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末盘点】 定西:强力推进扶贫领域监督执纪问责
原标题:【岁末盘点】定西:强力推进扶贫领域监督执纪问责
2017年,全市各级纪检监察机关立查违纪案件806件,处分1061人,移送司法机关7人,其中涉及扶贫领域350件,占总数的43.4%,处分违纪人员487人,占总数的45.9%。
定西市纪委加大扶贫领域监督执纪问责力度,紧紧围绕全市脱贫攻坚各项政策、项目、资金落实,坚持问题导向,靶向精准施策,突出查处重点,强化责任担当,加强对扶贫领域重点项目、重点岗位和重点人员的监管,对发现的侵害群众利益的腐败和作风问题严肃问责。
精准聚焦发力
“大叔,您家危旧房改造享受国家项目补助款了吗?”“享受了,但村主任事后又要去了3000元。”这是市纪委检查组与临洮县窑店镇瓦家寺村村民赵某的对话。
检查组人员在核查时发现,在临洮县窑店镇瓦家寺村2016年D级危旧房改造项目实施中,因符合条件的村民赵某在外地打工,房屋无法自建,经与村主任张某某商定,由张某某负责建设。在房屋主体完工后,张某某以房屋建设资金不够为由,向赵某索要现金3000元,张某某借危房改造吃拿卡要问题属实,张某某受到党纪处理,索要资金退还赵某。
定西市纪委在监督检查和执纪审查中紧盯虚报冒领,套取资金;吃拿卡要,与民争利;索贿受贿,截留私分;办事不公,优亲厚友;失职渎职,监管缺失等5类问题,精准发力。
完善责任机制
“针对扶贫领域存在的漏洞和问题,要通过建章立制强化监督,防止问题不断发生。”市纪委负责人说。
定西市纪委从健全5项制度入手,明确政策、靠实责任,完善工作体制机制。制定出台脱贫攻坚责任制实施细则、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问责办法(试行)、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监督检查办法(试行)、扶贫领域监督执纪问责联席会议制度和扶贫领域专项巡察实施方案。与此同时,各县区建立责任清单制度,细化工作措施,形成部门、乡镇、村社脱贫攻坚项目资金管理的责任网络。
加大问责力度
定西市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在对问题线索大起底的基础上,实行“三个一律”,即凡是涉及脱贫攻坚的信访举报,一律全批阅、零暂存;凡是涉及精准扶贫的问题线索,一律进行初核了解;凡是反映集中、问题突出的,一律挂牌督办。同时,对群众反映的重点问题,市纪委决定提级办理,先后提级审查问题线索25件,立案2件,处理6人。
2016年,在通渭县马营镇回岔村开展的脱贫验收工作中,由于驻村干部刘某某、党支部书记马某、村委会主任张某某等人工作作风不实的原因,致使该村4户贫困户“被脱贫”,经群众反映查实后,2017年,3人分别受到党纪处理。
根据《定西市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问责办法(试行)》,对扶贫领域目标任务落实不力、项目资金监管缺位,出现腐败问题的,实行“一案双查“,在严肃查处当事人的同时,对乡镇和职能部门主要领导、分管领导、包片包村领导,严肃追究责任,以强有力的问责,推动形成抓落实的倒逼机制。2017年以来,全市针对不落实的事、不落实的人实施问责364起、482人,给予党政纪处分191人,其中涉及扶贫领域279起,占77%;问责364人,占76%。
增强震慑警示
2014年,在渭源县秦祁乡杨川村易地搬迁工程项目征地工作中,时任村委会主任的邵某某私自将村民马某某、付某某征地青苗补偿款共计3140元克扣,用于个人支出。邵某某受到留党察看一年处分,克扣青苗补偿款全部退还……这是2017年7月,市纪委通报的8起扶贫领域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中的一起。
对于扶贫领域的典型案件,定西市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在严肃执纪审查、严厉问责的基础上,坚持多管齐下,采取制发文件、召开警示教育大会、编印典型案例读本、媒体通报等多种方式,开展多层次、全方位通报曝光,做到对个案点名道姓,不留情面;对普遍性、倾向性的问题,剖析根源,不遮不掩,让搞腐败的人和事无处遁形。2017年以来,全市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共召开警示教育会议14场次,通报扶贫领域典型案件88件(次);通过文件、媒体等形式通报典型问题234件,点名道姓410人。编印了《定西市扶贫领域典型案例警示教育读本》,通过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扩大了执纪审查的政治社会效果。
(供稿 党振江 张笑倩 甘友生)
相关新闻
- 2018-02-05【岁末盘点】 张掖:对侵害群众利益的腐败问题零容忍不手软
- 2018-02-01【岁末盘点】 兰州:“三纠三促”追究29个单位33名人员责任
- 2018-02-01【岁末盘点】 武威:“拍蝇”不手软 治腐保民利
- 2018-01-25【岁末盘点】 临夏:推进审理巡察 让纪律的天平不倾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