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晓东:抢抓“一带一路”建设机遇 推动全域旅游融合发展
原标题:抢抓“一带一路”建设机遇推动全域旅游融合发展
天水市委常委、副市长李晓东
天水历史底蕴深厚,文化旅游资源丰富。近年来,我们依托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这一国家级战略平台,围绕“一带一路”倡议,将“五大发展理念”贯穿到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全过程和各环节,不断加深对全域旅游的认识,摸索了一些卓有成效的做法。
一是强化顶层设计,明确全域旅游发展思路。近年来,我们紧紧围绕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建设、关中-天水经济区建设、陇东南国家级中医药养生保健旅游创新区建设、陇东南“祖脉文化”旅游圈建设,按照“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的总体要求和多元化、复合型、全域化的要求,全方位规划、多产业融合、多元化发展,推动旅游产业向深度和广度拓展,通过融汇旅游要素,强化旅游引领,全面整合资源,推动产业融合,积极构建全域旅游发展格局。对各个项目进行相对准确的定位,体现地域特色,推行差异化发展。同时,把广袤的田园和星罗棋布的山庄、农家乐打造成开放的前沿,最大限度实现旅游空间布局与土地利用、休闲景观、生态环境、历史文化保护等诸多方面的协调统一。
二是强化产业融合,构建全域旅游融合发展格局。我们借助公祭伏羲大典,以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建设和“祖脉文化”旅游品牌建设为依托,以伏羲公祭和项目建设为支撑,全力做好文化旅游融合发展的大文章,使文化旅游真正成为天水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主导产业。目前,天水市正在进行中华伏羲文化园、大地湾考古遗址公园、麦积山文化旅游产业园、轩辕文化产业园、秦风民俗园等重点项目,积极与平凉、庆阳、陇南、定西等市合作,整合力量,共同打造“祖脉文化”旅游圈,加快文化旅游资源开发步伐,尽快把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使文化旅游真正成为支撑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柱产业。
三是强化产品升级,做好乡村旅游整合开发。随着我国进入全民旅游阶段,旅游消费呈现了日益旺盛的良好局面,对旅游产品的品质要求越来越高。天水市把发展乡村旅游纳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总体部署,政府主导,科学管理,依托优势,打造特色品牌,实施旅游扶贫工程。截至目前,全市有2个国家工农业旅游示范点、1个全国乡村旅游示范县区、3个全省乡村旅游示范村,农家乐经营户600余户,星级农家乐67户。进一步形成了城市近郊休闲娱乐型、特色产业带动型、景区游览服务型、生态农业体验型等各具特色的乡村旅游产品体系,逐步实现了从分散粗放的传统“农家乐”向集约精细的乡村度假型旅游产品转变,从单纯的农户经营向多元化投资经营模式转变,从比较单一的乡村观光旅游向观光与休闲度假并重转变。乡村旅游的迅猛发展有力地促进了小城镇建设、农民增收致富和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同时,张家川县寺湾村、麦积区甘江村和红崖村被指定为甘肃旅游扶贫试点村。旅游扶贫已成为天水市精准扶贫的有效途径和推进方式,为农民脱贫致富起到了良好的示范带动作用。
旅游的发展需要良好的交通条件。近年来,天水市不断加快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加强交通运输发展规划与旅游业发展规划的衔接,全力拓展全域旅游空间,全市交通网络体系呈现出高强度投入、大规模建设的良好势头,综合交通网络体系初步构建,交通运输服务保障能力明显增强。
宝兰高铁的开通,将使天水市一举跨入全国高铁网,进入真正的“高铁时代”。面对新的发展形势,我们将抢抓国家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和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建设等历史机遇,自觉融入国家“一带一路”倡议的贯彻落实,按照旅游景观全域优化、旅游服务全域配套、旅游治理全域覆盖、旅游产业全域联动、旅游成果全民共享的要求,积极探索全域旅游发展思路,积极构建发展格局,努力推进产业融合发展,全力构筑共建共享、相融相促的全域旅游发展新格局。
相关新闻
- 2017-07-03第23届兰洽会突出“一带一路”主题
- 2017-07-03天水市委常委、副市长李晓东:抓住机遇 融入“一带一路”发展战略
- 2017-06-30甘南舟曲第四届民俗风情楹联文化节暨“一带一路”国学文化翠峰山高峰论坛开幕(组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