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风劲吹芳草绿 —甘肃省发展草产业工作综述
原标题:春风劲吹芳草绿—甘肃省发展草产业工作综述
甘肃是全国六大牧区之一,有天然草原2.67亿亩,占全省国土面积的39.4%,草原是省内面积最大的土地类型。天然草原主要分布在甘南高原、祁连山—阿尔金山山地及省境北部的沙漠沿线一带,不仅是全省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和甘肃传统的畜牧业生产基地,也是长江、黄河和许多内陆河的发源地,是涵养水源、保持水土和防风固沙的重要生态屏障。正因草业资源、区位、科技、基础等诸多优势,奠定了我国草产业的摇篮和中心,成为我国草产业发展的缩影和风向标,全国名副其实的草业大省。
近年来,甘肃省委、省政府重视草产业发展,充分发挥适宜于发展草产业的自然、资源、区位和技术优势,通过草原补奖、退牧还草、高产优质苜蓿项目的带动,不断加大对发展草产业的政策支持。出台了《关于加快全省草产业发展的意见》,提出了要将甘肃省建成草业大省和草业强省的目标任务。省农牧厅制定发布了《甘肃省草产业发展规划》《甘肃省草品种培育和良种繁育规划》《甘肃省草原生态保护建设规划》,引导草产业持续发展,并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增加农牧民收入,草产业逐步实现由数量增长型向质量效益型,由生产需求型向产业经营型转变,为改善生态环境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截至2016年底,全省人工种草保留面积达到2470万亩,位居全国第二,其中苜蓿达到1035万亩,占全省人工种草的41.9%,占全国的三分之一,位居全国第一;河西走廊的金昌、张掖、酒泉,中东部地区的定西、庆阳等地形成了较为明显的牧草优势产业区和产业带,以苜蓿、燕麦为主的商品草种植面积达到329万亩,已成为全国产量最大、最集中的商品苜蓿和燕麦产区。
据甘肃省草原技术推广总站韩天虎站长介绍,2013年以来,甘肃省不断适应新常态,抓住国家生态文明建设、农业结构调整的战略机遇,及时调整完善草业发展思路和对策,依托草原补奖政策和退牧还草、高产苜蓿、草牧业、粮改饲等工程项目的实施,有力促进了全省草原生态保护建设和草产业发展,成为全国草原工作出经验、出典型的省份。主要表现在草原生态监测能力和水平进一步提高,草业生产技术和质量监测体系初步建立,秸秆饲料化利用对草食畜牧业支撑能力进一步提升,草原资源普查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果,草原技术推广体系和队伍建设综合实力进一步增强等五个方面。
与此同时,甘肃省建立了覆盖全省草原的地面监测网络,确立了“地面、遥感、气象”三位一体草原监测方法,使草原生态、生产力、工程效益、草畜平衡等专项监测工作常态化,为政府决策、以法治草、草原畜牧业生产以及草原有害生物防控提供技术支撑和信息服务。形成了覆盖全省的主推技术和主推品种,紫花苜蓿、燕麦等优质牧草规模化面积不断扩大,良种率达到75%。建立了以国家区域试验站为核心,省级区域试验站为补充的草品种区试网络,在全国率先实现区域试验规范化运行,为牧草育种、品种引进和示范推广搭建平台,以优质高产苜蓿项目为依托,产学研相组合,初步构建了草业生产技术体系。组织推广“全膜覆土、精量穴播”、根瘤菌拌种、病虫害防治、适时收割等技术,有效提高了草业发展的技术水平。启动了人工草地监测和草产品质量监测,在全省各重点区域建立了人工草地固定监测点,为构建该省草产业质量标准体系奠定了基础。
在秸秆利用方面,甘肃省抓点和示范创建,组织开展玉米秸秆转化技术集成与示范推广,在安定区、陇西县、临夏县、临泽县建立甜高粱和饲用玉米种植及饲草加工配送示范区。指导永登、临夏、临泽、安定、凉州5县(区)开展秸秆饲料化示范创建行动,开展饲料作物新品种引进、秸秆收获、发酵菌剂应用、裹包青贮、全混合日粮技术集成与示范推广。同时,经过三年的努力,查清了全省草原分布现状与面积,绘制了草原资源分布图,完成了草原类界线初步划分,建立了甘肃省草原资源基础信息数据库,实现了海量数据规范化管理。特别是随着新修订的《农业技术推广法》的颁布实施,草原技术推广体系机构编制、职能核定、经费保障、能力建设等各项措施逐步落实。各级草原技术推广机构也积极创新自身管理和建设,通过加强技术培训、科研项目带动,不断提高人员素质,在落实草原奖补政策、推进草原保护、草原监测、草原普查、牧草产业、秸秆饲料化利用方面发挥了主渠道、主力军作用。
为破解当前草业发展中社会化组织服务能力及产学研对接等关键问题,加快提升甘肃草业核心竞争力,推进品牌建设和标准化体系建设,由甘肃省草原技术推广总站牵头成立了甘肃省草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和甘肃省草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通过整合全省草业科教资源、草业基础优势资源、企业资源、市场优势和政策优势,开展甘肃草业生产标准示范区建设,推动甘肃草业智库建设。同时,集中精力打造甘肃省草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草产业协会、甘肃省草业标准技术委员会和继续完善全省草品种区域试验站和人工草地固定监测站体系建设“四个平台”,努力提升草业发展水平。为此,在政府引导下,由龙头企业组团成立的甘肃省草产业协会快速上线。2016年9月26日,举办了甘肃省草产业协会第一届代表大会暨联盟(筹)和协会成立大会及草产业高层论坛。“一会一联盟”的面世,标志着我省草业界集政府引导产业发展,致力于产业技术交流、技术攻关、技术集成、技术转化,打造行业标准、行业自律、品牌建设,共享资源、联合生产、合作经营、组团发展的新平台正式诞生。
当前草产业正处于难得的黄金发展期。甘肃省所处的区位、地理状况、干旱少雨的生产条件、农村经济发展水平和农民收入水平,决定了草产业将是今后甘肃省农业结构调整的重点,甘肃将加大结构调整力度,用产业化的思维和循环经济的理念谋划草产业,用“粮改饲”等一系列政策促进草产业全产业链的发展,力争经过10年的努力,再建一个千万亩的草产业生产基地,使全省人工种草达到3000万亩,牧草良种化率达到80%以上,秸秆饲料化率提高到65%以上,把甘肃省建成全国重要的优质苜蓿生产基地、牧草种子生产基地和防灾减灾饲草料储备基地,建成草业大省和畜牧强省,为保障生态安全、改善民生、确保草畜安全、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发展发挥积极作用。
相关新闻
- 2017-01-20陇周刊(2017年 第3期)
- 2017-01-26陇周刊(2017年 第4期)
- 2017-02-10 陇周刊(2017年 第5期)
- 2017-02-17 陇周刊(2017年 第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