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居民“忧居”变“宜居”——嘉峪关市棚户区改造工作一瞥
原标题:让居民“忧居”变“宜居”——我市棚户区改造工作一瞥
记者 李多进
2016年8月,我市惠民家园首批259户棚户区回迁户居民拿到了新房钥匙,标志着我市棚户区改造这一重大民生工程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并由此向纵深展开。随着棚改的深入推进,越来越多的棚户区居民实现了“以小换大、以旧换新、以危换安”的“新居梦”。棚改,“改”的是住房,“变”的不光是棚户区居民的生活,还有这座城市的面貌和品位,更腾出了发展的新空间。
今年81岁的葛云杰老人,是我市惠民街区的老住户。2016年8月中旬,她在儿女的帮助下,从没有暖气、没有厕所的小平房,搬进了干净敞亮、设施齐全的新楼房,生活也变得安逸起来。
“去年8月搬到新房,真是高兴得不知道说什么,新房子住着舒服,也暖和,后边就是花园,让人心里特别高兴,80多岁的人了,像过去哪有这种好事,真的有说不完的好处。”葛云杰老人告诉记者,以前住在旧房子里,做什么都不太方便,儿女们也总是跟着操心,如今,居住条件好了,她的心情也好多了。最近她就想着多锻炼锻炼,有一个更健康的身体享受安逸的晚年生活。
棚改不仅是建新房子,更是创造新生活。家住在惠民街区的退休老党员崔占科,之前住的平房暖气不好,一到冬天就受冻。2016年10月中旬,崔占科搬进了85平方米的新楼房里,整个冬天,热乎乎的地暖让他的心里也暖了起来。谈起我市的棚改政策,崔占科赞不绝口:“通过棚户区改造住上了新房,对我们这一个片区的老年同志来说,已经很满意了,政府确确实实在各个方面对我们老百姓关心比较周到。”
惠民家园是市委、市政府主导实施的第一个棚户区改造项目。居民们原先居住的惠民街棚户区建于20世纪70年代,区域内生活环境和居住条件差,是典型的集中连片城市棚户区。惠民街棚改项目于2014年4月开工建设,建筑面积8.5万平方米,总投资2.2亿元,绿地率33%。2016年6月底正式竣工。
盛世搬迁的民生画卷在这里开始大肆泼染,老城做新、旧城改造的恢弘乐章在这里奏响最强音。到2017年年底,我市将全部完成包括酒钢所属棚户区、总计9649套的改造任务。届时,建林、建新、永乐和雍平等街区的居民也将和惠民街的居民一样,住进宽敞明亮的新居,开始崭新的生活。
相关新闻
- 2017-03-01庆阳市2017年城镇棚户区改造工作全面启动
- 2017-02-24兰州市全力加快棚户区改造
- 2017-02-24今年兰州市将实施27个省列棚户区改
- 2017-02-20武威凉州区下双镇种植户利用新技术促进大棚作物提质增效
精彩推荐
关注我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