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健康扶贫助推藏区健康快速发展
2010年,中央第五次西藏工作会议和全国卫生援藏工作座谈会后,省卫生计生委(原省卫生厅、省人口委)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精神和省委、省政府安排部署,于2011年“十二五”开局之年,拉开新一轮卫生计生援藏工作帷幕。5年多来,省卫生计生委结合全省援藏工作新形势,不断加大政策倾斜,完善工作机制,在政策项目、资金投入、人才培养、技术支援等方面,举全系统之力深入推进对口支援藏区工作,有效推动了甘南州、天祝县卫生计生事业的快速发展,切实缩小了藏区与全省卫生计生事业的差距,藏区医疗卫生机构服务能力显著增强,藏区群众的健康水平得到显著提升。
“甘南州住院分娩率从2008年的63.4%提高到2015年的94.36%,婴儿死亡率从28.8‰下降到12.72‰,近5年人均期望寿命提高0.7岁。”省卫生计生委主任刘维忠介绍。
“‘十二五’时期是我省藏区卫生计生发展史上资金投入最大、项目支持最多、建设成效最好、行业能力提升最快、农牧民受益最多的5年,有力促进了藏区卫生计生事业发展。”省卫生计生委副主任李存文表示。
建立对口帮扶机制
精准对接精准发力
甘肃藏区含甘南藏族自治州、天祝藏族自治县8个县1个市,共有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1092所。甘肃省卫生计生工作的短板在基层,薄弱点在民族地区,特别是甘南、天祝藏区。加快藏区发展是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的重大决策部署,藏区群众生命安全、身体健康是加快藏区健康快速发展的前提和保障。
基于这样的认识,援藏工作启动之初,原省卫生厅便成立了全省对口支援藏区卫生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下发了《关于进一步支持全省藏区卫生事业发展的意见》,明确了卫生援藏的7项重点任务,组织机关各业务处室、省级各医疗卫生单位和10个市州卫生局,分别与藏区州、县两级医疗卫生单位结成对口支援工作关系,激发各地、各单位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力争做到精准对接、精准发力、精准支援。
为了确保援藏工作取得实效,从2011年开始,省卫生计生委连续5年每年在甘南州召开一次对口支援藏区卫生工作推进会,及时总结交流成效和经验,研究安排年度重点任务。各对口支援市卫生局和省直各医疗卫生单位分别建立对口支援工作领导机构,协调落实支援项目、资金,形成了汇集全省卫生系统之力对口支援藏区工作、共下“一盘棋”的工作局面,为卫生援藏工作提供了坚实的组织保障。
同时,省卫生计生委将卫生援藏工作纳入全省“十二五”卫生事业发展规划,会同发改、财政、扶贫等部门,积极争取项目和资金支持,实施了农村卫生服务体系、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管理信息系统、农村急救体系等一大批卫生项目,省内藏区卫生基本设施和服务条件逐步改善。“十二五”期间,中央和省级累计安排甘南州、天祝县卫生专项资金4.85亿元,其中,基本建设投入1.93亿元,公共卫生项目投入2.41亿元。共安排藏区县级及以上医疗卫生机构基本建设项目383个,乡镇卫生院业务用房、附属设施及职工周转宿舍建设项目95个,村卫生室建设项目257个。2012年争取中央财政投资860万元,为甘南州安排了精神卫生中心和儿童医院建设项目。
立足藏区实际和卫生资源配置规划,省卫生计生委利用和调动各方面有利因素,全力加强藏区卫生服务能力建设。2012年,会同省人民医院筹资600万元,为甘南州医院配置了核磁共振和64排螺旋CT,实现了医学影像检查水平与省级机构互认共享;筹措600多万元专项经费,为甘南州、县两级综合医院建起了重症监护室,配置了重症监护设备,为每县免费培养10名专业人员;2012年,原省卫生厅和直属单位干部职工捐款120万元,为甘南州医院配备了制氧供氧设备;2014年,协调省电力公司为甘南州藏医院支援价值300万元的高压氧舱和供氧供电设备一套;会同省财政等部门,先后为藏区10个县市级医院、138个乡镇卫生院全部配备了救护车和车载设备,为10个县市卫生局配备了农村巡回医疗车,实现了藏区州、县、乡医疗急救体系全覆盖;帮助甘南州建立了首支专业化紧急医疗救援队伍,举办临床、急救、防疫、监督、红十字救援等综合性应急演练,大大提高了藏区突发事件医疗卫生应急救援能力;争取中央财政投资2760万元,为甘南州安排了精神卫生中心和儿童医院建设项目;加大对藏区卫生信息化投入,建成了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管理信息系统、村卫生室信息系统,各级医疗卫生机构接入卫生信息专网;率先在藏区将新农合系统和医院HIS系统进行了对接,藏区农牧民看病实现即时结报。据统计,截至2015年6月底,省内10市和省级医疗卫生单位累计援助藏区项目资金达7000多万元。通过全方位的输血式援助,藏区接受援助的医疗卫生机构房屋、设备等硬件条件明显上了一个新台阶。
2011年,新一轮卫生援藏工作启动之后,经全面深入调研,省卫生计生委发现,甘南州妇幼保健服务能力弱,县、乡两级医疗保健机构产房简陋,妇产科医生匮乏,设备配置严重不足,乡村两级防保网破漏,人才队伍建设滞后,无法满足群众的医疗保健需求,这是导致甘南妇幼卫生指标滞后的重要原因。
针对此,省卫生计生委筹集30万元专项资金,依托省妇幼保健院、天津市10所综合医院,先后为甘南州乡镇卫生院培训了100名产科医生。同时,每年安排一批省属医疗机构妇产科医生支援甘南,帮助甘南各乡镇卫生院建立妇产科。妇幼保健机构服务能力提高了,群众就愿意住院生孩子,如今,甘南州孕产妇住院分娩率提高到了94%以上,有效保障了母婴健康,同时也提高了全州妇幼保健水平以及人均期望寿命。
省级专家走进藏区
服务群众建设学科
与此同时,各对口支援市州和单位充分发挥自身在科学研究、人才培养、技术支持等方面的优势,着力帮助受援单位提高服务能力和技术水平。同时,结合双联工作和精准扶贫等工作,选派业务素质高、专业技术强的人员长期驻扎藏区开展医疗服务,或组成医疗队,在藏区多种形式的诊疗服务,深受农牧民群众的欢迎。
为了切实补齐我省藏区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短板,2015年10月,省委组织部会同省卫生计生委等部门,研究制定了关于加强藏区医疗卫生人才队伍建设的意见及三年规划。针对藏区各县区医院妇产、儿科、重症急救和护理等学科薄弱的实际,省委组织部协调,省卫生计生委牵头,从省级9家医院和兰州军区兰州总医院抽调52名医疗专家,其中,有省级领军人才10人,副高级以上职称专家27人,根据藏区各医院实际需求,按照“一对一”帮扶模式,分别支援甘南州和天祝县10所医院,连续三年,每批驻点一年,帮扶受援医院加强医疗学科和人才队伍建设,指导开展诊疗服务,组织开展巡回医疗和业务培训,整体提升受援医院的医疗服务能力和管理水平。2015年12月1日,52名医疗专家组成10支小分队,分赴我省藏区10所医院,拉开了我省医疗人才组团式援藏工作大幕。
“我院的ICU自2013年年底建成启用以来,已累计收治了510多位急危重症患者,治疗效果很好,真正起到了救急、救命的作用。”舟曲县人民医院重症监护室主任李龙生介绍,在省卫生计生委的统筹安排下,通过兰大二院对口帮扶援建,2013年10月1日,该院建立了重症监护室,对提高医院救治能力,保障手术安全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去年年底,兰大二院派出了包括2位省级领军人才李培杰、郭钰珍在内的5位骨干医生组成首批组团式援藏医疗队进驻舟曲县人民医院。
担任队长的李培杰是兰大二院重症医学中心主任、主任医师,我省重症医学领域学术带头人。舟曲县人民医院ICU现有5张病床,各种急救设施齐全,兰大二院还对口帮扶20万元,建立了中央监护系统,科室共有4名医生,12名护士,这样的配置在甘南州算是最强大的了。但在李培杰看来,问题和不足还有很多。
“兰大二院重症医学中心下设11个ICU,有病床200张,几乎每个主要科室都有自己的ICU,双方的差距显而易见,我们不能以三甲医院的标准要求他们,但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基础操作一定要掌握、要规范。”李培杰表示。他从临床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础操作的培训,现场急救技能的培训,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断标准、用药原则,常用药物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等这些最基本的培训做起,切实打好医师们的临床基础。
在李培杰的指导下,ICU危重患者评估,心肺复苏、休克、重症感染等抢救流程,有创呼吸机临床应用及人工气道管理,中心静脉置管等工作规范开展起来,ICU学科建设进一步完善加强。
与此同时,在妇产科主任医师郭钰珍、王芳,泌尿外科主任医师米军,儿科副主任医师倪倩以及普外科主治医师俞泽元的带领下,舟曲县人民医院组建了甘南州首个儿科重症监护中心,开展了甘南州首例新生儿机械通气和腔镜下巨大子宫肌瘤剔除术,医院妇产科、儿科收治病人明显增加,普外科、泌尿科微创手术数量也快速增长,尤其是普外科微创手术数量刷新县医院历史记录,达到平均每月约30台次。
在迭部县人民医院,以我省领军人才、陇人骄子、第七届中国医师奖获得者、主任医师杨碎胜为组长的医疗团队,为医院带来了全新的技术和理念,也让当地农牧民切实受惠。
在杨碎胜的带领下,迭部县人民医院开设了乳腺门诊。在省城门诊挂号需预约、住院手术要排队的大专家现在每天都在小小的县医院坐诊,消息传来,迭部县及周边县区的患者纷纷慕名赶来。
在门诊接诊患者中,杨碎胜筛查出了一例乳腺病变患者,由于发现及时,杨碎胜为其实施了乳腺区段切除手术。这种术式是针对乳腺良性病变的一种先进手术方式,手术切口小、创伤小、瘢痕小,切口愈合快,既能根治性切除乳腺病变组织,又保留了整个乳房外形完整。在杨碎胜的精心施治及医院医护人员的全力配合下,患者足不出县就享有了这一先进技术。
来自卓尼县的患者随玉梅此前曾在省肿瘤医院就诊,经杨碎胜确诊为“右侧乳腺癌”,鉴于其病情分期相对较晚,杨碎胜安排她先进行化疗。在完成了八个周期的术前化疗后,前不久,随玉梅再次前往省城就诊,得知杨碎胜受命现在迭部县人民医院工作,随玉梅不顾路途遥远,赶赴迭部县人民医院求治。
杨碎胜根据随玉梅病情,决定为其实施全麻下“右侧乳腺癌改良根治术”。为了确保手术成功,杨碎胜与自己所在省肿瘤医院联系,购买提升白细胞药物,委托援藏队员李凤菊护士长进行提升白细胞治疗药物注射,同时做好围手术期指导,包括术前准备、全麻术后复苏、伤口护理、引流管护理、尿管护理、饮食护理、心理干预、康复训练等。最终,在迭部县人民医院现有医疗条件下,杨碎胜与全院相关科室医护人员全力配合,成功完成了甘南州首例乳腺癌根治术。
此外,省肿瘤医院援藏医疗队还在当地首次开展了乙状结肠切除并乙状结肠造瘘手术、阴道镜检查、泛影葡胺子宫输卵管造影检查、腹腔镜宫外孕微创手术等4项技术,并积极投身参与迭部达拉3·2森林火灾医疗救助。他们与迭部县人民医院联合申报的“六味能消丸对胃肠道术后胃肠功能恢复影响的临床研究”科研课题获得甘肃省中医药管理局立项批准,开创了迭部县医院科研课题的先河,填补了县医院建院史上的空白。
平均海拔3500米的甘南州玛曲县属于高寒缺氧地区,是肺心病、高血压等高原性疾病多发地,也是令很多人望而生畏的艰苦藏区。如今,在这座高原县城,省二院十多名医护专家日夜坚守,用精湛的医术、真情的服务架起一座藏汉“连心桥”。
省二院与玛曲县人民医院的对口帮扶由来已久,万名医师支农、最初的援藏都是与该院结对。2011年,全省卫生计生系统新一轮援藏大幕开启之后,双方的联系进一步密切。医疗人才“组团式”援藏让双方成了一家人,不久,省二院玛曲分院即将挂牌。
去年年底,省二院院长、甘肃省领军人才米登海亲自挂帅,带领包括副院长、我省名中医王世彪在内的7名精兵强将进驻玛曲县人民医院,掀起了省二院援藏工作新高潮。
“我们需要啥,省二院就帮啥,这样的帮扶真正是帮到了点子上,扶到了心坎上。”玛曲县人民医院院长王团胜由衷地说。
在省二院全方位的帮助带动下,玛曲县人民医院振兴了中医科,组建了中医馆;完善了ICU,开通了绿色救援通道;新建了儿科、新生儿科、骨科,多例手术填补县医院乃至甘南州空白;省二院独创的“333”诊疗模式更是让当地群众切实受益。
今年正月初十,玛曲木西合乡的加木,耳后长了个碗大的肿块,高热不退,疼痛难忍。已是80岁高龄的加木被病痛折磨得痛不欲生,来玛曲县人民医院就诊时,已经连续十多天无法进食,老人悲观绝望,家人也十分担心,做好了前往省城就诊的准备。
经检查,王世彪确定加木得的只是“化脓性腮腺炎”,在当地完全可以治疗。于是,他和当地医护人员配合,采用西医、心理卫生和中医治疗相结合的“333”治疗方案,通过耐心疏导,首先消除老人及家属的恐惧,随后采用西医输液消炎、中医针灸、中医药外敷等综合治疗手段,仅仅用了5天时间,加木便痊愈出院了。如今,省二院的“333”诊疗模式已在玛曲县人民医院普遍推行,受到了患者的普遍欢迎和好评,援藏医疗队不仅治愈了当地大批患者,周边四川、青海等省份的患者也慕名前来就诊。
玛曲县地域辽阔,藏区牧民居住分散,不少边远地区牧民连玛曲县城都没有来过。为了让更多藏区牧民得到省级专家的医疗服务,同时也为了摸清玛曲县全县居民健康底数,今年3月,省二院援藏医疗团队联合玛曲县人民医院骨干力量组成巡回医疗队,分赴全县7乡1镇1场进村入户开展义诊,免费发放药物,同时为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贫困人口按户分类建立了扶贫电子信息档案,将家庭状况、新农合参保、病因病情、日常用药及医疗费用报销等内容全部录入扶贫电子信息档案,初步建立起了全县因病致贫人员“数据库”。
“近年来,甘南州的妇幼卫生事业虽然取得了明显发展,但仍然远远落后于全省平均水平。”省妇保院副院长杨兰介绍,孕产妇和新生儿死亡率是衡量妇女儿童健康水平的主要指标,2015年甘南州孕产妇死亡率、新生儿死亡率与全省同期相比,均高出2倍以上。医疗服务能力不足、医疗卫生人才短缺、人才梯队断档,尤其是产、儿科医生严重匮乏,急危重症和复杂疾病患者不能在当地得到有效治疗等,都是制约甘南州妇幼卫生事业发展的因素。
针对此,在长期的对口帮扶过程中,省妇保院分批次向藏区派出各类管理及医疗保健副高级职称以上专家,确保每天都有专家在藏区坐诊服务。省妇保院院长仇杰多次带领医疗及管理专家团队前往甘南州,组织开展巡回医疗业务和管理能力培训,指导加强学科和人才建设,捐赠医疗器械和设备。经过长期倾力帮扶,甘南州妇幼保健院的儿科床位使用率由原来的不足40%提升至128%,妇产科床位使用率由70%提升至100%以上,在多项医疗技术领域实现了“零”的突破,开展了新式剖宫产、水囊促宫颈成熟、晚孕期胎儿脐带血流检测、无创呼吸机治疗儿童重症肺炎等5项新项目新技术。
“娃娃出生第二天就游泳,还有抚触按摩,我们现在都能开展了。”甘南州妇幼保健院院长卫春萍介绍,随着省上专家的到来,医院的医疗服务能力明显提升,不少业务已经跟省妇保院同步开展,医院的孕产妇、新生儿重症救护中心也组建运行起来。
在天祝县人民医院,来自省三院内分泌科、普外科、妇产科的3位医师很快投身到医院临床一线,上门诊、管病人、讨论病例、参与手术、培训讲课……帮助当地医院规范了多种疾病的诊疗流程,加强了相应学科及人才队伍的建设。在点点滴滴的工作服务中,他们了解了藏区的实际情况,增强了对农牧民的了解和感情。
兰州军区总医院医疗队在州医院指导开展了首例超低位直肠癌吻合术和外伤胰体尾脾切除术。
兰大一院医疗队帮助夏河县医院开展腰硬联合麻醉新技术,示范开展高难度手术3例,筹备启动外科重症监护室,在阿木去乎镇组织基层义诊1次。
省人民医院医疗队指导临潭县医院开展了首例难复性腹股沟疝腹腔镜无张力修补术,协助组建儿科和新生儿科、体检中心,首次开展新生儿机械通气,指导制定全县医疗机构绩效考核管理制度。
省中医院医疗队在卓尼县开展外科腹腔镜胆囊摘除手术69台,成功完成当地首例腔镜下胆囊合并阑尾摘除术和巨大疝气嵌顿急诊手术,积极推广中医药在诊疗工作中的应用。
甘肃中医药大学医疗队在碌曲县指导开展外科、妇科、内儿科护理查房,完善护理管理制度,开展针灸等中医适宜技术培训,并组织开展基层义诊和多发病常见病筛查。
扩大总量盘活存量
培养一支不走的队伍
“这几年高层次卫生人才断层、卫生技术人员普遍缺乏的问题依然严重,人才引不来、留不住依然是制约甘南卫生事业发展的瓶颈。”甘南州卫生计生局局长王武表示,甘南州卫生计生系统现在最缺的是人——能干事、能干活的人,医疗机构则缺业务好、能力强的技术骨干。
在新一轮卫生计生援藏工作中,省卫生计生委在加大项目、资金帮扶力度的同时,更加注重人才帮扶和技术支持。
针对藏区生活条件艰苦的实际,我省从扩大总量和盘活存量入手,着力解决藏区卫生人力资源短缺、高素质卫生人才匮乏、技术人员业务能力不高等问题。
省卫生计生委会同有关部门,联合实施“医疗卫生大学毕业生进农村计划”,连续7年共为甘南州和天祝县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机构选拔招录全日制大专以上医学毕业生750余名,省财政每年为每名招录人员补贴工资1.5万元。
2013年,在省卫生计生委的衔接协调下,甘南州卫生计生局积极争取,一个旨在培养甘南州本土人才的项目正式签订。从2013年起至2015年,天津市利用对口帮扶甘肃省专项资金,委托天津医科大学和天津中医药大学,连续3年在我省招生,目前已录取培养249人,2020年前将累计培养500名,每人每年安排补助2万—3万元。培养领域涉及临床医学、公共卫生事业、中西医结合、特殊护理等10个专业,基本能够覆盖到目前甘南州即将面临断档的医疗专业。这批学生毕业后,将按照约定,回到甘南州各县级医院工作。
省卫生计生委每年从委机关、省直和市州医疗单位抽调60多名优秀处、科级干部到藏区卫生单位开展为期一年的挂职帮扶,帮助提高卫生管理水平。
协调省和市州级医疗卫生单位累计接受藏区1200余名专业人员免费进修培训。
利用万名医师支农项目支持,每年抽调80名左右的城市医生到甘南州开展为期一年的技术帮扶,重点支持妇产科、儿科等学科建设。希望通过技术带动,为当地每个乡镇卫生院培养1名妇产科医生。
由兰州大学和甘肃中医药大学每年为藏区安排30个招生名额,三年共计招生90名。由兰州大学、西北民族大学、甘肃卫生职院等院校每年分别为藏区定向招收培养20名西医临床、医技、护理本、专科生,三年共计招生360名。
针对由于人才匮乏、部分设备无人会操作、造成闲置浪费的情况,省卫生计生委组织开展有针对性地培训,依托省级医疗单位,每年为甘南培训检验、放射等专业技术人员。
在甘南州,藏医药拥有广泛的群众基础,但在临床医疗方面有很多局限性。当地不少藏医专业毕业的医生没有西医、中医基础,不能很好地满足群众医疗需求。2013年,省卫生计生委筹集157万元专项资金,委托省二院举办10期基层藏医培训班,每期培训30人,为期一个月,系统讲解中医适宜技术、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治和公共卫生等知识。今年,新一轮的中医适宜技术培训班在藏区全面展开,经过反复多次的培训,力争使藏区每一名乡村医生都能掌握运用15种中医适宜技术,为藏区群众提供简便验廉的服务,建成一支留得住、用得上、永不走的医疗卫生服务队伍。
实施系列优惠政策
稳定队伍普惠群众
在新一轮卫生计生援藏工作中,省卫生计生委会同有关部门厅局在省委、省政府的大力支持下,进一步完善扩充了有利于藏区卫生计生事业发展的一系列优惠政策。
在卫生专业技术人员职称评定中,实施专门针对藏区的优惠政策,开设藏医药职称序列,放宽学历、业绩等要求,免除外语、计算机职称考试,为他们提供宽松的职称晋升条件,稳定了藏区卫生计生队伍。
与编制部门一起对藏区县、乡镇、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和疾控机构适当放宽编制标准。
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普惠政策的基础上,对全省藏区贫困人口住院费用报销上,实施报销比例提高5%倾斜照顾政策,2015年以来,甘南州和天祝县共报销9057人次,补偿经费211.56万元。2016年开始,对藏区贫困人口大病报销起付线从5000元降至3000元。
协调出台了《关于加快发展藏药产业的意见》,在藏医药人才队伍建设、资金投入、研发、生产等方面给予政策支持。在巩固藏区药物制度的基础上,将藏医药产品纳入省级国家基本药物目录,在把中药院内制剂引入藏区的同时,在全省大力推广使用藏医药。
支持整理藏医药珍本、出版藏医药名著20余部,19项科研成果分获不同层次的科技进步奖,整理藏药常用成方380余种,其中305个取得制剂批准文号。甘南、天祝等地生产的藏药制剂多项获得发明专利,多项被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有力促进了藏医药事业可持续发展。
与此同时,藏区人口发展各项措施有效落实。实施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等措施,促进藏区人口均衡发展。2010年以来,我省藏区享受农村牧区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待遇人员的年龄由原来的60周岁提前至55周岁,实现了计划生育奖励扶助的提标扩面。在藏区全面实施计划生育“少生快富”工程,2010—2015年全省藏区共发放“少生快富”工程奖励资金2902万元,惠及8530个家庭。通过开展生殖健康教育活动,为3.7万名藏区已婚育龄妇女提供生殖健康教育服务,有效提升了藏区妇女生殖保健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