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甘肃网 >> 甘肃新闻 >> 市州播报 >> 甘南

生态红利提升群众获得感 ——甘南州舟曲生态文明小康村建设掠影

18-01-05 14:49 来源:中国甘肃网-甘南日报 编辑:宋芳科

【专题】“改革开放40年新变迁 脱贫攻坚看甘肃”2018全国百家网媒扶贫攻坚典型宣传活动 【专题】美丽甘肃·网络媒体生态行

  原标题:生态红利提升群众获得感——甘南州舟曲生态文明小康村建设掠影

  记者 苗娟娟 李建舟

  “白龙江上锦绣天,不亚潇湘衡岳;驼岭山下辉煌夜,恰似苏地扬州。”在舟曲流传甚广的这幅对联,既是楹联文化的佐证,也是如今泉城的白描画像。

  依村延伸的水泥路,错落有致的砖瓦房,干净美丽的小康村,来到舟曲县曲瓦乡岭坝村,仿佛置身于如诗如画的世外桃源。

  曲瓦乡乡长杨璋明说,生态文明小康村建设让岭坝村村民真切感受到村庄在变美,环境在变好。

  一幅幅秀美的田园风光画卷正在徐徐展开,房屋变漂亮了,村道变宽了,村民脸上的笑容越来越多了……“我们爱家乡,无论是医疗、文化娱乐还是居住环境,一点不比城里差。”各皂坝村村民卓尼玛措说。

  这些破茧成蝶的变化,得益于党的好政策,凝聚了舟曲县委、政府普惠民生的真实情怀,龙江儿女敢为人先的拼搏精神,诠释了他们在这片世代繁衍生息的土地上,渴盼新生活,创造美丽新家园的奇迹。

  “美丽”滋生“连锁反应”,从试点打造到纵深推进

  大川镇土桥子村被列为生态文明小康村建设试点村以来,党委政府不懈努力,如今,村子已经蜕变为全州响当当的明星村,“美丽”和“富裕”成为村子的新“标签”。

  64岁的袁旺安,就是沾了“美丽”的光,因“美丽”富了起来。

  回忆之前的光景,袁旺安愁眉紧锁。早先,村里大部分人出门打工,乡亲们生活不富裕。自从县上把村子作为生态文明小康村进行建设,他瞅准机会,办起了农家乐,家里生活条件逐渐好转。这两年来村里的游客越来越多,农家乐生意也越发得红火。

  像袁旺安这样发“美丽财”的,村里还有几十户。舟曲县土桥子村从最初的自给自足、到后来进城卖葡萄、酿葡萄酒、发展庭院经济开农家乐……一颗葡萄的蜕变之路,也正是村民不断转变思路,寻求致富发展之路。

  他们是怎么实现从贫穷走向殷实,从殷实跨进富裕,从富裕迈向小康的?

  在县委副书记、县长郭子文看来,就是将生态美丽和富裕有机融合了起来,实现生态与经济同步发展、互动共生、和谐共存,让城乡因环境而美、让群众因生态而富,将资源优势、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发展优势。

  从一个村子的试点,到整个县域的推进,舟曲县让生态文明小康村建设从传统意义的小乡村转变成县域概念的大景区,滋生出美丽的“连锁效应”,更成为全州县市争相借鉴的“样板”。

  从2015年10月开始,全县在公路沿线、城乡结合部、景区周边选定了102个村作为生态文明小康村统筹进行建设。

  2016年51个生态文明小康村规划总投资79457.71万元,其中群众自筹32440.56万元。

  2017年52个生态文明小康村(贫困村26个),规划总投资101667.11万元,其中群众自筹60487.45万元。

  2018年,全县选定了41个小康村建设方案初稿已编制完成。

  舟曲县围绕发展乡村旅游产业,充分挖掘旅游资源禀赋,结合全县旅游总体规划,按照“一村一景”“一家一特”的发展思路,依托自然风光、民俗风情、人文遗址、民居艺术等优势,对22旅游文化资源丰富的村庄,围绕农耕体验游、休闲度假游、生态观光游、休闲养生游发展,建成旅游扶贫试点村3个,打造旅游专业村22个,扶持发展农(林、藏)家乐140家。巴藏乡后北山村荣获“绚丽甘肃?美丽乡村”提名奖,立节镇拉尕村被评为“绚丽甘肃?十大美丽乡村”,大川镇土桥子村荣膺“2016年度中国美丽乡村百佳范例”称号。

  “环保”激发“生态共识”,从单打独斗到组团发力

  贫穷不是生态文明,富美才是可持续发展。生态文明小康村建设,关键是“环保”,重心在“富民”。怎样让生态美与百姓富融为一体,实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大川镇安子坪自然村老支书杨召生用行动诠释了这一理念,自觉当起了村里的“环保志愿者”。在他的带动下,很多村民自觉参与其中,形成“生态共识”,村子美了、靓了,干净了、好看了,村民的精气神也足了。

  巴藏乡各皂坝村把生态文明小康村建设和“村容整洁”紧密结合起来,在风貌改造、入户巷道等工程建设中突出保护原生态风貌,以实施“生态人居、生态环境、生态经济、生态文化”四大工程为抓手,以改善基本生产生活条件、基本公共服务条件、基本社会保障条件为重点,把建设生态文明小康村作为品牌工程,风貌改造中,在保持原有石墙的基础上,就地取材利用片石精细打造,成为巴藏乡调结构、转方式、促升级的一大亮点。舟曲县以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为切入点,按照绿色、循环、低碳发展理念,集中开展垃圾杂物大清理活动,建立起日常保洁清运机制,实行户收集、村转运、镇处理,变突击整治为常态管理。在此基础上以农网改造、农村安全饮水工程、改厕改厨等为基础,不断改善居民生活条件。成立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领导小组,明确整治目标任务,按照既定的美丽乡村建设机制,实行“一对一”包抓,从环境保护的认识、宣传、重要性和意义等方面进行全方位引导。同时,组织广大干部群众广泛开展“除陋习、树新风”创建活动,“卫生庭院”“星级文明户”“卫生清扫日”“农户家庭卫生评比”等群众性活动,有效调动群众建设新农村、创造新生活的积极性,引导群众根除生活陋习、遵守村规民约,培育文明新风尚和对美好人居环境的认同感、自豪感。着力改变党委政府“单独作战”,实现党委、政府引导,群众主动参与,“抱团”发力“环保”的“生态共识”。

  与此同时,舟曲县广泛种植花椒、核桃、梨、苹果,在荒山野岭栽上了“摇钱树”,颇具特色的庭院经济正在形成,既促进了群众增收,又成为自然景观,更保护了生态环境。

  舟曲县举全县之力用环保意识搭建起的“生态共识”,让美丽乡村建设有了显著发展,不仅改变了人们的生活陋习,还促进了群众的增收。

  “文化”引领“小康自觉”,从被动接受到主动获取

  陇南的游客李丽在游玩舟曲土桥村和各皂坝村时说:“在这里除了能看到如诗如画的风景,吃到香甜的葡萄,喝上醇香的青稞美酒,最重要的还是体现在文化方面,随便走进一户农家,从敬你一碗醇香的葡萄美酒和青稞酒开始,从与你聊天、说事和送客,处处彰显出浓厚的地域文化,涵盖了民俗、礼仪等方方面面。”

  舟曲是一片非常富有人文色彩的土地,是个让人来了还想来的地方。

  舟曲县在生态文明小康村建设中,着力从内涵入手,用文化熏陶,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到美丽乡村建设的过程中,完善村规民约,深化文明创建,坚持城乡共建,开展以法制管理、创业致富、文化特色、环境优美、服务保障为主要内容的“五星级社区”创建。全面提高农民素质和农村社会文明程度,通过“科技、文化、卫生”服务三下乡,举办群众文化艺术活动月、普及民歌进村入户等活动,充分挖掘和体现不同区域的特色文化,让群众参与其中,变被动接受到主动获取,让文化发挥引力,提升了群众的文化水平,达到润物无声的效果,通过“文化”引领,让群众崇尚美,追求美,做生态文明小康村的“代言人”。

  曲瓦乡岭坝村根据自身特点,挖掘村庄历史遗址、风土人情、风俗习惯等文化元素,体现个性魅力。红瓦石墙的民居院落、独特的十二生肖年历石鼓、浓厚的国学文化墙、特色鲜明的楹联牌匾、功能设施完善的文化广场,五彩缤纷的街道灯廊、独具匠心的压花路面等,不仅体现了岭坝村深厚的文化底蕴,也展现了岭坝村群众的勤劳质朴和聪明才干。坚持把人与自然协调发展作为建设的基本遵循,把节约集约利用资源作为关键环节,充分利用废旧瓦片、河道石头等材料精细打造,既节约了成本、又增添了新韵,既留住了乡愁、又展现了特色。

  这样的方式,不仅提升了群众的文化素质,还诞生了一大批乡、村文化名人。

  在此基础上,从保护入手,在维持村容村貌原貌的基础上,对村子进行原生态修复,坚持做到生态文明小康村就是一幅基本上未经修饰的自然山水画卷。坚持将文化传承和保护作为生态文明小康村建设的重要内容,全力打造舟曲楹联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苯教文献、东山转灯、国学文化论坛“五张文化名片”,深度融入生态文明小康村建设,以展示舟曲文化旅游资源为主的“一月多节会”活动,乡村旅游效益日益凸显。充分利用旅游和文化元素,把发展生态产业作为小康村建设的核心内容,按照“宜工则工、宜农则农、宜游则游”原则,大力发展人文旅游开发,深入发掘和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繁荣发展民族文化、农耕文化、山水文化、人居文化,形成具有浓郁乡土文化气息、体现历史文化积淀的农村文化景象,展现区域历史文化村落的民族风情与自然资源优势,丰富村庄整治建设内容,推动富有特色文化内涵的小康村建设,推动农业生产经营形态多样化,增强农村集体经济造血功能。

  “产业”助推“脱贫致富”,从主动输血到自我造血

  “如今,我们村上已有30多户开始种植羊肚菌,面积将近80亩,今年预计收入能达140万元,到时村民的人均纯收入也将会大幅度提高,我们距离小康也就不远了!”曲瓦乡岭坝村村主任王森说。

  目前,曲瓦乡共种植羊肚菌82.6亩,带动贫困户27户。基地采用“示范点+农户+技术员”的形式,由乡里统一管理指导,吸纳群众进行分区经营,还免费为群众提供竹竿、遮阳网、菌种等物资。

  想种好羊肚菌,仅靠简单的种植方法和设备还不够。全乡40余名党员化身“科技保姆”,现场为群众进行“手把手”式的技术指导,全面完成了大棚建设、菌种播种和喷雾设施安装等工作。2017年,曲瓦乡羊肚菌喜获丰收,每亩收入达2万元以上。

  舟曲县在生态文明小康村建设过程中,强化产业支撑,利用开展生态文明小康村建设的机遇,积极培育产业与生态文明小康村的有效整合,加快推动生态文明小康村由建设向经营转变,重点发展以现代农业、乡村旅游等“一村一品”为主的特色产业,为生态小康村建设提供后续动力。积极顺应“互联网+”发展趋势,鼓励引导农业龙头企业搭建农产品电子商务平台,拓宽农产品推广销售渠道。

  坚持把生态文明小康村建设作为建设生态文明、推动精准脱贫、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以优质经济林果业、中藏药材产业、特色养殖业、设施种植业、劳务经济五大特色产业为主攻方向,结合各村实际差异化扶持发展核桃花椒等经济林果、中藏药材种植、土鸡土蜂养殖等特色种养产业,舟曲丛岭藏鸡、中华蜂、中藏药材、核桃、桑蚕等5个富民产业规划通过省上评审,“舟曲核桃”“舟曲花椒”“舟曲丛岭藏鸡”取得了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证书,全县“三品一标”农产品达到29个。落实2016年51个生态文明小康村产业扶持资金10200万元,筹措资金1500多万元,引导龙头企业与专业合作社、专业合作社与农户(贫困户)建立稳定的订单契约关系,积极推行“基层党组织+龙头企业+基地+专业合作社+电商+农户(贫困户)”的产业化发展模式,灵活开展“菜单式”扶持。截至目前,全县建成10万只丛岭藏鸡散养基地、6个集中连片种植面积均达到200亩的中藏药材种植示范基地、核桃高接换优示范点6个1165亩、桑蚕种养示范基地5个3300亩、大樱桃示范园4个141亩,栽植花椒1000亩,种植羊肚菌800亩、荞麦2000余亩、优质黄豆750亩,充分发掘舟曲作为甘南藏区却又不同于甘南藏区的独特产业优势,实现了品牌效应和群众增收双赢。

精彩推荐

  • 庆阳市西峰区全域旅游释放生态富民红利 庆阳市西峰区全域旅游释放生态富民红利
  • 呦呦鹿鸣景色新——走进肃南祁连山生态牧业 呦呦鹿鸣景色新——走进肃南祁连山生态牧业
  • 兰州至敦煌Y667/8次列车开启舌尖上“丝路之旅”(图) 兰州至敦煌Y667/8次列车开启舌尖上“丝路之旅”(图)
  • 图解:做好宣传思想工作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最新要求 图解:做好宣传思想工作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最新要求
  • 呦呦鹿鸣景色新——走进肃南祁连山生态牧业 呦呦鹿鸣景色新——走进肃南祁连山生态牧业
  • 图解:做好宣传思想工作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最新要求 图解:做好宣传思想工作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最新要求
  • 兰州至敦煌Y667/8次列车开启舌尖上“丝路之旅”(图) 兰州至敦煌Y667/8次列车开启舌尖上“丝路之旅”(图)
  • 兰州市民反映:近水广场附近多辆共享单车身陷淤泥 呼吁“解救” 兰州市民反映:近水广场附近多辆共享单车身陷淤泥 呼吁“解救”

关注我们

中国甘肃网微博
中国甘肃网微信
甘肃头条下载
甘肃手机台下载
微博甘肃

新闻排行

1   迎接甘肃省第十四届运动会 临夏准备好
2   甘肃省十三届人大常委会召开第十三次主
3   【史敦宇敦煌壁画复原精品展】晚唐藻井
4   【史敦宇敦煌壁画复原精品展】晚唐舞乐
5   【史敦宇敦煌壁画复原精品展】初唐舞乐
6   【史敦宇敦煌壁画复原精品展】晚唐舞乐
7   李荣灿在调研北环路滑坡情况时强调:争
8   【史敦宇敦煌壁画复原精品展】北魏药叉
9   【史敦宇敦煌壁画复原精品展】中唐舞乐
10   【史敦宇敦煌壁画复原精品展】晚唐舞伎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