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周克全:甘肃省县域经济发展的突破口和着力点
原标题:我省县域经济发展的突破口和着力点
周克全
县域经济层次低是我省经济发展的一大短板。制约县域经济发展的因素较多,但有效人口密度(本文是指在适宜人类生存与生产区域内的单位面积上的人口数量)低下是最直接的因素。《中国城市建设统计年鉴2015》相关数据显示,2015年,城市与城区区域内的人口密度,全国为570人/平方公里,甘肃为188人/平方公里,低于全国382人。
有效人口密度低下对县域经济发展的制约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大幅增加县域经济发展成本,如公路、自来水、动力电、网络等“村村通”工程成本畸高;二是制约小城镇建设,人口密度不足,使生产密度和消费密度难以提高,生产、贸易和物流的规模经济难以形成,进而抑制城镇发展;三是不利于土地资源的集约化利用,使小城镇建设难以实现从外延式粗放扩展向内涵式集约发展转变。
我省县域经济发展须以提高县域有效人口密度为突破口。首先,易地扶贫搬迁不仅是精准扶贫的有力抓手,也是提高县域有效人口密度的着力点。这需要地方政府在精准扶贫、城镇化建设和农村耕地流转等方面进行政策创新,有效整合各类涉农与新城镇建设等方面资金,将所有不宜居住环境的居民整体搬迁至县城、中心城镇(村镇)、公路沿线等区域,落实我省《关于加快推进“十三五”时期易地扶贫搬迁工作的意见》中提出的行政村内就近集中安置、建设移民新村集中安置、依托小城镇或产业园区和国有农(林)场以及乡村旅游区等集中安置等措施,促使精准扶贫、新兴城镇化建设与现代特色农业相结合。
其次,与兰州新区建设相结合。兰州新区规划面积1744平方公里,2015年末人口密度仅为81人/平方公里,与规划中的人口规模相距甚远。宜将兰州新区及其周边区域作为全省易地扶贫搬迁的重要承接地,既能提高兰州新区的“人气”,也能实现县域有效人口集中。
第三,发展现代设施农业与特色农业。现代科技已使农业生产摆脱土地等传统生产要素和自然禀赋的约束,利用有机土和营养液等发展现代农业已成现实,甘肃在发展现代设施农业与特色农业方面有地域空间大、生态和气候独特等诸多比较优势,符合国际绿色生产与消费需求,甘肃在业已形成的“高原夏菜”品牌优势基础上,培育和发展“戈壁瓜果”和“沙漠蔬菜”有广阔前景。这不仅能够带动农产品加工、出口和旅游业发展,而且能够通过整建制移民带动有效人口集中,推动县域经济发展。
第四,招才引智促进小微企业发展。无工不富,无商不活。工与商在甘肃县域中极其弱小,培育与发展小微企业是甘肃县域发展二、三产业的必然选择。人才作为最活跃的生产要素,通过培育亲商营商环境等吸引外部人才、激发内生活力、发展能人经济,是县域经济发展的捷径。
第五,发展电子商务。电商作为互联网时代的一种新业态,对于县域经济意义重大。目前,在一些地方,不少由政府巨额投资建成的农村电商网店,因多种原因仍未运营。发展县域电商应因地制宜,避免行政命令、“一刀切”式地层层下达刚性指标,宜重点突破,忌遍地开花。
(作者系甘肃行政学院教授)
相关新闻
- 2017-08-21【理论】袁占亭:发挥高端智库作用 服务县域经济发展
- 2017-08-21庆阳市西峰蓄积县域经济发展新“动能”
- 2017-08-16【治国理政新实践·甘肃篇】打造发展新高地——庆阳市镇原县域经济发展势头强劲
- 2017-08-14风景这边独好——甘南州县域经济发展暨城乡环境综合整治现场观摩侧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