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定文化自信,凝聚发展正能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百场万人”宣讲活动在张掖市举行(图)
中国甘肃网12月7日讯 2017年12月6日上午,甘肃社会主义学院(甘肃省中华文化学院)“坚定文化自信,凝聚发展正能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百场万人”宣讲活动在张掖市举行专题报告会。邀请中央社会主义学院研究员、甘肃社会主义学院特聘专家桂汉良教授做了《新时代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新征程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专题报告。张掖市副市长赵学忠主持会议,全市统战系统各单位干部职工、市委党校干部职工、部分市直相关部门负责同志、新的社会阶层代表人士共200余人聆听了报告。
桂汉良教授从《华严经》“不忘初心,方得始终”的深刻文化内涵深情讲起,紧紧围绕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的主线,结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从六个方面旁征博引,润物无声,充分阐明了中华文化博大精深,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是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精神支柱,文化自信是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基础的鲜明观点。

张掖市宣讲会场

甘州区宣讲会场
“魂飞万里,盼归来,此水此山此地。百姓谁不爱好官?……为官一任,造福一方,遂了平生意。绿我涓滴,会它千顷澄碧。”最后,与大家一起重温了总书记《念奴娇·追思焦裕禄》一词,进一步领会明确了总书记的初心,也为各级干部立足岗位,践行核心价值观指明了努力的方向。
问答互动环节,张掖市委党校强成江教授问到关于如何讲清楚传统文化核心的问题时,桂教授说,要把三个问题讲清楚。一是要把“上善若水”关于善的问题讲清楚;二是要将中华民族最具世界特质精神内涵关于合和文化讲清楚;三是要将“知行合一”的行动原则讲清楚。民盟河西学院委员会委员张富民副教授提了两个问题。一是中华文化有没有负的一面。二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最重要的是哪几个方面。桂教授认为,中华文化正面居多,负面也不少,要择其善者而从之,弃其糟粕而留其精华。核心价值观的最核心的首先是爱国,爱国是每个人最朴素、最根本的对这个国家、民族的感情;其次是友善,善去善回、福往福来,这是被古往今来无数个事例所证明的真理,他还用网上流传的100亩荔枝园的故事,对这一观点予以印证。

互动提问交流

互动提问交流
最后,赵学忠副市长就如何学习理解转化好报告成果,更好地指导推动实践工作,提出了三个方面的意见。本次讲座视频还将在市委党校网上平台播出,近10000名网站会员可以通过网络收听收看。

宣讲会场
12月6日下午,受甘州区委宣传部诚挚邀请,桂教授继续在张掖市甘州区再次进行了同一专题的宣讲,来自区上宣传、文化、统战和教育系统干部及各乡镇街道分管文化的负责同志近300余人聆听了报告。
据悉,“坚定文化自信,凝聚发展正能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百场万人”宣讲活动是由甘肃社会主义学院(甘肃省中华文化学院)组织发起,旨在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决策部署,充分发挥学院在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识教育和中华文化的认同教育方面的优势和作用,打造“大统战、大文化”工作格局,为统一战线汇聚和打造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强大精神和中国力量。活动计划用3年时间,在全省14个市(州)、86个县(区)开展。自4月启动以来,受到普遍欢迎和好评。
相关新闻
- 2017-12-07张掖市高台县发展订单农业35万多亩
- 2017-12-07张掖市高台黑河湿地迎来大批越冬候鸟
- 2017-12-07【作风建设曝光台】张掖市通报6起侵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
- 2017-12-05张掖市戈壁农业发展规划出炉 到2022年建设12.7万亩戈壁设施农业
精彩推荐
关注我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