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兰高铁为沿线4座城市架起旅游合作发展新桥梁
原标题:宝兰高铁为沿线4座城市架起旅游合作发展新桥梁
旅游是传播文明、交流文化、增进友谊的桥梁。在宝兰高铁开通之际,高铁沿线的兰州、定西、天水、宝鸡市共同探讨和交流促进全域旅游发展的思路和措施,为沿线城市进一步合作共赢发展搭建一座新的桥梁。沿线城市形成共识:高速铁路的发展,打破了空间格局,缩短了时间距离,淡化了城市边界,让宝鸡、天水、定西、兰州等城市迈入了两小时的“同城经济圈”,连起了一条太白山、法门寺、麦积山、兰州的黄金旅游通道,众多游客心目中早上牛肉面、中午羊肉泡馍,上午游太白、夜登白塔山的美好景象即将成为现实。首席记者刘蔚霞记者方言文/图
1州
向国家旅游局申报宝兰线全域旅游示范区打造“锦绣丝路、陕甘共游”的旅游品牌
立足“一带一路”倡议兰州加快建设现代化中心城市
兰州作为甘肃省会和区域性中心城市,当前面临后发赶超的重大历史性机遇,这种机遇主要表现在“区位+政策+平台”三个方面。
区位优势在于,兰州是西北地区交通枢纽和物流中心,在“一带一路”倡议的带动下,兰州的“节点”功能进一步拓展和强化,成为向西开放的前沿城市。
政策优势在于,在《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国家《“十三五”规划纲要》、《西部大开发“十三五”规划》中,都赋予兰州重要的战略地位,强调把兰州打造为西部地区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
平台优势在于,兰州拥有新区、高新区、经济区3个国家级开发区,还获批了综合保税区、兰白科技创新改革试验区、铁路口岸等功能性平台,蕴含着巨大的发展潜力。
从以上比较优势出发,去年召开的兰州市第十三次党代会提出,兰州将扭住小康社会全面建成、经济发展全面转型、城市形象全面提升三大任务,加快建设经济繁荣、功能齐全、环境优美、文明和谐、富有活力、辐射带动力强的现代化中心城市。
实施文化旅游突围突破工程兰州着力开辟旅游业发展新境界
为进一步加快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兰州顺应传统观光旅游向休闲度假旅游转变的趋势,坚持以发展全域旅游为方向,提出实施文化旅游突围突破工程,确定了“1234”的总体发展思路,整区域规划,全产业推动,加快构建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新格局。
“1”,就是紧扣一个发展目标。按照“全景式打造、全季节体验、全产业发展、全社会参与、全方位服务、全区域管理”的理念,加快旅游产业转型升级,将兰州打造成“中国黄河文化旅游之都、丝绸之路文化产业名城”和丝绸之路经济带重要的旅游目的地。
“2”,就是构建市域“一心、一极”两大文化旅游板块。“一心”,即提升发展主城区文化旅游核心区。凸显“全域旅游、全景兰州、景城一体”的概念,以黄河风情线和兴隆山两个大景区建设为重点,着力打造“全景兰州”。“一极”,即培育壮大兰州新区文化旅游产业新兴增长极,以西部恐龙园、长城旅游文创园、国际嘉年华主题乐园等景区景点为依托,培植高端化、综合化、开放化的文化旅游产业发展高地。
“3”,就是着力挖掘和放大三大旅游潜能。打好“黄河牌”,立足“两山一河”、“一河两岸”的自然风貌特点,重点实施黄河拦水堤坝、跨河桥梁装饰、黄河夜游整体景观亮化提升等工程,做精、做细、做美“一河两岸”文章,再现兰州“积水连山胜画中”的壮美风景;打好“文化牌”,突出丝路文化这一主题,组织《大梦敦煌》、《丝路花雨》等优秀精品剧目赴国外演出,向西打造“丝绸之路精品游”线路,以旅游为纽带增进人民友谊,以合作为契机实现共赢发展;打好“生态牌”,将生态建设与文化旅游结合起来,积极构建“市内半小时、市外1小时”生态旅游圈,加快国家级生态公园、特色古镇、生态小镇、丹霞地貌等生态景区建设,大力发展富有西部风情特色的生态旅游。
“4”,就是促进“旅游+”与文化、体育、创意、环境四大领域融合互动发展。把文化基因融入景区景点建设之中,以文化提升旅游品质、提高旅游层次。借助兰州国际马拉松赛的品牌影响力,加快实施一批体育设施和体育产业项目,积极开发和打造冰雪、自行车、登山攀岩等特色体育品牌,实现体育与旅游的互动发展。
提出5条建议共同构建宝兰线旅游合作发展新格局
宝兰高铁的开通运营,打通了中国高铁横贯东西的“最后一公里”,极大拉近了陕甘两省以及沿线城市之间的距离,给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为此,兰州提出如下倡议:
第一,联合打造宝兰线全域旅游共同体。建议由陕甘两省旅游部门牵头,宝兰高铁沿线城市参与,积极向国家旅游局申报宝兰线全域旅游示范区,力争将这一构想上升为国家旅游发展战略。同时,建议两省加强紧密合作,大视野、高起点编制宝兰线全域旅游发展规划,统领和指导沿线城市全域旅游融合发展。
第二,建立宝兰线全域旅游合作新机制。一是建立宝兰线全域旅游合作协调委员会,由宝兰高铁沿线城市主要领导牵头构建旅游合作协调机制,实现区域旅游资源配置“一盘棋”,推进旅游合作常态化。二是建立宝兰线全域旅游合作联席会议制度,定期研究旅游资源、产品、市场、信息、设施等方面的问题,强化合作交流和协同推进。三是建立宝兰线全域旅游互利互惠机制,打破地方保护主义,推动游客互送、互动,使旅游市场同频共振、协调发展。
第三,合力打造黄金旅游线路和品牌。借助宝兰高铁开通之机,通过沿线城市强强联合,共同整合旅游资源,精心设计和打造多条跨区域旅游精品线路,以线串点,以点带面,突出特色,最大程度挖掘和提升全域旅游附加值,打造“锦绣丝路、陕甘共游”的旅游品牌形象,提升宝兰线全域旅游的竞争力、影响力和知名度。
第四,大力促进宝兰线全域旅游便利化。本着“信息获取共享化、交通出行通畅化、手续办理便捷化、旅游设施人性化”的原则,在构建旅游信息咨询、安全保障、交通出行、便民惠民一体化上下工夫,突出抓好景区互联互通、配套建设、服务提升等重点工程,满足游客多元化和个性化的旅游需求。
第五,实施宝兰线全域旅游一体化营销战略。树立“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理念,创新旅游宣传营销的思路和方式,共同推介精品旅游线路、特色旅游商品以及开展主题节庆活动,扩大宣传面及宣传效应。同时,通过市场营销、形象宣传、产品展示等旅游合作,推动旅游产品一体化开发和营销,实现旅游资源共享、信息互通、市场共赢。
2鸡以开放合作新模式释放高铁红利
宝鸡,古称陈仓,位于关中平原西部,是陕西省第二大城市、国家关中—天水经济区规划的区域副中心城市。被誉为炎帝故里和周秦文化发祥地。早在新石器时代,宝鸡就是先民繁衍生息之地。周人在此建都长达290多年,秦国先后有19位国君在此励精图治。这里诞生过影响中华民族三千多年的《周礼》、《周易》,演绎了著名的“明修栈道、暗度陈仓”等历史典故。
在当天的论坛上,宝鸡市提出,宝鸡与天水、兰州地缘相近、历史相承、关系相亲,必须牢牢抓住“高铁经济”来临的重大机遇,主动适应“高铁时代”对旅游环境支撑体系、旅游综合服务体系和现代旅游营销体系等提出的新挑战,打破区域壁垒,改变无序竞争,以对外宣传新格局迎接高铁时代,以快旅慢游新体系放大高铁效应,以开放合作新模式释放高铁红利。建议,沿线城市要进一步深化互动合作,互通客源信息,共建精品线路,实现区域旅游协同发展。
3水构筑共建共享的全域旅游发展新格局
天水位于甘肃省东南部,被称为“陇上江南”。有见证八千年文明的大地湾遗址、中国四大石窟之一的麦积山石窟等国家、省、市重点保护文物290余处。伏羲文化、大地湾文化、秦早期文化、三国古战场文化构成天水丰富深厚的文化旅游体系。
旅游的发展是建立在交通多式联运的基础上,近年来,天水不断加快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加强交通运输与旅游业发展规划的衔接,全市交通网络体系呈现出高强度投入、大规模建设的良好势头,交通运输服务保障能力明显增强。
宝兰高铁的开通,使天水市一举跨入全国高铁网,进入真正的高铁时代。面对新的发展形势,天水将抢抓国家推进“一带一路”倡议,建设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等历史机遇,按照旅游景观全城优化,旅游服务全城配套,旅游治理全城覆盖,旅游产业全城联动,旅游成果全民共享的要求,积极探索全域旅游发展思路,努力推进产业融合发展,构筑共建共享、相融相促的全域旅游发展新格局。
4西曾经“苦甲于天下”而今迈进高铁时代
在很多人习惯了城市高楼大厦、拥堵街区的今天,走进乡村感受泥土的芬芳,不失为一种生活态度。其实,定西就是这样一个好地方。
地处陇中的定西是古丝绸之路的主要通道,座中四联,交通便利。这里不仅有久负盛名的马铃薯、道地中药材,还有丰富多彩的文化旅游资源。贵清山、遮阳山绚丽多姿,被喻为“陇上仙境”;马家窑文化光彩夺目、洮砚驰名中外;“人间瑶池”天井峡,让人流连忘返;“中国书画之乡”的通渭温泉被誉为“陇上神泉”;陇西“古莱坞”影视城独具风采……这一切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人走进定西,走进这片充满活力的黄土地。
宝兰高铁的开通不仅为定西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注入了活力,使定西文化旅游产业厚积薄发。同时,也为定西的精准扶贫以及经济社会发展带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300万定西人民热忱欢迎高铁沿线更多的市民走进定西观光旅游、投资兴业,让“苦甲于天下”的定西人民与全国一道步入小康。
相关新闻
- 2017-07-03宝兰高铁节点城市全域旅游路线图(图)
- 2017-07-03[甘肃新闻]宝兰高铁全线七月建成通车
- 2017-07-03【视觉】宝兰高铁鸟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