊,他心里乐开了花,“今年我家有13头牛了,基本算是村里规模最大的养牛户了”。
马文义是村里的贫困户,过去,家中种的几亩土豆、玉米勉强够自家吃,除此之外再没有其他收入,家里4个正在上学的孩子给他带来不小的压力。
“村里改造了房屋,修了路,但是只有发展产业才是脱贫的出路。”马文义说。2015年,他用5万元的免息扶贫贷款买了几头小牛,此后又在培育的过程中陆续买入。“明年就有4头牛出栏可以卖了,现在又新下了4头牛犊,以后我家每年都有几万元收入,也就不用太发愁了。”
村支书马文成说,按照“一村一品”的产业发展理念,依托当地群众养牛贩牛传统优势,村里在安置区建设肉牛养殖小区3处、单列式养牛暖棚60座,并积极推行“合作社+农户”的经营模式,进一步带动农户发展肉牛养殖产业。目前,全村肉牛存栏470头,人均畜牧收入达到4585元,占人均可支配收入的65%以上。
相关新闻
- 2018-11-22甘肃环县一颗苹果竞拍万余元 产业“明星”带动脱贫
- 2018-11-22“秦皇故里”焕新颜“苹果之乡”结硕果
- 2018-11-22“果王”占尽风头!庆阳环县一个苹果卖了18888元
- 2018-11-20陇南礼县果农获好苹果大赛“花牛组”银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