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甘肃网 >> 甘肃新闻 >> 甘肃文化

西部地理丨康县朱家大院:古老民居惊艳了二百年时光

18-05-16 08:49 来源:中国甘肃网-兰州晨报 编辑:刘姗

  原标题:康县朱家大院:古老民居惊艳了二百年时光

朱家大院内景

朱家沟村寂静的小巷

千年麻柳树

朱氏家训情景再现

  “朱家大院”始建于清道光年间,距今已有近两百年历史,系一门三进四合院建筑,以朱家大院为载体,传承着朱氏家族500年的文化基因。

  1 造景者中隐藏着丹青妙手

  行走在康县,身心的愉悦如饮芳醇:青山隐隐,流水潺潺,密林森森,烟云袅袅,白墙黑瓦的人家,和车窗外一两声悠长的鸟鸣,都在述说着美丽乡村的闲适与宁静。

  同行的县委宣传部的小伙朱琳的话相当抒情:“211个诗情画意的美丽乡村,就像珍珠一样撒落在青山绿水之间,无论你去往何方,都会感觉到自己像是在景中。”

  4月27日上午,我们就去亲密接触其中的一颗璀璨明珠——岸门口镇朱家沟村,在那里,有一座近200年的深宅大院正在等着我们。

  朱家沟村,是4月26日开幕的康县美食节的分会场之一,因为离县城只有8公里的车程,此时全村里外,早已是游人如织了。

  一入村口,一棵高约20米、四五人合抱不过来的麻柳树,擎起了一把绿色巨伞,守护着村庄。麻柳树有一个好听的学名叫枫杨,它常常生长在河流、水田和堰塘旁边。

  避过了美食广场攒动的游人,记者一行沿着小径,静静地欣赏朱家沟的民居特色。

  朱家沟村2017年入选中国传统古村落名录,它虽经百年沧桑,仍较完整地保存着原来的古道、古宅、古泉等建筑格局,它的传承保护与开发可谓成功的典范。

  我猜想,造景者中一定隐藏着丹青妙手,以一条从山沟中奔涌而来、绵延不断的溪水作为构图的主脉络,依次砌出一个个水池,宛如一方大砚台的砚池,水池间像是挂着一道道珠帘,水沟两边,草木葳蕤,一座座民居依着地势鳞次栉比展开,给人一种景已尽而意无穷的感觉。让人意外的是朱家沟的民居外墙,没有粉刷成白色,而是选用苍黄的色调,更加增添了一种厚重沧桑的韵味。

  走到小径尽头,记者越过溪涧,在右岸,是屋舍相连的民居群,如果不刻意去寻找,你很难发现坐东向西的朱家大院就在眼前。

  青石台阶、象拱石鼓、嵯峨门楼,朱家大院的直系后裔朱彦杰头戴礼帽、身着马褂在木桌后端坐,左右身旁各有一丫鬟肃立,宣讲“朱氏家训”,这一情景再现,让人感觉时光一下子溯流了百年。

  2 1200人相贺或致礼的生日趴

  沿着房屋两边的石条台阶步入大门过厅就来到大院,可见房屋为两层土木结构,穿斗式转角楼,系一门三进四合院建筑。站在院中可见正房五间,面阔三间,正中一间有六扇两开木门,上方有透雕窗花,正中有“积善余庆”四个大字,倒房三间一楼正中一间为大门过厅,门头有匾额“玉树生香”等字样,木雕窗花、栏板崇尚汉风多用凤纹雕饰,相当精致,有专家来此考察后称朱家大院是秦巴山区人文居住环境的民居精品之作。目前的朱家大院已经经过了“修旧如旧”的加固修缮,保留了原有的木质构件和石雕瓦片古色古香的原有风格。

  近些年,朱彦杰一直在醉心追寻自家祖屋的历史,他说朱家大院留存到现在意义非凡,是朱家沟村所在的岸门口镇曾作为西北最大的纸张交易市场的缩影,在研究康县茶马古道时,它也是不可多得的实证遗存。

  站在院中,朱彦杰向记者讲述了朱家大院近200年以来的如烟往事:

  朱家大院估计始建于道光年间,朱氏家族家道在此初兴,所以建筑面积并不是很大,但在布局和构件上却追求精美。

  朱氏家族的崛起与纸张有关。随着垄断康县的纸张生产和销售之后,他们的生意扩展到了陕西汉中,可谓富甲一方。

  民国时期,岸门口是当时的县政府驻地,是康县的经济文化中心。当时的岸门口是西北最大纸张交易市场,造纸业十分发达,主要原因,就是康县的造纸原料十分充足,全县的纸张都要在岸门口集市交易,兰州、定西、天水、平凉,以致青海宁夏等地的商贩把食盐和旱烟通过茶马古道运送到岸门口,然后把岸门口的纸张运回去,贩往新疆和山西等地,岸门口的戏楼坝、关帝庙、打钟梁等地在咸丰年间,就有各地商会常年驻扎。

  经过数代人的经营努力,朱氏家族基本垄断了康县全境的纸张、食盐、布匹等物资的销售,并广置田产,在岸门口燕子河下游到贾安的水浇地,中节河流域的半坡地和嘴台阴坝,孙家院到催家湾等上万亩良田都归朱氏家族所有。在汉中,朱氏家族也拥有三千亩土地和大量的房产和商铺。朱家在阶州、汉中、勉县、广元等地设有钱庄,发行内部交易的银票,方便物资交易,这在整个陇南地区都不多见。

  光绪八年,在朱家沟曾发生过一件大事,当时的朱氏家族朱连魁老爷子为其夫人做六十大寿,大院之前车水马龙,据说有来自武都、西安、成都等地的官商1200多人相贺或致礼,有实物缎织品寿单为佐证,这在当时交通极不发达、本地人口稀少的时代,足见家族的影响力。

  3 他是巨贾却常怀仁义之心

  朱彦杰向记者展示了其家族中保存的一张家谱照片。这件修撰于民国33年(1944年)的家谱中有一则题款:“祖于前明成化二年由四川绵竹县朱家坎迁入,永久发达,丁财两旺。”

  朱彦杰说,按照家谱披露的一些线索,朱氏家族很有可能是朱元璋子孙汉中王的后裔,由于战乱,为躲避朝廷追杀,而隐居于山野之中,到康熙年间,大赦天下,朱氏家族的人才可以用其朱姓,随着社会发展,开始在这山沟里建起自己的商业王国,然后在汉中置办产业,回归故地,却赶上了战乱和家族人丁单一,影响了更大规模的发展。

  朱家沟现有的51户村民当中有46户朱姓。成化年间,朱氏先祖有兄弟三人从绵竹县迁移入康县,沿燕子河上行,老大落脚白杨滩,老二落户贾安的牟家坝,唯独老三,到岸门口镇的朱家沟携家眷定居下来,繁衍生息,因为村中无其他姓,所以此地得名朱家沟。

  在清末民初时期,朱氏家族出了一位杰出人物——朱锦秀。他16岁时本来在汉中求学,父亲朱熙东忽然病逝,他不得不返回朱家沟管理一大家事务。家族内外有一百多人,上万亩土地和几十间商铺的生意,他是一方巨贾,却常怀仁义之心。

  在民国初年,朱锦秀做过国民政府的参议,从小在汉中学习过新文化,思想开明,经常扶贫救弱,在收成不好的年份就减免佃户的粮租,在荒年,在村口麻柳树下设置粥棚救济过往难民,晚年时朱锦秀迷恋岐黄之术,有杏林春雨之风。

  现在,朱家大院成了朱家沟村最独特的景观意象和文化表征被重新修缮,迎接四方来客。

  文/图 记者 刘小雷

精彩推荐

  • 天水市民参观体验天水市人防工程宣教体验基地 天水市民参观体验天水市人防工程宣教体验基地
  • 甘肃非遗丨子承父业:一名80后的工匠梦 甘肃非遗丨子承父业:一名80后的工匠梦
  • 兰州:资深厨师比赛厨艺 兰州:资深厨师比赛厨艺
  • 兰州执勤民警救助路边发病女子(图) 兰州执勤民警救助路边发病女子(图)
  • 兰州永登县警方动员群众上交珍贵文物(图) 兰州永登县警方动员群众上交珍贵文物(图)
  • “金钥匙”打开致富门——临夏州强化培训拓展基地打造劳务品牌纪实 “金钥匙”打开致富门——临夏州强化培训拓展基地打造劳务品牌纪实
  •  庆阳宁县盘克镇咀头村农民在果园套种马铃薯 庆阳宁县盘克镇咀头村农民在果园套种马铃薯
  • 王正强铜像落成仪式在兰举行 王正强铜像落成仪式在兰举行

关注我们

中国甘肃网微博
中国甘肃网微信
甘肃头条下载
甘肃手机台下载
微博甘肃

新闻排行

1   兰州市城关区2018年新生入学地段划分范
2   甘肃省关于干部任前公示的公告
3   兰州市对4名拟任干部进行任前公示
4   唐仁健在庆阳调研脱贫攻坚工作时强调
5   中国山地自行车联赛第六站姚变娃夺冠并
6   兰州市对4名拟任干部进行任前公示
7   2018年兰州城关区小学一年级新生入学地
8   北大清华自主招生 甘肃省21名学子通过
9   新变化 新希望 ——甘南舟曲“5·12”汶
10   酒泉市委常委会召开会议 市委书记吴仰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