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甘肃网 >> 甘肃新闻 >> 本网原创

小陇画报|戏剧的“活化石”——永靖傩舞(53期)

18-02-23 17:33 来源:中国甘肃网 编辑:任磊

  永靖傩舞戏,民间俗称“七月跳会”,目前主要在小积石山一带的杨塔、王台、红泉等乡村流传。以永靖傩仪、傩舞、傩戏为主要标志的傩舞戏,是多元宗教、民俗、音乐、舞蹈、面具艺术等的复合文化体,被称为戏剧的“活化石”。

  据明《河州志》记载和永靖民间传说,古时,永靖黄河以南地区气候凉,无夏粮。每当河北地区麦熟时,河南的吐蕃人乘天黑之机,渡河来抢收麦子。当地人便想出一个对付的办法,戴上牛头马面的面具来吓唬吐蕃人,吐蕃人见之以为是神兵天将相助,慌忙逃回南岸,再也不敢来抢收麦子。从此,每当丰收年景,便在这里形成了戴面具跳会的习俗,傩舞成为了乡民酬神还愿,祈求来年风调雨顺,国泰民安的活动,一直流传至今。

  永靖傩舞,与现在遗存于四川、云贵地区的傩文化非常相似,但也有自己的特点。

  永靖傩舞队由会首、旗手、锣鼓、面具等60多人组成。4名会首,一般都是跳会的能手。他们身着八卦衣,手握“开天斧”,走在队形最前面。旗手们头戴红缨鞑帽、身穿长袍彩服,随着会首的方位变化,口中不时地发出“好好呀呀、好好呀呀”的喝声。随着锣鼓奏“舞会”音乐,旗手的队形变化有“三回九转” “跑大圈” “跳方阵”等。

  面具是傩文化的一个重要特征,它有双重意义和多种功能。戏剧艺术离不开扮演人物,面具是演员走向角色的桥梁,也是演员扮演角色的重要标志。

  永靖傩舞的脸子(面具)有刘备、关羽、张飞、周仓、曹操、蔡阳、吕布、貂蝉、三眼二郎、李存孝、笑和尚、阴阳、猴、老虎、牛、马及红、绿二鬼等24面。

  民谚云:“松树湾的《武将》、焦家庙的《杀虎将》、三角庙的《独戏》、果园四庙的《四不像》”。这说明永靖傩舞戏表演的剧目丰富,形式多样。从其演出的内容可分为歌舞型、戏剧型、杂耍型3种。歌舞型以歌唱舞蹈和锣鼓伴奏为表现手法,有《斩貂蝉》 《二郎降猴》 《方四娘》等。

  傩舞的戏剧性在表演时用人物之间的道白及简单唱腔展开故事,交战时用锣、鼓、钹助威。每剧演出时间较长,保留着早期戏剧的雏形。主要剧目有《五将》《李存孝打虎》《出五关》等。

  永靖县的傩舞戏特征突出,研究价值较高。首先它具有古典戏剧的古拙质朴的特征。上承汉唐,下启明清,至民国,到建国,数百年间传承不衰。二是具有原始民间文化的土生土长,古朴、凝重、深沉的特征。

  三是具有黄河文化的特征。粗犷豪迈,在迎神祭祀的宗教氛围中透出幽默乐观的民风。四是受中外及多民族文化的影响交融,具有多元文化的特征。傩舞戏集歌舞及戏剧的特征于一身,而又显得古朴生动,对于研究古典戏剧、民族民间歌舞的产生和发展,具有一定的价值,在研究黄河中上游民俗、民族文化方面,更是不可多得的活资料。

  2008年8月,永靖傩舞戏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本期小陇画报:侯奇志 郭红 任磊 (部分文字来源于永靖县人民政府官网)

相关新闻

精彩推荐

关注我们

中国甘肃网微博
中国甘肃网微信
甘肃头条下载
甘肃手机台下载
微博甘肃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