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院2017年新增院士61名 多位“大国重器”设计师当选
11月28日,新当选中科院院士在中科院学术会堂参观院史展览。新华社照片
中国甘肃网11月29日讯 据兰州晚报报道 两年一度的院士增选结果揭晓了,中国科学院28日公布2017年院士增选结果,61位科学家荣登新院士榜。经过增选,中科院现有院士800名。新当选院士中,数学物理学部11人,化学部9人,生命科学和医学学部13人,地学部10人,信息技术科学部6人,技术科学部12人。
从年龄结构看,新当选院士平均年龄54.1岁,60岁(含)以下的占91.8%。其中,中科院生物物理研究所的徐涛年龄最小,为46岁;昆明理工大学的季维智、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的杨经绥年龄最大,同为67岁。
从性别比例看,新当选院士中有3名女性,分别是清华大学的王小云、上海交通大学的黄荷凤和中国农业科学院哈尔滨兽医研究所的陈化兰。
据了解,在2017年增选工作中,中科院学部主席团进一步加强了对新兴和交叉学科、国防和国家安全领域的支持。歼-20总设计师杨伟、“嫦娥五号”总设计师杨孟飞等人这次新当选为中科院院士,院士队伍的学科结构进一步优化。
来自8个国家的16位新当选中科院外籍院士名单同时公布,其中有两位诺贝尔奖得主,分别是安德烈·海姆和詹姆斯·弗雷泽·司徒塔特。波兰、荷兰、乌兹别克斯坦3国首次有科学家当选中科院外籍院士。
-相关链接1
甘肃籍女科学家陈化兰荣升“新科”院士
11月28日,中国科学院公布了2017年中国科学院院士增选名单,甘肃白银籍女科学家、甘肃农业大学杰出校友陈化兰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截至目前,甘肃农业大学已培养出4名院士。
陈化兰1987年至1994年在甘肃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攻读本科和硕士学位。从事禽流感病毒研究,是我国最早的禽流感病毒基因工程疫苗分子诊断及分子流行病学研究者之一。48岁的陈化兰现任中国农科院哈尔滨兽医研究所动物流感基础与防控研究创新团队首席科学家,国家禽流感参考实验室主任,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禽流感参考实验室主任,联合国粮农组织(FAO)动物流感参考中心主任、OIE生物标准委员会副主席;“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973”项目首席科学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科学群体”项目学术带头人。
1994年以来,陈化兰一直致力于禽流感病毒基础研究和疫苗研发,取得了一系列重要发现。因在禽流感科学研究和防控方面的贡献,陈化兰被《自然(Nature)》杂志评为2013年“全球10大科学人物”,并获2016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杰出女科学家成就奖”。由陈化兰领衔的科研团队先后研制了多种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禽流感疫苗,在2016年底统计数据中,国内外累计生产应用超过2000亿羽份,使进入我国家禽的多个重要分支的H5N1病毒得到有效控制和根除。
兰州大学校友岳建民、种康当选中科院院士
在11月28日中国科学院公布的2017年中国科学院院士增选名单中,兰州大学也有两位杰出校友——岳建民、种康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
岳建民,现任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研究员、博导、课题组长。1984年毕业于兰州大学化学系,并于1984-1990年在兰州大学化学系相继获硕士及博士学位。1998年至今在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任职,主要从事具有重要生物活性天然先导结构的发现与研究,包括新颖结构天然化合物的提取分离、结构鉴定,具有重要生物活性的化合物的结构优化和构效关系研究,以及新药的研究与开发工作。他的研究为解决一些名贵中草药的重大化学和生物活性问题提供了理论基础。
种康,现任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副所长,中国科学院光合作用与环境分子生理学重点实验室主任,研究员、博导,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中科院“百人计划”入选者,“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种康于1988年在兰州大学获得硕士学位。1993年6月至1997年8月在兰州大学、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做博士后。担任多个国际期刊编委,主持承担多项国家重大项目,如“水稻光温胁迫的功能基因组学”、“特殊植物耐低温基因克隆与应用研究”等973和863项目多项,迄今在国际主流学术期刊发表研究论文60余篇。
记者了解到,自1977年恢复高考后,兰州大学共培养出“两院”院士校友12人,列全国高校第6位。前5位分别为浙江大学(23人)、清华大学(19人)、北京大学(18人)、吉林大学(17人)和南京大学(14人)。
-相关链接2
新增院士五大看点
看点一:院士更加年轻了
从年龄结构看,2017年新当选的中科院院士平均年龄54.1岁,60岁(含)以下的占91.8%。根据改进完善院士制度的要求,院士群体中青年人才比例逐步提高,院士年轻化成为趋势。据了解,近年来新当选的院士平均年龄稳定在55岁左右,综合来看是科学家比较成熟的黄金年龄。
看点二:“大国重器”设计师当选
歼-20总设计师杨伟、“嫦娥五号”总设计师杨孟飞等人新当选为中科院院士。据了解,在2017年增选工作中,中科院学部主席团进一步加强了对新兴和交叉学科、国防和国家安全领域的支持,推动院士队伍的学科结构进一步优化。杨伟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我当选中科院院士,相当于我们团队加入到一个更大的团队里,相信未来技术和科学能够结合得更好”。
看点三:强调珍惜院士荣誉
“高兴五分钟就可以了。”多位新当选院士表示,将以当选院士作为学术生涯的新起点,认真履行院士义务,珍惜院士荣誉,恪守科学道德,提携后辈人才,积极参加学部活动。这次院士增选工作是改进完善院士制度后进行的第二次增选,科技界和全社会广泛关注。“公务员和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党政机关处级以上领导干部原则上不作为院士候选人”,这一要求在2017年院士增选中得到了贯彻。
看点四:香港贡献了两位院士
这两位院士分别是香港中文大学研究有机化学的谢作伟教授和香港理工大学研究结构工程的滕锦光教授。不过,这两位学者均出生于浙江,并在内地完成了本科教育。
看点五:外籍增选关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
波兰、荷兰、乌兹别克斯坦3国今年首次有科学家当选中科院外籍院士。据了解,中科院今年重点关注了“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候选人,中科院外籍院士的国别分布更趋合理。2017年共产生中科院外籍院士16人。其中,安德烈·海姆和詹姆斯·弗雷泽·司徒塔特为诺贝尔奖获得者。据新华社电
相关新闻
- 2017-11-29甘肃籍女科学家陈化兰当选2017年中国科学院院士
- 2017-11-29中科院重点科技项目在兰州新区开建 李荣灿张世珍出席奠基仪式
- 2017-11-29陈化兰 甘农大走出的中科院院士
- 2017-11-22用科技成果支持国家建设 中科院西北研究院为生态安全及区域发展做出突出贡献(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