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碱地上发展起来的循环农业——白银靖远县开展盐碱地综合治理工作综述
原标题:盐碱地上发展起来的循环农业——靖远县开展盐碱地综合治理工作综述
近年来,为有效破解土壤盐渍化难题,靖远县研究提出并探索实践了“疏通沟渠、洗盐排碱,化学改良、培肥土壤,挖池抬田、渔农并举”的盐碱化治理路子,有效减轻了耕地盐渍化程度,全县盐碱地改良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效。截至目前,已累计投入5380万元,治理盐碱地5.38万亩,土壤脱盐率达到25%左右,新增粮食生产能力1.72万吨。
修筑沟渠洗盐排碱
根据多年探索的“盐随水来、盐随水去”的水盐运动规律,该县把引黄灌溉、洗盐排碱作为改良盐碱地的重要举措,投资3108.5万元组织实施了东湾镇三合村、大坝村、北湾镇中堡村等基本农田盐碱地治理项目。对局部地势低洼、排水不畅和容易引起土壤积水的盐碱耕地,实施田间排灌工程,提高农田排盐、抗旱能力。在引黄灌溉覆盖区域,新修U型灌溉渠道,提倡引黄灌溉,减轻土壤次生盐渍化危害。同时,大力实施农田防护工程,三年来共新修排碱渠道22.46千米,治理盐渍化土地1.28万亩。
创新技术改良土壤
该县研究和示范推广盐碱地治理先进技术,通过秸秆还田、增施商品有机肥、土壤调理剂、磷石膏等技术,有效防治土地盐渍化,取得了明显的技术效果。在刘川、东湾、三滩、北湾、北滩等5个乡镇集中推广盐碱地改良项目3万亩,建立万亩测土施肥中心示范区2个,建立示范村5个,累计推广应用秸秆还田、测土配方施肥、土壤调理剂和商品有机肥面积4.5万亩。示范区玉米亩增产70.5公斤,水稻亩增产80公斤,蔬菜亩增产215公斤。
选优品种起垄种植
该县大力推进起垄覆膜种植,切实提高土壤保水保肥、供水供肥能力。在东湾镇土地盐碱治理恢复的基础上,发展日光温室产业,以大坝村为中心,辐射周边三合、瓜园、杨柳3个村,累计建成日光温室8000余座,全部配套安装自动卷帘机、水肥一体化系统等蔬菜生产新装备。示范推广无公害蔬菜生产新技术50多项,瓜果蔬菜新品种240余个,获得国家“A”级绿色食品认证4项,靖远已发展成为全省面积最大的设施蔬菜生产基地。在东升、五合、石门、若笠等乡镇,大力推广种植枸杞、大枣、文冠果等抗旱耐盐碱作物,全县枸杞、文冠果、大枣等特色林果面积达42.4万亩,已发展成为全省最大的枸杞、文冠果种植基地。
挖塘兴渔水旱轮作
该县因地制宜、因碱施策,针对部分乡镇地处沿河,地势低洼的问题,探索出了挖池抬田、以渔改碱的“上农下渔”盐碱地综合开发利用新路子。自2006年以来,在北湾、三滩等沿黄盐碱地先行先试,挖池筑台、深沟排碱,实现了台田可种植、池塘可养殖的双重效果。目前,已引进筛选茭白品种20多个,在2000多亩的盐渍化滩涂湿地种植成功,亩产茭白2000公斤以上,与同等地力条件的稻田相比产值高出10倍以上。在500亩重度低洼盐碱地,推广实施茭白与番鸭、鱼虾生态种养一体化模式。同时,根据土壤水位和盐分的上升下降,创新采取水旱轮作即茭白—水稻、茭白—玉米、茭白—中药材、茭白—蔬菜等多种轮作模式,有效改良了土质结构和性状,提高了土地产出效益,增加了农民收入,形成了区域范围内高效、生态、循环的农业体系。
相关新闻
- 2017-08-17让文明扎根这座城——白银靖远县携手共建文明城小记
- 2017-08-15坚持龙头带动 强化产业支撑 ——白银靖远县平堡镇农村工作发展侧记
- 2017-08-12白银靖远县哈思山自然保护区内野生岩羊正在觅食
- 2017-08-03白银靖远县农产品标准化生产推进品牌化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