咬定青山不放松 定西市林业生态建设实现跨越发展纪实
原标题:咬定青山不放松我市林业生态建设实现跨越发展纪实
记者 蔺泽华
绿色是生命的象征。植树造林、绿化河山是全面推进生态建设,落实绿色发展理念的重要基础。
2014年7月,我市被国家批准建设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随后,市委、市政府响亮地提出坚持“生态立市”的第一战略,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来抓,坚持绿色发展理念,加强环境保护,提高生态文明水平。近三年,共完成造林封育67.23万亩,森林抚育22.3万亩,面山绿化29.01万亩,森林覆盖率由“十一五”末的11.4%增加到2016年底的13%,全市林业生态建设实现了“绿色飞跃”。
兴一处绿、播一片林、富一方民,定西人民在行动——
森林资源稳定增长生态环境明显改善
行走在陇中大地,人们欣喜地发现,昔日光秃秃的退耕地已经郁郁葱葱,野兔、锦鸡等野生动物重返家园,层层梯田让广大山区的农业生产条件得到有效改善,生态环境和人居环境都大为改善——这些都是林业生态建设带来的“绿色福利”。
据了解,2014年至2016年,全市累计落实各类林业专项投资近10亿元,森林面积达到360.6万亩,森林覆盖率由“十一五”末的11.4%增加到2016年底的13%,全市七县区周围面山基本绿化,天定、平定高速等通道造林初见成效。同时,在造林工作实施过程中,全市林业科研、推广部门牢固树立科技兴林战略,在造林绿化、林果产业等方面推广适用技术,极大提高了造林质量。
健全资金筹措机制全民义务植树实现新突破
去年,市委、市政府印发了《关于大力推进农村“四旁”绿化和乡镇面山绿化实施方案》,一场声势浩大的“造绿行动”在全市范围内迅速展开:在城市,广大干部职工纷纷走出办公室,踊跃参加在城区面山、通道面山开展的义务植树活动;在农村,群众结合“美丽乡村”建设,在村庄“四旁”、退耕还林地、承包集体林改林地等区域,积极开展植树、管护抚育等营造林活动。在全市广大干部群众的努力下,共完成义务植树任务2242万株,超额完成了市上和省上的计划任务。
值得一提的是,在此期间,各县区财政在资金十分困难的情况下,通过直接拨款、盘活存量资金、集中整合各类生态项目资金等措施,加上乡镇自筹经费、群众自筹苗木等方式,共筹措到位绿化资金4357万元,为确保全民植树绿化工作顺利开展提供了强有力的资金支持。
林业产业初步形成农民收入不断提高
荒山绿起来、生态好起来、人民富起来,这是所有定西人长久的梦想。
为此,市委、市政府在发展林业产业化上兼顾生态、社会、经济效益统一,强力推进林业产业发展。目前,全市已初步形成经济林果、育苗、花卉、森林生态旅游、林下经济为主的“五大林业产业模式”,已重点发展经济林果面积110万亩,挂果面积59.4万亩,年产量27.58万吨,总产值11.6亿元,林果农户达30多万户,全市从事林木种苗产业化经营的私营企业、林业专业合作社发展到190家。特别是以临洮县为主的花卉产业,年均种植面积2000亩,产值1.5亿元,带动农户1.25万户,花卉产品远销全国23个大中城市和东南亚地区,为推动全县乃至全市、全省花卉产业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集体林改深入推进林业活力不断释放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是一个不断探索、创新、深化的过程。面对集体林业经营发展遇到的许多新情况新问题,我市不断深化改革,着力推进林权抵押贷款、林地流转、新型林业经营主体培育等重点工作,鼓励林改农户以林地、资金、种苗、劳力等要素参与和入股,把林地资源向有经营能力的专业大户、林业合作社、龙头企业适度集中,着力提升林下经济规模经营发展能力,实现“农民得实惠、生态受保护”的林改目标。
相关新闻
- 2017-03-15定西市2016年度脱贫攻坚成效考核工作汇报会召开
- 2017-03-14陇拍客|定西:我和雪人合个影(组图)
- 2017-03-14定西渭源县金融支农再传佳音
- 2017-03-13陇拍客| 定西渭源县老君山的“冰雪奇缘”(组图)
精彩推荐
关注我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