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 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
您当前的位置 :中国甘肃网 > 甘肃新闻 > 市州播报 > 兰州 正文
投稿

兰州七里河区:实施“六个到村到户”深化扶贫攻坚

2016-08-23 10:20:22 来源:中国甘肃网-兰州日报 作者: 责任编辑:张玉芳 点击图片浏览下一页

  原标题:七里河区:实施“六个到村到户”深化扶贫攻坚

  中国甘肃网8月23日讯 据兰州日报报道 (记者 王忠德 特约记者 达媛) 8月22日,七里河区召开双联行动暨驻村帮扶工作推进会,进一步动员全区各联扶单位、驻村工作队深化认识,把握重点,细化举措,狠抓落实,全力推进各项工作再掀新高潮、再上新台阶。

  据悉,自2015年开展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以来,七里河区全面完成了21个市级贫困村和18个区级涉贫村脱贫工作,贫困人口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0709.5元、增长48.7%;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4365.44元、增长11.2%;贫困人口由3900人下降到163人,脱贫攻坚取得显著成效。

  会议指出,下一阶段全区要紧紧围绕未脱贫的58户163人和需要巩固提升的205户692人精准脱贫这一目标,做好“四项工作”。即,加强协调纵深推进。各组长单位要进一步整合帮扶资金项目,共同推进贫困村经济社会发展。严格落实轮流驻村工作制度。所有双联干部要认真开展轮流驻村工作,驻村期间做好入户调查、政策宣传、矛盾化解等工作。做好入户核查帮扶。针对需要巩固提升的已脱贫户和未脱贫户,制定实施符合本户发展实际的帮扶措施。加强业务指导培训。加强对村“两委”班子、联扶干部、驻村工作队的业务培训,使村镇干部有能力带动广大农民群众加快实现脱贫致富奔小康步伐。

  会议指出,当前,扶贫攻坚已经到了啃硬骨头和攻坚拔寨的冲刺期,全区各部门单位要抓住关键领域,集中发力。具体工作中要实施“六个到村到户”。

  一是富民产业到村到户。更加注重“因户施策”“一户一策”,让每一户扶贫对象都有一项增收技能和增收项目;要进一步规范完善“公司+基地+协会+农户”的农民专业合作组织运行机制,大力发展兰州百合、冷凉型蔬菜、畜牧养殖、生态文化旅游、商贸物流等特色优势产业,持续增加农民收入。

  二是技能培训到村到户。要整合培训资源,开展订单、订岗、定向、菜单式培训,推进培训、鉴定、输转一体化,持续扩大“阿干厨师”“魏岭驾驶员”“花寨美洁”“黄峪电焊”等劳务品牌影响力,使其真正成为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途径。

  三是危房改造到村到户。争取利用两年时间基本消除全区农村贫困户的危房,坚决杜绝发生截留改造资金情况的问题。

  四是生态移民到村到户。加快完善黄峪乡整村移民搬迁方案,完成后山5个行政村移民搬迁。同时将未纳入政策性搬迁范围、生态资源良好的乡村,采取多种方式分别向西果园、八里镇、黄峪等已建成的小区搬迁安置。

  五是基础设施到村到户。力争年内完成农村路网改造29.1公里,建设村组道路20.1公里,具备条件的自然村80%通硬化路,全区农村饮水安全普及率要达到100%,自来水入户率达到80%。

  六是社会事业到村到户。尽快填补贫困乡村在公共保障服务方面的“空白点”,力争通过两年努力,使贫困村社会事业发展各项指标达到目标要求。

文章来源:中国甘肃网-兰州日报 责任编辑:张玉芳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中国甘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版权均属中国甘肃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不良信息举报信箱 新闻热线:0931-8960109 技术服务:0931-8960711 网上投稿
网站简介 | 大事记 | 人才招聘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中国甘肃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C)2005-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