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着一两千处级怎么下海游泳
毛建国
随着地方两会陆续结束与全国两会即将召开,国企改革再次成为海内外关注的焦点。目前,中国已经有20多个省份把进一步推进国企改革列为2017年的重点工作,并根据自身情况制定了改革路线图和时间表。国企存在各种问题,其中一个是人浮于事。不久前,山西省副省长王一新在会议上指出,省属国企管理层级多、干部多,一个煤炭集团相当于处级的一两千人都有,职工意见很大。
(2月14日《人民日报海外版》)
人们常常把市场比作商海,把企业经营比作游泳。有过游泳经验的人都知道,要想游得快,就得穿得少。如果身上绑满铁块,即便世界冠军也未必游得过一个小学生。山西省副省长王一新讲的省属国企,应该是厅级单位吧,这样的单位就有一两千个处级干部——也就是中层干部,这样的企业还怎么下海游泳?怎么比得过那些轻装上阵的企业?
对于目前的国企现状,很多人都很纳闷。由于历史的原因,我们的国企和政府一样,集中着大量的人才,而且我们的国企还享受着各种各样的优惠政策,按理说,在商海中应该游得快才是。可事实是,除了那些占据垄断资源的国企,在充分的市场竞争中,很多国企日子过得并不好。有些国企甚至连员工都养不活,给社会造成了巨大负担。
造成“国企怪象”的原因有很多,人浮于事显然是一个重要原因。对于这些企业来说,养人成为最大问题。问题是时代的声音,也是改革的信号,这些企业本来应该做减法,真正做好减员增效工作,解决好人浮于事的问题。可这些企业还是在拼命做加法,还是在拼命提拔干部,还是在玩命扩充产业,于是尾巴越来越大,终有一天活活把自己拖死、耗死。
拿山西省副省长王一新讲的这家省属国企来说,处级就有一两千个,这是多么大的负担?熟悉国企的人都知道,这些处级干部往往不是“干部带头,群众加油”,他们在很多时候已经脱产了,不算真正的劳动者。很多国企的人员结构对创新能力形成了严重制约,需要痛下决心,先解决中层膨胀问题。不解决这个问题,国企就很难活起来。
现实中,存在人浮于事、中层膨胀的决不是一家两家,而是一个普遍现象。这其实是一种过度行政化问题,这种“行政病”也是“浮肿病”,无论是对学术还是对市场,无论是对高校还是对企业,碰之必伤,病之必危。正如山西这家企业,背着一两千个处级干部怎么下海游泳?这个问题不解决,不要说请“外来的和尚”,即便请来神仙,也未必能济事。
相关新闻
- 2017-01-25酒泉市肃州区新增两处国家3A级旅游景区
- 2017-01-22张掖市各级纪检机关给予党政纪处分302人
- 2017-01-20甘肃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总数增至556处
- 2017-01-17【反腐】2016年甘肃全省处分党员干部6909人 地厅级干部26人
精彩推荐
关注我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