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在脚下,梦就不远——天水市清水县加快农村公路建设促进脱贫致富纪实
原标题:路在脚下,梦就不远——清水县加快农村公路建设促进脱贫致富纪实
记者 白德斌 通讯员 雷金锋
小的时候,田荣川就有一个梦想——“长大了要给村里修一条路。”
“那时候,村里不要说车走的路,有些地方连人走的路都没有。”田荣川说。他出生在清水县陇东乡田湾村,大半生都在村里种地为生。
没有路,山隔绝了田湾村与外界的联系。村里最好的核桃,也只能是人背到城里去卖,挣不了几个钱。外面的人也不知道,还有田湾这样一个地方,出产营养价值很高的核桃。
对于田荣川来说,路,就是致富的希望,就是小康的梦想。
2015年,田荣川和全村的人盼来了一个好消息,公路要修到村口,一时间,大家欢呼雀跃。
经过一年多的建设,村民们积极投工投劳,一条坚固、平整的水泥路以每天都看得见的速度向村口延伸。
“有了这条路,车进来很方便,商贩直接到地头来收核桃,不愁卖还价格高。”田荣川说起村口那条崭新的农村公路时,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田荣川家也因此摘掉了贫困户的帽子。清水县是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农业人口多、贫困面大、山大沟深,出行不便,交通“瓶颈”制约突出是基本县情。
要想富,先修路。清水县始终把交通道路建设作为加快发展、决战贫困、决胜小康的首要任务,举全县之力开展交通扶贫大会战,全面建成了通乡通村沥青(水泥)路、自然村砂砾路、产业路和旅游路等一大批交通大动脉。
自2015年以来,清水县累计筹资6200万元,依托项目建设资金和市级融资,建成各类农村公路695公里;围绕精准扶贫,筹资1295万元建成桥梁5座;县财政按照每公里10万元的标准,建成自然村砂砾路323.5公里;围绕实施交通扶贫“六小”民生工程,建成乡间小路118条、村野小桥涵47座。
交通工程质量关系到百姓的出行安全。“在工程实施过程中,我们严格执行‘七公开’制度,定目标、定任务、定人员、定责任、定标准、定时限,严把工程设计、原材料检测检验、机械设备进场、分层验收、施工管理、试验检测‘六道关口’,抓好每一个细节,盯住每一个环节,确保了农村公路建设的高标准、高质量、高效率。”县交通局负责人介绍。
目前,全县建制村和贫困自然村实现了沥青(水泥)路全覆盖,产业路覆盖率达到了85%;外通内联、通村畅乡、班车到村、安全便捷的交通运输网已经形成。全县农村公路抽检率和交工验收合格率均达100%。
修好通村路,班车开进村,农村客运的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城市和乡镇的距离正在不断拉近。山门镇旺兴村党支部书记郭子孝说:“旺兴村山大沟深,原来是晴天一身土,雨天两脚泥,出行很不便。现在水泥路通到了家门口、班车开进了村,一伸脚就能进城,大家过日子、奔小康的心劲越来越大了。”
路修好了,还要管护好。农村道路里程长,路况复杂,资金有限,养护具有一定的难度。为此,清水县采取了多种举措,保障道路养护,“网格管理”养护模式应运而生。
清水县在全省率先建成了集乡镇汽车站、公路养护管理基地、救灾物资储备中心、路政执法基地和邮政物流站点“五位一体”的乡镇区域性交通综合服务中心。建立政府负责、部门执法、群众参与、综合治理的路政管理体系,健全农村公路管养考核奖惩机制,县乡村组层层签订目标管理责任书,靠实管养责任。同时,成立县农村公路养护站、18乡镇农村公路管理所,组建了260支村级管养小组,建立了路产路权保护队伍,全面推行县级路政员执法监督、乡镇路政管理员指导落实、村级路政协管员包村监管、公益性岗位养护人员常态巡查的路政“四级分工负责制”,及时排查处置安全隐患,依法治理路域环境、查处公路违法案件,保障公路安全畅通。
自2015年以来,累计处置农村公路安全隐患路段723公里,超限超载率控制在4%以内,公路完好率达98.6%。
“我每天要养护5公里路,每月至少上路20天以上,包括清边沟、扫路面、整修路肩、清除杂草杂物等,冬天还要扫雪、铲冰,这样心里才能更踏实些。”山门镇大集村农村公路养护工王过虎说。
一条路,可带动一片产业的发展。近年来,清水县把农村公路作为“带产业、连基地、接市场、促增收”的基础工程来抓,一条条通村路,带动全县55.6万亩干鲜果和畜牧、蔬菜、中药材等特色优势产业快速发展,农民群众的收入逐年增加。
同时,清水县还着力建设生态交通,栽植行道树1600多公里,建成景观节点133处,实现县域公路绿化全覆盖,全面打造了“一路一景”“一村一品”的公路绿化和美丽乡村示范带。
相关新闻
- 2017-07-25第十六届环湖赛于7月27日途径轩辕故里天水清水县(图)
- 2017-07-25天水清水县土门乡撤乡改镇揭牌仪式举行(图)
- 2017-07-25天水清水县信访局荣获全国信访系统先进集体
- 2017-07-21天津市河北区教育局在天水清水县开展教育帮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