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甘肃网 >> 甘肃新闻 >> 生态文明看甘肃

【生态文明 美丽甘肃】祁连深处景色新 ———走进大美祁连山系列报道之五

18-08-17 09:04 来源:中国甘肃网-甘肃日报 编辑:沈文刚

  原标题:【生态文明美丽甘肃】祁连深处景色新———走进大美祁连山系列报道之五

  祁连山自然保护区哈溪林场俯瞰。

  祁连山自然保护区哈溪保护站核心区。

  曾经的天祝县千马龙矿区。

  本栏图片均为每日甘肃网记者杨方铭摄

  本报记者张倩伏润之

  天祝藏族自治县——祁连山东段门户,全域61.4%的面积处于祁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

  从这里开始,祁连山向西开启长达1000多公里的生态篇章;从这里开始,祁连山以巍峨之势构筑起一道绵延的绿色屏障;从这里开始,祁连山孕育的原生态自然风光成为人们心驰神往的秘境……

  8月上旬,我们从天祝马牙雪山开始,深入祁连山自然保护区东段核心区,掀开她的面纱,了解她不为人知的一面。

  雪山脚下静悄悄

  出兰州,过永登,一路向西。

  车辆在天祝县通往青海省互助县的道路上缓缓行驶,近处的溪流、远处的山峦,高高低低,款款而来。

  眼前,一条很不起眼的溪流叫阿沿沟河,下游是大通河,而它的上游则是赫赫有名的马牙雪山。甘肃祁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古城自然保护站站长李生兴告诉我们,即将进入的是祁连山自然保护区东段核心区,其标志就是马牙雪山,这座巍峨挺立的高山因形似马牙而得名。

  天祝县国土部门负责同志颇为诗意地介绍道:古陆漂移碰撞,积蓄数亿年的能量,马牙雪山横空出世、傲然挺立。其连绵的山势、险峻的沟谷,构成了重峦叠嶂的壮阔景象,可谓千姿百态,气象各异。

  “整个山体由石灰岩构成,山体多色混杂,五颜六色,壮丽无比,这是祁连山东端最雄伟奇特的大山。”李生兴一边说一边带着我们继续开车沿河而上。10多公里后,马牙雪山就矗立在眼前。山脚下高山草甸像地毯一样向天际延伸,金灿灿的金露梅点缀其间。顺着山坡向上观望,则是杜鹃花的天堂。

  “这里有甘青杜鹃、头花杜鹃、千里香杜鹃……每年6月份花开时节,漫山遍野,色彩斑斓,特别好看!”林场职工如数家珍般娓娓道来。 

  “不仅如此,这里是一个当之无愧的大宝库。”李生兴自豪地补充道。“马鹿、黑熊在此栖息,还有石灰石、石膏等丰富的矿产资源。”

  屏住呼吸,在鸟鸣水流声中,祁连山腹地静谧祥和。天空中不时有雄鹰翱翔,没有人类的惊扰,植物、动物在同一个维度中和谐共存。

  如此静谧的马牙雪山,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却是人们纷至沓来、喧嚣热闹的著名景区。

  从2016年5月起,天祝县马牙雪山景区就开始禁止游人进入,目的是还大自然安宁,将人为干扰带来的环境破坏降到最低。

  与马牙雪山不同的是,地处祁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天祝县另一景区——“冰沟河”生态文化旅游景区,经过一系列整改措施的实施,将于明年正式营业。

  来到这里时,景区正在实施外围基础设施建设。我们注意到,景区内不少建筑物都采用钢结构搭建,不但如此,地基距离地面留有80厘米左右的空间。工作人员解释说,抬升地基是为了不破坏自然植被。而且,景区固定服务设施全部规划建设在河滩荒地和保护区外围地带,不占用林地,在建设中遇到树木全部保留。在森林间和草场上架空设置了木栈道,防止游客踩踏森林、草场植被,同时按照“零排放”标准处理各类污染物。

  “祁连山生态环境问题整改给我们上了很深刻的一课,在祁连山生态保护上,企业一定要树立大局观、长远观、整体观。”冰沟河旅游项目负责人张吉林透露,景区计划每年只在5月至10月营业,其余时间留给大自然休养生息。

  透过景区内钢架房屋全透明落地窗远望,嫩绿的草场和墨绿的森林相得益彰,像一幅美丽的油画,明快又不失幽远。

  修复创伤披绿装

  生态环境没有替代品,用之不觉,失之难存。

  物产如此丰饶的祁连山更是如此。

  天祝县千马龙煤矿位于祁连山自然保护区试验区,这座始建于1986年的煤矿,矿区面积超过1平方公里,曾经是天祝县的重点企业。当地群众这样形容这家煤矿当年的“繁荣”——运煤的车辆24小时进进出出,生产从不停歇,仅一天的产值就达30万元。

  驱车进入大山深处的炭山岭镇,如果不是一块提示牌,我们绝难找到千马龙煤矿。曾经热闹的煤矿早已不见了踪影,取而代之的是一大片郁郁葱葱的松柏,与周围的草木相连,浑然天成。

  谁能想到,就在一年多前,这里还机器轰鸣,车水马龙。

  同处祁连山自然保护区试验区的天祝县祁连重晶石粉矿,是1985年开始开采的一座典型的露天矿。这座矿深藏于大山深处,我们在坑洼的山路上徒步20多分钟,方见其“真容”。

  “露天矿对植被破坏非常严重,创面大、弃渣多,加上坡度陡,因而整治难度非常大。”顺着祁连自然保护站站长吴振云手指的方向望去,一座完整的山体竟被开凿成两半。好在经过一年多的整治,堆砌矿渣的三个坡面已被平整并覆土种草,草儿都冒出了十几厘米高,植被风貌逐渐融入原有的生态环境之中。

  无独有偶。在哈溪镇双龙沟,上世纪80年代掀起的“淘金热”则让这里的河床“伤痕累累”。

  翻过乌鞘岭,便是哈溪自然保护站的管辖区域。这里森林覆盖率高达53.5%,其中祁连山自然保护区核心区面积59.3万亩。炎炎夏季,走进山麓深处,云雾缭绕间,满眼翠绿,令人陶醉。前一天的一场透雨,让整个森林宛若天然氧吧,每一次呼吸都沁人心脾。

  哈溪自然保护站副站长吕海元描述说:当年双龙沟内一时间拥入6万多人的“淘金大军”,把河床翻了个“底朝天”。最终评估结果显示,淘金造成河床1万多亩创面,植被破坏殆尽,水质遭到污染。

  对祁连山进行掠夺式开发过后,人们开始反思并着手修复。

  哈溪自然保护站下属的双龙护林站,是目前祁连山自然保护区为数不多不通电、没有手机信号的护林站。站长郭平曾先后3次在这里工作。他清晰地记得,2003年,天祝县组成100多人的工作组,彻底取缔采掘金矿行为,大型机械在那一年全部被清除出山。“但个别时间还是有人偷偷进山采金。”2007年,当他再次来到双龙沟时,采掘行为已经彻底杜绝,被破坏的河床也被回填修复;2013年,他第三次回到站上时,情况则发生了极大改观。他带着我们来到了当年的采金地——长达14公里的河道两侧,绿油油的沙棘林密密麻麻,林高已达1米以上。“从2009年起,保护站启动修复工作,沿河道前后种下7000多亩沙棘林带,使这里的生态基本恢复到破坏前的水平。”他说。

  修复的效果无疑是明显的。

  在双龙护林站休息时,我们无意间听到护林员讲述不久前发生的“惊险一幕”——在太平沟巡山时,护林员偶遇两只棕熊。“一大一小两只熊正在觅食,距离我们不到500米,我们屏住呼吸悄悄走开了。”

  甘肃祁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局长廖空太对此并不感到意外,他说:“随着自然环境的不断修复,保护区内野生动植物资源愈加丰富,目前,分布高等植物1311种,一、二级保护动物达50余种。”

  为使草原绿意存

  越往祁连山深处行进,越会有一种与大自然十分亲近的感觉。

  脚下松软的草地充满弹性,随处可见坠落的松塔和野蘑菇。

  放眼望去,山高、天蓝、云乱、草绿,大自然赐予这片土地最原始的灵秀与辽阔。

  在天祝县,天然草原面积就达638.53万亩。草原不仅是当地主要的生态屏障,也是黄河和石羊河流域的重要水源涵养区。

  靠山吃山。草原,自然也成为当地农牧民生存与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哈溪镇的农牧民一直有着放养山羊的习惯。

  “山羊吃草时会把草连根刨掉,对草原造成难以修复的创伤。”哈溪镇镇长王泽年说。

  去年以来,为了遏制山羊破坏祁连山植被,哈溪镇动员全镇农牧民转变生产生活方式,出售自家的山羊。他们走进农牧民家里,面对面、一对一宣传政策,最终,处于祁连山保护区核心区的山羊全部撤出,哈溪镇的2万多只山羊被全部出售。一个春季过去了,镇政府工作人员仔细观察发现,曾经被啃食的草场恢复十分明显。

  没山羊养了咋办?王泽年告诉我们,有养殖意愿的群众,镇里鼓励大家建设养殖小区,圈养牛羊,政府在小区建设时给予补助;对于放弃养殖业的群众,一部分迁入南阳山移民点,一部分扶持其发展中药材种植。

  就在我们准备离开时,遇到了哈溪镇古城村村民李占财。他从20岁起就一直在双龙沟内放牧,响应政府号召,他也卖掉了自家400多只山羊,虽然心里不舍,但看到曾经被翻得“底朝天”的双龙沟大变样了,看到成片成片的草场绿茵茵的,“为子孙后代留下绿水青山,这点牺牲不算啥。”李占财质朴的话语令人感动。

  “这些年,围绕草原禁牧、草原防火、草畜平衡等重点工作,天祝县实施了退牧还草工程、山水林田湖草原封禁、草牧业试验试点等一系列项目,有效促进了草原生态保护。特别是严格实施新一轮草原生态保护补奖政策,已划定禁牧区160万亩,草畜平衡区427.11万亩。”陪同采访的天祝县委有关负责同志说。

  从双龙沟走出,转至庙儿沟,登上海拔2000多米的制高点,眼前豁然开朗:一排排青海云杉错落有致,直冲云霄;广袤的草原高低起伏,丰盛鲜绿。“你瞧,不管是这里的树还是草,无论形状、色彩、排布,看上去都很健康、整齐甚至完美,这完全得益于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廖空太不禁说道。

  的确,行走在祁连山腹地,新景常有,美景不断。采访中,每涉及到祁连山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问题整改项目时,负责同志都会不约而同拿出新旧照片对比,既证明整改的成效,又表明整改的决心和态度。目前,天祝县128项祁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问题已全部整改完毕。

  “祁连山生态环境问题整改不光是就整改而整改,关键要端正发展理念。”武威市委主要负责同志说,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是武威市建设经济强市、生态大市、文化旅游名市的必然选择。在这一过程中,经济发展要为环境保护让路、商业开发要为生态和文化让路,真正把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贯穿于改革发展工作的全过程、各环节。

  采访途中,我们听到这样的故事:当地人把祁连山喻作“母亲山”,每当山上的马兰花开时,可观却不可采。如此,不要人为地破坏与干扰,这或许是对“母亲山”最真挚的敬畏吧。

精彩推荐

  • 图解:关于相思 最美不过纳兰词 图解:关于相思 最美不过纳兰词
  • 【陇人相】从业31载的乘务长段淑玲:我愿飞到退休 【陇人相】从业31载的乘务长段淑玲:我愿飞到退休
  • 秋天的河西花开满园 秋天的河西花开满园
  • 兰州市民反映:线缆低垂横越天桥 影响通行存在隐患 兰州市民反映:线缆低垂横越天桥 影响通行存在隐患
  • 兰州西固区一小区人行道辟为停车场 通行受阻市民不解 兰州西固区一小区人行道辟为停车场 通行受阻市民不解
  • 第十四届省运会在临夏开幕 林铎宣布开幕(图) 第十四届省运会在临夏开幕 林铎宣布开幕(图)
  • 兰州:老人突发疾病晕倒 公交车秒变移动“抢救室” 兰州:老人突发疾病晕倒 公交车秒变移动“抢救室”
  • 25位全国人大代表“甘肃法院行” 25位全国人大代表“甘肃法院行”

关注我们

中国甘肃网微博
中国甘肃网微信
甘肃头条下载
甘肃手机台下载
微博甘肃

新闻排行

1   迎接甘肃省第十四届运动会 临夏准备好
2   甘肃省十三届人大常委会召开第十三次主
3   【史敦宇敦煌壁画复原精品展】晚唐藻井
4   【史敦宇敦煌壁画复原精品展】晚唐舞乐
5   【史敦宇敦煌壁画复原精品展】初唐舞乐
6   【史敦宇敦煌壁画复原精品展】晚唐舞乐
7   李荣灿在调研北环路滑坡情况时强调:争
8   【史敦宇敦煌壁画复原精品展】北魏药叉
9   【史敦宇敦煌壁画复原精品展】中唐舞乐
10   【史敦宇敦煌壁画复原精品展】晚唐舞伎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