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决战奔小康】靖远:撂荒地里种出“致富果”
原标题:【三年决战奔小康】撂荒地里种出“致富果”
本报记者 文洁 刘秀芝
初夏时节,草色青青。靖远县五合镇白茨林村无公害枸杞生态基地里,棵棵枸杞的枝叶已舒展开来,呈现出一派生机勃勃的绿意。谁能想到,以前这里可都是撂荒的盐碱地。
五合镇干旱少雨,光照充足,是枸杞种植的天然宝地,果实肉厚、质软、味甜。以前这里种植枸杞,农民凭的都是经验,分散经营、小农种植,产品质量参差不齐,加之枸杞价格受周边市场影响,农民收入很不稳定,种植枸杞积极性也不高。
为了让现有资源“活”起来,让农民的腰包“鼓”起来,在推进脱贫攻坚中,五合镇紧抓农村“三变”改革机遇,因地制宜,积极发展枸杞产业。由镇里牵头,成立五合镇枸杞产业合作社,把分散的枸杞种植户组织起来,从苗木提供到病虫防治都采取统一化管理。合作社与本地枸杞深加工龙头企业建立合作关系,对全镇现有的6万亩枸杞进行摸底登记,给农民办理林权证,通过评估公司评估,农民可将自有的枸杞林地作为股份参股。当企业回购枸杞时,价格不低于市场价格,农民有保底收入。加工销售后,农民还能拿到20%的利润分红。这种“企业出资回购、合作社组织管理、村委会协调服务、农户参与入股、多方受益共赢”的枸杞产业利益联结机制,不仅有力地推动了枸杞产业发展,也拓宽了农民增收致富新渠道,走出了一条精准脱贫的好路子。
白茨林村村民唐珍,2013年被确定为建档立卡贫困户,这几年,唐珍家的7亩枸杞种植地全部入股金杞福源公司,按照协议,金杞福源公司收购价格都不低于市场价格。一亩地能摘120公斤左右枸杞,收购价格每公斤按40元计算,7亩地能收入3万多元。此外,还有20%的利润分红。“枸杞种植让我们全家摘掉了贫困帽子,下一步,要向小康大步迈进。”唐珍掰着指头算着收入高兴地说。
“贫困户在发展产业方面,缺资金、缺技术、缺信心。我们通过建立‘企业+合作社+村集体+农户(贫困户)’利益联结机制,有效解决了企业、合作社、村集体和农户四者目标不同向、利益不对称问题。”五合镇党委书记连总政说。
目前五合镇已建成以白茨林村为中心万亩无公害枸杞种植基地、金杞福源万亩有机枸杞等种植基地,全镇枸杞种植面积已达6万亩,枸杞干果年产量1.8万吨,年产值近5亿元,成为靖远县远近闻名的枸杞种植第一大镇,来这儿旅游的、订货的客人络绎不绝。
相关新闻
- 2018-05-21【三年决战奔小康】天水市麦积区“一人一策”开展健康帮扶
- 2018-05-19【三年决战奔小康】酒泉瓜州:金融“贷”动群众致富
- 2018-05-18【三年决战奔小康】甘肃省调整完善精准扶贫专项贷款政策
- 2018-05-18【三年决战奔小康】甘肃省调整完善精准扶贫专项贷款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