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凉市崆峒区推进“三变”改革试点纪实
原标题:崆峒区推进“三变”改革试点纪实
3月19日一大早,胡彦海喊上同村几个人,一起上山修剪果树。中午时分,他向果园承包方明晖农林发展公司负责人安顺道请假半天,“家里6头牛没啥吃了,得回去准备些草料。”
今年63岁的胡彦海是崆峒区柳湖镇永红村人。他将自家的19亩山地流转了出去,再到公司承包的果园里打工。“一天60元,比闲待着强。”
柳湖镇永红村,距平凉城区8公里,312国道穿村而过。全村有367户1567人,耕地总面积6081亩,人均耕地3.9亩。“这些年,随着进城务工、城市落户人员的增多,村里撂荒地越来越多。”村支书李兴明告诉记者。
如何让曾经解决了温饱问题的荒地、坡耕地发挥出更大效益,帮助村民早日脱贫致富奔小康?永红村借助“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的“三变”改革契机积极探索,成功迈出了破解难题的第一步。
在柳湖镇党委书记程发才看来,“三变”改革的基础,必须要有承接的企业或者平台以及产业支撑,而永红村正是有这样的条件。据介绍,近年来,先后有明晖、沃沃、雪洋、俊铭、润迪、绿源等7家公司入驻永红村,流转全村2000多亩土地,种果园、育苗木,群众不仅拿到了流转费,更能在自家地里打工挣钱。
今年,作为全市“三变”改革试点村,永红村“两委”牵头组建永兴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采取资源资产等入股的方式,动员300多户村民将4500多亩林果地入股到合作社,再由合作社将土地和村集体所有的道路、水坝入股到明辉、沃沃等企业。“便于集中发展林果产业,把撂荒闲置的资源变成脱贫致富的资产。”陈发才说,基于此,群众参与的积极性很高,“全民入社,合作社入股。”
“‘三变’改革启动以来,我们高度重视,精心组织,周密部署,迅速行动,整个工作稳步推进。”崆峒区农办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为了将“三变”改革全面落地到村,区上成立了“三变”改革工作领导小组,设立了领导小组办公室和区农村“三变”改革督查落实组,抽调财政、农办、农牧、林业、畜医等部门人员专门负责督查落实,确保了“三变”改革试点工作有序启动。
同时,区上还成立立信担保公司、农村产权评估鉴定服务公司和农村产权流转交易服务公司,持续壮大区农投、城投两个投融资公司,积极搭建运作平台。目前,立信担保公司已完成注册登记,注册资金6550万元,已全部到位。
“三变”改革试点,重在结合实际稳步推进。崆峒区确定柳湖镇永红村、白水镇段堡村、花所乡信河村为市级农村“三变”改革试点村,其他乡镇分别确定一个区级试点村,全面同步开展改革工作。
在农村“三变”改革的道路上,如何立足村情、村貌,探索出一条适合各村实际的产业发展之路,成为崆峒区推进农村“三变”改革的一个重点。经过反复研究讨论,区上制定下发了《关于推进“三变”改革试点方案》,在坚持“土地公有制性质不改变、农村基本经营制度不改变、耕地红线不突破、农民利益不受损”四个原则的基础上,探索建立了农户联合、“三资”联股、企业联户、基地联产和融资担保“四联一保”的运行模式,全面推广“党支部+三公司一平台+产业联盟+龙头企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基地+农户”的产业发展体系,为有序推进“三变”改革打下坚实基础。
据介绍,“四联一保”:即农户联合、“三资”联股、企业联户、基地联产、融资担保的运行模式,推动农业“三变”向全要素“三变”转变,带动产业发展、农户增收。
记者在白水镇段堡村了解到,村上引进康泰公司,创建了“农户土地入股”、发展学生营养餐配送、农家休闲娱乐等产业的“三变”模式。目前,已完成大部分农户的清产核资工作。而花所乡信河村引进绿康源公司,创建了“农户土地入股”发展设施蔬菜的“三变”模式。
据区农办有关负责人介绍,在区上全力推进柳湖、白水、花所3乡镇市级示范村改革的同时,其余14个乡镇都至少确定了一个村作为区级试点村,因地制宜、因村施策,结合本村特色产业和村情村况,确定改革承接主体及主导产业,采取灵活多样的“三变”改革入股模式进行试点,为全区全面开展农村“三变”改革工作积累经验打好基础。目前,各乡镇领导小组、“三变”办公室、工作人员已全部筹组成立,试点工作方案已完成上报。
“从这几天我们督查掌握的情况来看,各乡镇启动进展顺利。”区农办有关负责人说。下一步,崆峒区将采取“壮大一批、引进一批、新建一批”的办法,大力培育承接经营主体,特别是做好农户与承接主体之间的桥梁纽带作用,在政策上、项目上、资金上、技术上大力支持农业经营主体的发展,从而真正让农民从“旁观者”变为“参与者”、从“打工者”变为“股东”。
相关新闻
- 2018-04-09【小陇随便侃】改革开放40周年特辑丨改革春风吹来别样幸福
- 2018-03-23甘肃省“证照分离”改革试点方案出炉
- 2018-03-22甘肃省将扩大公立医院薪酬制度改革试点
- 2018-03-22深化改革释放活力 补齐短板破解瓶颈 兰州大学全力推进“双一流”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