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5月份我省餐饮食品不合格率高达10.6%
中国甘肃网5月29日讯 据西部商报报道 (首席记者 金奉乾) 5月27日,甘肃省食药监局发布了2016年5月份食品安全监督抽检分析情况的公告。公告称,2016年4月21日至5月20日,甘肃省食药监局对全省范围内生产经营的33大类123个品种4941批次食品进行了抽检监测,其中不合格140批次。此次抽检的食品中,餐饮食品、现制现售食品、糕点检出不合格率较高,不合格率分别为10.6%、7.54%、6.59%。
不合格原因
1.微生物指标不合格。从项目看,主要问题是大肠菌群、菌落总数超标。微生物污染问题,主要是生产环境和卫生条件控制不到位,储存过程和销售终端未能保持储存条件,包装不严、破损造成二次污染等原因。
2.超范围、超限量使用食品添加剂。防腐剂、增色剂(胭脂红、柠檬黄)、甜味剂(甜蜜素、糖精钠)为限量使用的食品添加剂,检验结果显示超过国家标准限量要求,主要是生产经营者对法规、标准认知度不够或者存在主观故意,为延长保质期或提升产品感官品相口感,违反规定滥用食品添加剂。
3.农药残留、兽药残留超过标准限量。农药残留是农药使用后一个时期内没有被分解而残留于水果、蔬菜等食用农产品中,进入粮食、蔬菜、水果、鱼、虾、肉、蛋、奶中,造成食物污染,危害人的健康。养殖环节用药不当是产生兽药残留的最主要原因。长期食用兽药残留超标的食品,当体内蓄积的药物浓度达到一定量时会对人体产生多种急慢性中毒。
不合格项目危害分析
铝的残留量会导致人骨质疏松、贫血,甚至影响神经细胞的发育,铝可干扰细胞的正常代谢,导致功能紊乱,可诱发老年性痴呆;大肠菌群能引起腹泻、肠胃感染;菌落总数测定是用来判定食品被细菌污染的程度及卫生质量,消费者食用微生物超标严重的食品,很容易患痢疾等肠道疾病,可能引起呕吐、腹泻等症状,危害人体健康安全。

“背”起沉甸甸的文化
路面塌陷 兰州公交车车轮陷入凹坑
灵台县天然气公司乱收费
云南城投兰州野蛮拆迁
俄罗斯猫船长:有制服有下属 尽职尽责人气高(图)
新西兰唯美“萤火虫洞” 璀璨如夜空
《欢乐颂》今晚收官 五美友情坚不可摧
王祖蓝母亲节温情献唱 《跨界歌王》释放音乐爆发力
文字填满成长时光
IP剧火热背后危机
我省今年年内有4条铁路线投入运营更多出行选择!
大批天鹅到甘肃高台黑河湿地越冬画面壮观艳丽
省公安厅公布第三批100名终生禁驾人员名单
甘肃省十二届人大五次会议举行第二次全体会议 选举林铎为甘肃省省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