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皋兰:牵好“帮扶线”搭起“连心桥”
原标题:牵好“帮扶线”搭起“连心桥”
雪后初晴,空气格外清新。漫步于皋兰县水阜镇砂岗的田间地头、庄院村落,处处洋溢着惊喜:美丽乡村的实施让村容村貌更美了,土地流转让村集体经济壮实了,就近务工让群众腰包更鼓了……这都是脱贫攻坚带来的变化,也是皋兰县委组织部驻村工作队不懈努力的结果。
“扶贫扶到关键处,帮困帮到心坎上,这是砂岗村驻村帮扶工作队的承诺,也是让乡亲们脱贫的目标。”工作队队员狄维东介绍说。经过多年的培育发展,砂岗村已经初步形成了以种养业、汽车运输、劳务输转为主的三大优势支柱产业格局。全村以高原夏菜、林果等为主的优势种植业面积2000多亩,羊只存栏600多只;以大货车、出租车为主的汽车运输规模达到130辆,年劳务输出人数稳定在600人以上。但对于贫困村来说,发展这三种产业,或多或少都有一些自身的限制:有的发展种植业缺劳力,有的发展运输业缺技术、缺资金,有的发展劳务输转或有学生或有病人走不开等原因。那么,如何帮助贫困户实现稳定增收呢?
正当大家一筹莫展的时候,兰州新区的土地流转打开了他们的思路。外出务工的人多了,撂荒地也多了,土地流转未尝不是好办法。通过和农户多方协商,最终砂岗村流转了水罗路两侧土地1200多亩,每亩年收入是800元,有的农户一下流转了七八亩,一年光土地流转的费用就是五六千。
地流转了,但人不能闲着。驻村帮扶工作队积极协调,组织了3期实用技能培训班,让贫困户学技术,找出路。同时,联系村上和兰州新区中霖公司协调,由村上出面担保,让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或者家庭有患病人员需要照顾无法外出务工的农户,或者不能从事重体力劳动的农户到中霖公司就近务工,为贫困家庭找到了脱贫增收的门路。
沿水罗(水阜-罗圈湾)公路前行,新铺的路面看上去黑油油的,农用车通过时稳稳当当,原来的“搓板路”如今变成了柏油路,村民们无不翘起大拇指点赞。砂岗村临近水罗公路,前几年因为过往的重型车辆非常多,路面严重损坏,严重影响了村民出行和农产品销售。帮扶单位积极疏通兰州新区有关部门,对水罗公路10公里道路进行了重新维修和铺油,彻底解决了群众出行问题。
“驻村帮扶工作队干的事情可多了,他们思路好,点子多,样样干到群众心坎上。”砂岗村党总支书记杨庆弟说。工作队针对部分旱土地产量低的突出问题,积极争取实施农田改造项目,发展水浇地300多亩,配套维修泵站1座,实现了低产量旱作农业向高收入设施农业的转变。帮扶干部还定期进村入户,在扎实搞好宣传教育的同时,与村组干部和群众共同开展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基本实现了定期保洁,及时清运。春秋两季,帮扶干部与驻村队员一道和村组干部开展“植树造林周”活动,在水秦路沿线、农家院落周边、新农村安置点等重点区域先后栽植各类景观树3000多株,绿化成效较为明显。在美丽乡村建设中,积极配合镇村和有关部门,宣传政策,引导群众,全面完成了墙面粉刷、道路整修、凉亭建设、景观灯安装等各项任务,村容村貌和人居环境得到进一步改善。
狄维东认为,驻村帮扶工作队只有办好每一件实事,群众才会认可,也才会满意。于是,驻村帮扶工作队队员一开始工作就坚持“三个走遍”,就是走遍联系户、走遍五保户低保户、走遍村组干部,在交心谈心中听取意见、梳理问题、积极解决。针对砂岗村蒋家窑三面来水但是用不上水的实际问题,积极协调有关部门衬砌引大支渠8公里,不仅彻底解决了1500多亩高原夏菜的灌溉用水,还辐射惠及了周边两个村的800多户农户。对2013年为15户联系户送去的60只小尾寒羊一直跟进帮助,经过两年多的滚动发展,目前最好的已经达到了120多只,最少的也有30多只,农户有了比较稳定的增收渠道。针对贫困户客观局限多、发展信心不足的实际,从培养感情、连通思想入手,机关干部多次进村入户,讲发展形势,讲优惠政策,共同分析找原因,为他们鼓劲打气,并根据联系户存在的生产生活实际困难,积极开展帮扶活动。春耕时节,重点下去了解备耕情况,及时送去化肥、地膜;逢年过节,送去春联和慰问品,有的还送去了自己包的饺子,有的还把家里的电视机送给了联系户;中秋节,干部自带月饼,与联系户一起谈收入、理思路、叙发展;入冬时节,有的干部为无人照料的五保户送去了棉衣棉被棉鞋,为他们带去温暖和关怀;有的干部积极协调争取,联系电力部门为贫困户免费接通了三相电源,节省了一笔开支。
一件件好事,一桩桩实事,被村民们记在心里;一句句暖心的话儿,一个个入户进院的身影,脉动着这块热忱的土地。经过真心帮扶,干部与联系户越来越融洽、越来越亲近,群众对干部的认可度也不断提高。
□兰州日报全媒体记者董永前文/图
相关新闻
- 2018-01-24砥砺奋进奔小康 兰州皋兰县脱贫攻坚工作纪实(图)
- 2018-01-23兰州志愿者为贫困空巢老人送上“温暖礼包”(图)
- 2018-01-19兰州市皋兰县“软硬”两手抓推动集体经济发展壮大
- 2018-01-16兰州皋兰大多数招商引资项目落地生根 老百姓在家门口就能挣上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