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祝县力争家门口就业就是好
原标题:家门口就业就是好
中国甘肃网3月29日讯 据甘肃经济日报报道 (甘肃经济日报记者 赵勇忠 通讯员 蔡泽成) 当过煤矿工人,承包过工程,在外拼搏了好多年之后,贺发帮选择了家门口就业。他告诉记者,外出务工并不容易,在家乡创业就业反而政策好,还能得到乡里乡亲的帮衬,这几年他联合23户村民建起了养殖小区,生意做得红红火火。
天祝县炭山岭镇党委副书记白玉林告诉记者,往年春节过后,炭山岭镇很多农民都选择外出务工,但近年来,很多人和贺发帮一样,选择了家门口就业。而这样的情况,在天祝县各个乡镇村组已经十分普遍。
天祝县朵什乡南冲村张兆赟夫妇从2015年起,也结束了常年打工的生活,借助精准扶贫和惠农贷款的政策扶持,他们建起了两座养殖暖棚,养了十几头牛。如今有了稳定的职业和稳定的收入,生活正在逐渐发生着可喜的变化。
天祝县农牧局局长李宗平对记者说,往年农民外出务工,主要原因是土地贫瘠,种植小麦、洋芋、豌豆等传统作物广种薄收,效益低下,外出务工多属无奈之举;而现在很多农民工选择留下来,主要原因是天祝县有了大量的温室和暖棚,在家发展设施农牧业,不仅能照顾家庭,还能有稳定的收入和职业。“为了发展主导增收产业,这几年县上每年都出台扶持政策,农民建棚有补助、有贷款,种植养殖有技术人员上门服务,农畜产品销售有合作社帮助,很多农民都不再外出务工,转为发展设施农牧业了。”李宗平说。
天祝县统计数据显示,至2016年底,天祝县已累计建成设施农牧业14.44万亩,其中日光温室2.74万亩、养殖暖棚11.69万亩。“过去,咱们种的是小麦、青稞、豌豆,最好的年份每亩地收入还不到400元,现在种植红提葡萄,一亩地能收入近两万元,现已整整翻了四五十倍!”天祝县哈溪镇古城村村民陶金祥笑呵呵地说。
除了发展设施农牧业之外,天祝县工业经济的逐步发展壮大,也是吸引农民家门口就业的一大重要因素。
记者在天祝县打柴沟镇采访时看到,很多村民每天早出晚归,按时到天祝天禾生物科技有限责任公司上班。“每天工作5-8小时,月工资3000多元。”几名妇女告诉记者,她们在公司里主要包装海鲜菇,男同志月工资3000-5000元不等,主要操作机械。
近年来,天祝县委、县政府大力实施工业强县战略,一大批工业企业入驻天祝,不仅推动了地方经济的发展,更为当地百姓提供了许多就业机会。天祝县人社局更是积极为农民搭建良好的创业就业平台,每年均举办两期以上返乡农民工招聘洽谈会,广泛开展形式多样的农民工技能培训,帮助农民寻找就业岗位、提升就业技能。2012年至今,天祝工业经济固定资产投资增长了1.2倍,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就业人数增长了1.02倍,现达到5500多人。
相关新闻
- 2017-03-29武威天祝农家乐带来好“钱途”
- 2017-03-28武威天祝联手发展奔小康
- 2017-03-28武威市天祝狠抓扶贫领域监督执纪问责
- 2017-03-24武威天祝至青海“天路”变坦途(图)
精彩推荐
关注我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