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甘肃网 >> 甘肃新闻 >> 要闻

宝兰客专带来高铁“红利”兰州吹响全域旅游号角(图)

17-07-03 14:53 来源:中国甘肃网-兰州日报 编辑:张文良

  原标题:宝兰客专带来高铁“红利”兰州吹响全域旅游号角

  5月19日9时整,D8902次动车组列车从兰州西客站开出,在宝兰客专兰州西至东岔间进行运行试验。

  兰州西客站已为宝兰客专的开通做好准备。□资料照片

  历时5年建设,宝兰客专犹如一股强劲的脉搏,在陇原大地上擂响了蓬勃的发展律动。宝兰高铁的开通运营,打通了中国高铁横贯东西的“最后一公里”,拉近了陕甘两省以及沿线城市之间的距离。站在新的起点,作为丝绸之路区域性节点城市的兰州,正迎来了一次腾飞的契机。面对高铁“红利”,早有准备的金城兰州吹响了全域旅游的号角,以黄河、丝路、文化、创意、生态为元素的旅游元素,构建了古城兰州一幅“积水连山胜画中”的壮美画卷。

  优势叠加兰州发展正当时

  随着国家“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曾以重工业崛起的兰州正迎来一次转型升级、后发赶超的发展“红利”。特别是在《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国家《“十三五”规划纲要》、《西部大开发“十三五”规划》中,都赋予兰州重要的战略地位,强调把兰州打造为西部地区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前所未有的政策优势,犹如一剂强心针,为兰州的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那么,数百万兰州市民如何乘势而为呢?

  兰州市新一届党委政府在正视差距的同时,将兰州的区位优势进行了全方位的整合。在市第十三次党代会上,交通枢纽、物流中心、节点城市、前沿城市等一个个新名词再次对兰州的区位优势予以科学剖析。与此同时,兰州新区、高新区、经济区3个国家级开发区,加上综合保税区、兰白科技创新改革试验区、铁路口岸等功能性平台,为兰州的发展安装上了涡轮增压,强劲的发展后劲显而易见。

  市第十三次党代会明确提出,兰州将扭住小康社会全面建成、经济发展全面转型、城市形象全面提升三大任务,加快建设经济繁荣、功能齐全、环境优美、文明和谐、富有活力、辐射带动力强的现代化中心城市。

  这并不是一句空话,而是实打实的掷地有声。一组数据对此进行了有力的诠释。

  为打造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节点城市,兰州在向西开放寻求突破。新区综合保税区自2015年12月封关运营以来,已累计引进注册企业224家,今年一季度完成进出口总额10.84亿元,增长103.2%,占全省外贸进出口总额的14.8%,释放出强劲的开放活力和发展潜力。不仅如此,兰州国际陆港已初步建成铁路集装箱货运中心、保税物流中心(B型)和陆港物流信息中心等功能设施,在向西开放中发挥出了“陆港”的综合效应。作为国家批准建设的全国第九个内陆港铁路口岸,兰州铁路口岸已开通至中亚、欧洲和南亚的国际货运班列,南亚班列被交通部列为全国首批多式联运示范工程。

  与此同时,依托兰州新区、高新区和经济区3个国家级开发区,兰州正成为产业集聚发展的新高地。在兰州新区,累计引进产业项目338个,总投资4220亿元,增速领跑所有的国家级新区,展现出蓬勃的发展活力和强劲的发展势头。高新区也成为高新技术产业“洼地”,目前高新技术企业达到140户,占全省的三分之一。经济区则在“特”上做文章,着力培育壮大生物医药、总部经济、物流集散、循环经济等主导产业,重点打造的“西部药谷”已经成为承接产业转移的特色产业洼地。

  近年来,兰州依托黄河文化和丝路文化两大资源,在旅游产业寻求突破,加快推动文化旅游产业发展。2016年,全市接待国内外游客5341.97万人次,增长29.62%,实现旅游总收入448.12亿元,增长33.94%;实现文化产业增加值70.56亿元,增长15.84%。

  全域旅游兰州站在新起点

  7月2日,“‘一带一路’新经济新动能”陕甘市长对话高峰论坛在兰州举行。这次论坛,不仅仅是宝兰客专开通的提前预热,更是高铁沿线城市对“高铁经济”的一次思考与谋划。

  事实上,中国第一条真正意义上的高速铁路——京津城际铁路运行一年后,让高铁早就突破了一个交通概念,高铁经济已成为炙手可热的新名词。宝兰客专的开通,无疑也将会拉动沿线经济和城市群的区域联系,带动相互间的经济发展。而文化旅游产业,必将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一个新的突破口和增长点。

  在“‘一带一路’新经济新动能”陕甘市长对话高峰论坛上,兰州市提出了全域旅游的新概念,确定了“1234”总体发展思路,整区域规划,全产业推动,加快构建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新格局。

  “1”,就是紧扣一个发展目标。按照“全景式打造、全季节体验、全产业发展、全社会参与、全方位服务、全区域管理”的理念,加快旅游产业转型升级,将兰州打造成“中国黄河文化旅游之都、丝绸之路文化产业名城”和丝绸之路经济带重要的旅游目的地。按照这个规划,到2020年,兰州市接待游客将达到9000万人次,力争突破1亿人次,旅游综合收入达到900亿元,力争突破1000亿元,旅游业增加值占全市生产总值的比重超过5%,成为重要的支柱性产业。

  “2”,就是构建市域“一心、一极”两大文化旅游板块。“一心”,即提升发展主城区文化旅游核心区。凸显“全域旅游、全景兰州、景城一体”的概念,以黄河风情线和兴隆山两个大景区建设为重点,将规划范围内的所有景点以及文物、水利、林业、土地等资源全部整合纳入大景区,实行统一规划、统一开发、统一经营,着力打造“全景兰州”。“一极”,即培育壮大兰州新区文化旅游产业新兴增长极。以西部恐龙园、长城旅游文创园、国际嘉年华主题乐园等景区景点为依托,培植高端化、综合化、开放化的文化旅游产业发展高地。

  “3”,就是着力挖掘和放大三大旅游潜能。一是打好“黄河牌”。立足“两山一河”、“一河两岸”的自然风貌特点,重点实施黄河拦水堤坝、跨河桥梁装饰、黄河夜游整体景观亮化提升等工程,做精、做细、做美“一河两岸”文章,再现兰州“积水连山胜画中”的壮美风景。二是打好“文化牌”。突出丝路文化这一主题,积极推进“文化旅游西进工程”,组织《大梦敦煌》、《丝路花雨》等优秀精品剧目赴国外演出,合作实施一批文化旅游项目,向西打造“丝绸之路精品游”线路,以旅游为纽带增进人民友谊,以合作为契机实现共赢发展。三是打好“生态牌”。将生态建设与文化旅游结合起来,积极构建“市内半小时、市外1小时”生态旅游圈,加快国家级生态公园、特色古镇、生态小镇、丹霞地貌等生态景区建设,大力发展富有西部风情特色的生态旅游。

  “4”,就是促进“旅游+”在四大领域融合互动发展。一是促进旅游与文化深度融合。以内涵式开发深入挖掘和利用兰州丰富的文化资源,把文化基因融入景区景点建设之中,深度开发黄河风情游、丝路文化游、金城揽胜游、生态体验游、休闲度假游、古镇民俗游、特色节会游等旅游品牌,以文化提升旅游品质、提高旅游层次,以旅游带动文化消费、促进文化繁荣。二是促进旅游与体育深度融合。借助兰州国际马拉松赛的品牌影响力,加快实施一批体育设施和体育产业项目,积极开发和打造冰雪、自行车、登山攀岩等特色体育品牌,吸引游客和市民广泛参与,实现体育与旅游的互动发展。三是促进旅游与创意深度融合。发挥省会城市科技、人才聚集的比较优势,结合“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把创意作为促进文化旅游的重要手段,重点打造国家级兰州创意文化产业园,在文化旅游中融入更多的创意元素,融合催生新的旅游业态和产品,以创意引领和推动文化旅游业发展。四是促进旅游与环境深度融合。以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为抓手,开展了交通拥堵、城乡环境、背街小巷“三大整治”攻坚战,新建一批绿化设施和城市绿色廊道,提升通往主要景区、乡村旅游点、旅游特色村等区域的道路标准,完善景区景点停车场、健身休闲、公厕等配套设施,营造让广大游客开心、舒心、放心的城市旅游大环境。

  携手开发编织陕甘黄金旅游带

  区域经济的发展,离不开交通、文化、经济的融合,同样也离不开互惠、合作、共赢的理念。宝兰高铁的开通运营,打通了中国高铁横贯东西的“最后一公里”,拉近了陕甘两省以及沿线城市之间的距离,为区域经济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在此基础上,如何抓住高铁带来的“红利”,让“红利”真正成为推动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百姓富裕安康的实际成效,就需要沿线城市携手建立打破壁垒、合作协调、同频共振、资源共享、信息互通的发展共同体。为此,在“新丝路、新经济、新动能”陕甘市长对话高峰论坛上,兰州真诚地发出了联合打造宝兰线全域旅游共同体,共同编织一条绚丽夺目、多彩繁荣的黄金旅游带的倡议,引起与会嘉宾的共鸣。

  “建议由陕甘两省旅游部门牵头,宝兰高铁沿线城市参与,积极向国家旅游局申报宝兰线全域旅游示范区,力争将这一构想上升为国家旅游发展战略。”在建立宝兰线全域旅游共同体上,兰州率先踏出了坚实的步伐,立即博得了阵阵掌声。

  不仅如此,与之配套的宝兰线全域旅游合作协调委员会、宝兰线全域旅游合作联席会议制度、宝兰线全域旅游互利互惠机制等早就酝酿好的构想,让与会嘉宾看到了兰州寻求合作、谋划共同发展的诚意,特别是“锦绣丝路、陕甘共游”口号的提出,让参会同志眼前一亮。

  按照兰州市发出的倡议,宝兰线全域旅游合作新机制将囊括宝兰线全域旅游合作协调委员会、宝兰线全域旅游合作联席会议制度,由宝兰高铁沿线城市主要领导牵头构建旅游合作协调机制,实现区域旅游资源配置“一盘棋”,推进旅游合作常态化,定期研究旅游资源、产品、市场、信息、设施等方面的问题,共同整合旅游资源,精心设计和打造多条跨区域旅游精品线路,以线串点,以点带面,突出特色,最大程度挖掘和提升全域旅游附加值,打造“锦绣丝路、陕甘共游”的旅游品牌形象,提升宝兰线全域旅游的竞争力、影响力和知名度。同时,沿线城市要实施宝兰线全域旅游一体化营销战略。以“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理念,创新旅游宣传营销的思路和方式,共同推介精品旅游线路、特色旅游商品以及开展主题节庆活动,扩大宣传面及宣传效应。并通过市场营销、形象宣传、产品展示等旅游合作,推动旅游产品一体化开发和营销,实现旅游资源共享、信息互通、市场共赢。

  □兰州日报全媒体记者邵其珍

  全域旅游“1234”总体发展思路

  1紧扣一个发展目标。

  将兰州打造成“中国黄河文化旅游之都、丝绸之路文化产业名城”和丝绸之路经济带重要的旅游目的地。到2020年,兰州市接待游客将达到9000万人次,力争突破1亿人次,旅游综合收入达到900亿元,力争突破1000亿元,旅游业增加值占全市生产总值的比重超过5%,成为重要的支柱性产业。

  2构建市域“一心、一极”两大文化旅游板块。

  “一心”,即提升发展主城区文化旅游核心区。“一极”,即培育壮大兰州新区文化旅游产业新兴增长极。

  3着力挖掘和放大三大旅游潜能。

  一是打好“黄河牌”;二是打好“文化牌”;三是打好“生态牌”。

  4促进“旅游+”在四大领域融合互动发展。

  一是促进旅游与文化深度融合;二是促进旅游与体育深度融合;三是促进旅游与创意深度融合;四是促进旅游与环境深度融合。

精彩推荐

  • 【新时代 新甘肃】兰州市反电诈中心:“无形卫士” 保障人民群众财产安全 (图) 【新时代 新甘肃】兰州市反电诈中心:“无形卫士” 保障人民群众财产安全 (图)
  • 【新时代 新甘肃】平凉市静宁县:产业助推脱贫攻坚 看苹果树变“摇钱树”(图) 【新时代 新甘肃】平凉市静宁县:产业助推脱贫攻坚 看苹果树变“摇钱树”(图)
  • 【新时代 新甘肃】平凉市实行无纸化办公 4年累计节约经费上亿元(图 【新时代 新甘肃】平凉市实行无纸化办公 4年累计节约经费上亿元(图
  • 甘肃省数万枚简牍有了新“归宿”(图) 甘肃省数万枚简牍有了新“归宿”(图)
  • 兰大举办好笔记评选活动(图) 兰大举办好笔记评选活动(图)
  • 《全市法院家事审判方式和工作机制改革意见》系列解读之二 《全市法院家事审判方式和工作机制改革意见》系列解读之二
  • 【新时代 新甘肃】兰州市反电诈中心:“无形卫士” 保障人民群众财产安全 (图) 【新时代 新甘肃】兰州市反电诈中心:“无形卫士” 保障人民群众财产安全 (图)
  • 兰州:海量快递包装垃圾“扑面而来” 绿色包装循环发展需多方合力(图) 兰州:海量快递包装垃圾“扑面而来” 绿色包装循环发展需多方合力(图)

关注我们

中国甘肃网微博
中国甘肃网微信
甘肃头条下载
甘肃手机台下载
微博甘肃

新闻排行

1   北京·庆阳远程医疗协作体建立
2   黄土塬上的多彩魅力——庆阳市庆城县推
3   庆阳提升脱贫攻坚帮扶工作实效
4   兰州市委副书记、市长栾克军接受组织审
5   图解:一图了解甘肃省经济大势
6   【新时代 新甘肃】临夏市青少年学生校
7   【新时代 新甘肃】重走习总书记当年路
8   甘肃省十二届人大常委会第三十六次会议
9   乡村美景迎客来——庆阳市华池县山庄乡
10   初冬时节 庆阳市华池县山庄乡大庄村农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