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 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
您当前的位置 :中国甘肃网 > 甘肃新闻 > 本网原创 正文
投稿

中国·河西走廊第六届有机葡萄美酒节新闻发布会答记者问(图)

2016-08-26 19:17:42 来源:中国甘肃网 作者: 责任编辑:刘姗 点击图片浏览下一页

  中国·河西走廊第六届有机葡萄美酒节新闻发布会现场答记者环节

  中国甘肃网8月26日讯 (本网记者 刘姗 实习记者 李若飞) 26日上午,记者从中国·河西走廊有机葡萄美酒节组委会获悉,“中国·河西走廊第六届有机葡萄美酒节(武威•中国葡萄酒城)”,将于9月6日在武威市隆重开幕。

  本次美酒节由甘肃省葡萄酒产业发展领导小组、武威市人民政府、甘肃省葡萄酒产业协会主办,甘肃莫高实业发展股份公司承办,甘肃省内各葡萄酒生产企业协办。

  记者:李市长您好,请您介绍一下甘肃(武威)国际陆港的发展理念、战略规划和目前进展情况?

武威市委常委、市政府副市长李成日回答记者提问

  李成日:甘肃(武威)国际陆港是省委、省政府确定的“十三五”时期重点建设的我省三大国际陆港之一,对于以陆港建设辐射带动区域发展、加快丝绸之路经济带甘肃段建设、提升我省向西开放重要门户和次区域合作战略基地地位、推进全省开放开发具有重要意义。2016年6月23日,《甘肃(武威)国际陆港发展战略规划(2016—2030)》获省政府批复。

  发展理念:创新开放,现代外向。绿色协调,快速高效。无中生有,项目带动。黄金节点,龙头引领。

  战略规划:陆港规划面积170平方公里,以武威保税物流中心为核,采用“一体两翼”的空间模式,最终形成“一心、一带、两廊、两片”的总体空间结构,至2030年陆港规划范围内人口将达到20万人。陆港以现代物流、口岸平台、国际贸易为重点,大力发展进出口导向型产业、国际金融和电子信息产业,打造功能齐备、要素聚集、运行高效的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国际陆港,形成现代化、外向型、多功能、生态型综合产业区,争创综合保税区或自用贸易区。陆港构建“3+2”产业体系,重点发展以保税服务功能、国际物流业、跨境电子商务、金融与实业融合平台、商贸会展业、总部办公为主的生产服务业,以生物技术产业、食品加工产业、家居建材产业为主的进出口加工业,以装备制造产业、电子信息产业、精细化工产业为主的现代制造业等主导产业,引导发展以出口标准化农产品、畜产品、林果产品为主的出口示范农业和以文化交流、主题旅游为主的文化旅游业等特色产业,构建国际物流产业、国际贸易产业、进出口加工基地、金融与实业融合4大平台,形成出口导向型产业体系,大力发展外向型经济。

  目前进展情况武威保税物流中心和中欧国际货运班列“天马号”实现常态化运营,中心已在江苏海安、山东青岛、浙江宁波等地建立了7个物流基地。“天马号”至2015年底累计发运34列,货运量4.89万吨,货运总值1.22亿美元。武威保税物流中心出口退税、进口保税、报关报检等口岸功能正在全面发挥。目前,已完成陆港中心区道路绿化,供排水一体化工程今年基本建成,330千伏土门变电站已实施,道路、供热、通信等设施有序推进。武威保税物流中心西大门跨境电商及创客中心已完成钢结构吊装,计划9月投入运营;二期配套工程、陆港大厦及创客中心正在实施。武威进境木材检验检疫集中监管区、进口肉类指定查验场已于4月8日启动建设,确保年内建成运营。武威铁路口岸已纳入省“十三五”口岸发展规划并上报国家口岸办,武威铁路物流中心已列入中国铁路总公司2015-2017年建设计划,正在编制可行性研究报告。今年5月,市政府与甘肃建投总公司签署了总投资45亿元的陆港基础设施建设合作框架协议,建设国际陆港铁路专用线及铁路集装箱作业区、地下综合管廊、道路等基础设施,已编制完成甘肃(武威)国际陆港中心区综合管廊规划(初稿),铁路专用线及铁路集装箱作业区项目已委托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编制可行性研究报告。目前,已签约招商引资项目34项,总投资约328亿元。其中甘肃史丹利订单农业产业链、甘肃鑫天泽注塑成型周转箱项目已建成投产;山东天成宠物食品生产线项目已建成,计划8月底投产;甘肃正阳马铃薯生产线、江苏通环环保设备生产线等7个项目正在建设;红星美凯龙国际家居产业园、陕西天诚集团家具产业园、宜华集团家具产业园等18个项目正在加快前期工作,力争年内开工建设。

  目前,陆港正在按照省政府批复的《甘肃(武威)国际陆港发展战略规划(2016—2030)》加快建设。至2020年,实现工业增加值80亿元,销售收入300亿元,税收5亿元,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00亿元,年度进出口总额达到10亿美元以上。

  记者:包括河西走廊葡萄酒在内的甘肃地产酒,在省内市场占有份额比较高,但在省外市场占有率较低,知名度不高。请问马厅长,从政府引导和扶持的角度,河西走廊葡萄酒营销在拓展省外市场方面有什么针对性的举措?

甘肃省商务厅副厅长、中国•河西走廊有机葡萄美酒节组委会副主任马相忠回答记者提问

  马相忠:这几年,我们连续举办了五届“中国·河西走廊有机葡萄美酒节”,其目的不仅仅是展现河西走廊葡萄酒产业的发展成果,最重要的是搭建国内外知名企业、产业链企业、经销商和投资机构与产区政府和企业合作洽谈、产销对接的平台,推进与国内外的交流与合作,提升河西走廊葡萄酒产区及“中国葡萄酒城”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与此同时,针对我省地产酒在省外市场占有份额不高的问题,我们一直在做努力和探索,连续五年实施由政府扶持、葡萄酒产业协会组织的“抱团走出去,择优请进来”系列活动,就是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所进行的一次尝试。

  “抱团走出去”就是组织省内葡萄酒企业赴珠三角、长三角、京津环渤海、东南沿海及中西部地区的中心城市,参加各类展览会、博览会,同时举办专场推介会,广交朋友,发展客户;“择优请进来”,就是邀请外省实力较强的投资商、营销商参加葡萄美酒节,进行深度交流沟通、投资和产销对接。

  这一尝试取得了比较显著的成效:在面对进口葡萄酒强烈冲击、国内葡萄酒市场竞争异常激烈的情况下,我省葡萄酒销售额5年翻了一番,其中销往外省的葡萄酒占到了我省葡萄酒总销售额40%以上,这与五年前的不到10%相比,还是进步比较大的。应该说,通过这五年不断的努力和探索,初步改变了我省葡萄酒销售离不开省内、走不到省外的局面。

  目前,我们遵照省委、省政府领导关于组织河西走廊有机葡萄酒“抱团”走出去深度开拓省外营销市场的指示精神,正在酝酿制定扶持政策更加明确、推介力度更加集中、拓展区域更加突出,紧盯有市场潜力、有开拓空间,能够挤得进、占得住的区域市场,组织省内葡萄酒企业“抱团”营销,集中构建营销网络体系的工作方案。力争通过在省外持续举办甘肃河西走廊有机葡萄酒推介会、支持企业搭建甘肃河西走廊有机葡萄酒营销展示中心、支持企业设立甘肃河西走廊有机葡萄酒专卖店等举措,逐步建成甘肃河西走廊有机葡萄酒全国营销网络,以便提高河西走廊葡萄酒在全国的知名度和市场占有率。

记者提问

  记者:请李市长介绍一下武威市在项目建设和招商引资方面有哪些优惠政策,谢谢?

  李成日我市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除了用足用好中央和甘肃省出台的相关优惠政策外,在项目用地市场支持、融资金融等方面也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支持政策。

  在土地方面出台了《武威市推进工业项目建设土地和财政扶持暂行办法》,就土地出让、工业用地增加容积率、土地使用权抵押融资等方面明确了优惠措施;财政上设立产业发展引导专项补助资金,按项目土地占用、项目资金到位率等因素测算分配,根据项目进度拨付等支持措施。

  在市场方面出台了《武威市建立重点项目互保共建和工业企业互为市场长效机制的实施意见(试行)》,在同等条件下,优先采购使用市内工业产品。

  在金融方面相继出台了四项政策。一是《武威市鼓励企业在“新三板”挂牌扶持奖励办法(实行)》,对成长型、创新型企业进入“新三板”进行奖励扶持;二是《武威市小微企业互助贷款风险补偿担保基金管理办法》,由政府提供的“风险补偿金”和企业缴纳的“互助担保金”共同建立小微企业互助贷款风险补偿担保金作为风险补偿、担保、增信等,以缓解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三是《武威市支持入园工业项目固定资产贷款贴息奖补办法(试行)》,市财政设立工业发展专项资金,用于入园工业项目(不含风光发电项目)固定资产贷款贴息奖补;四是《武威市“小升规”企业固定资产贷款贴息办法(试行)》,对计划入规企业的固定资产贷款进行贴息支持。

记者提问

  记者:李市长您好,请您介绍一下武威市近几年在主体生产模式推进方面的具体情况和取得成效?

  李成日2010年以来,武威市立足市情,科学定位发展目标,紧紧围绕破解结构性缺水矛盾、加快农业结构调整、持续增加农民收入,强力推进“设施农牧业+特色林果业”主体生产模式。至目前,全市已累计建成设施农牧业89.85万亩,其中:日光温室19.72万亩,暖棚养殖70.13万亩/4208万m2),农村户均达到2.59亩;累计建成特色林果基地168.45万亩,农业人口人均达到1.14亩。武威已成为全省重要的设施蔬菜、肉类生产基地和全国九大葡萄产区之一。主体生产模式基本建立,推动了农业发展升级、农民较快增收、农村和谐稳定、生态持续好转。全市农业增加值由2010年的60.5亿元增长到2015年的101亿元,年均递增10.5%,列全省市州第一位;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2010年的4551元提高到2015年的9101元,年均增长14.9%。设施农牧业亩均收益达到1.8万元以上,特色林果盛果期亩均收入5000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中60%来自主体生产模式,主体生产模式成为农民稳定可持续增收的富民产业。实践证明,主体生产模式是节水模式、增收模式,也是小康模式。主体生产模式的建立使全市农业生产方式、农民生活方式发生了深刻变革,也为武威农村繁荣奔小康奠定了坚实的产业基础。

  记者:马厅长好!您刚才发布时介绍说,2015年出台了《关于促进全省葡萄酒产业加快发展的意见》。这个意见出台后,对促进我省葡萄酒产业发展的效果如何?

  马相忠:这个问题问得好,也是我们始终关心关注的问题。2010年3月,省政府制定并颁布《甘肃省葡萄酒产业发展规划》,我省葡萄酒产业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五年时间实现了酿酒葡萄种植基地由不到10万亩发展到30万亩的快速扩张,取得了葡萄酒产能和葡萄酒销售额翻了一番还多的成绩。面对快速发展的热度,如何保持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这就需要我们在发展热度中保持理性的冷思考。为此,省委、省政府领导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针对品种结构、产品结构不合理,产品缺乏个性、同质化问题突出;标准化、机械化水平较低;品牌知名度不响,产销不同步,销售颜在全国市场份额很低等问题,提出了“产业化、品牌化、多元化”发展的新思路,以下决心逐步解决这些问题为目标,出台了《关于促进全省葡萄酒产业加快发展的意见》。

  实施一年来,效果十分明显。主要表现在:

  一是精品特色酒庄建设势头旺盛。目前已建成2个(武威民勤38度酒庄、敦煌酒庄),即将竣工1个(武威民勤北冰红酒庄),开工建设的4个。还有一些名人、投资机构拟建的酒庄正在进行规划和选址。

  二是产区一些资深葡萄酒企业也“焕发了青春”。如莫高公司在建成国际酒堡的同时,已完成了五年拟建“一镇百庄”的规划和设计;祁连酒业依托老基地改造,引进民间资本兴建精品特色酒庄;滨河国风酒庄建设已经完成选址和规划。

  三是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步伐加快。不论是莫高、紫轩、祁连、威龙这些老企业,还是新建的精品特色小酒庄,都把葡萄酒+旅游、娱乐、度假、观光开始融为一体,着力打造河西走廊葡萄酒庄旅游项目。

  四是标准化、机械化建设迈出实质性步伐。以莫高新建的标准化、机械化示范基地,祁连实施的老基地标准化、机械化改造示范项目建设为标志,酿酒葡萄标准化、机械化应用已经达到2.5万亩。

  五是品种引进和改良实现突破。甘肃夏博岚葡萄种植有限公司引进法国、意大利酿酒葡萄34个品种58个品系,在武威市民勤县进行筛选培育,成为全国葡萄酒庄园嫁接苗基地之一,即将对我省酿酒葡萄品种改良发挥重要作用。

文章来源:中国甘肃网 责任编辑:刘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