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微信“点赞有礼”、“扫二维码”可能是诈骗安宁警方提醒广大网友注意防范
中国甘肃网5月26日讯 据鑫报报道 (记者 金振华) 随着微信在网友中走红,以“朋友圈”为对象设计的各种诈骗手法也先后出现。近期,一种新兴的商业营销模式——“微信点赞有礼”、“爱心传递”、扫二维码、代购等迅速在大中城市各类商业载体中蔓延,并受到广大年轻消费者的追捧。而以此为由头实施诈骗的案件在一些地方也已出现。
【案例提示】
1、扫二维码:2016年2月,周某从商家处用扫二维码方式获得商家指定的宣传广告后,发布到个人微信朋友圈中,收集朋友圈内好友对该广告的“赞”然后可免费享受周边一日游。周某按商家要求集满一定数量“赞”后前往兑换免费旅游时,被告知需支付导游费、服务费等额外费用。
2、公众号诈骗:2016年3月底,刘某微信加了一交通违章公众账号,并向该公众号发送截图,然后按提示向对方提交了自己收到的验证码,结果微信钱包的350元钱被立即转走。
3、微信“爱心传递”诈骗:将虚构的寻人、救困帖子发布朋友圈,引起不少人转发,帖内所留联系方式多为外地号码,打过去不是吸费电话就是电信诈骗。
【防范提示】
目前发现的微信诈骗,范围涵盖多个行业领域,犯罪对象不明确,犯罪地点甚至跨国境,打击处理难度大,财产损失难追回。公众对微信信息应提高警惕,不轻信、不贪心、重核实。
【防范对策】
对此,公安机关提醒广大群众,应提高警惕擦亮眼睛,切实防范此类网络诈骗,千万不要因贪图小便宜而导致财产及个人信息遭受损失。
1、电信诈骗特别是微信诈骗案件不断增多,诈骗手段不断升级。对于各类公众账号要提高警惕,可与该账号官方联系求证,不随意进行交易,手机验证码一定要保护好。
2、骗子以商品为诱饵,给你返利或者便宜,再发送商品二维码,哄骗消费者进行二维码扫描,实则藏有木马病毒。一旦安装,木马就会盗取银行账号、密码等个人隐私信息。手机不要随便安装不明程序,不要贪小便宜。
3、冒充商家发布“点赞有奖”信息,要求参与者将姓名、电话等个人资料发至微信平台,一旦商家套取足够的个人信息即实施诈骗。

“背”起沉甸甸的文化
路面塌陷 兰州公交车车轮陷入凹坑
灵台县天然气公司乱收费
云南城投兰州野蛮拆迁
俄罗斯猫船长:有制服有下属 尽职尽责人气高(图)
新西兰唯美“萤火虫洞” 璀璨如夜空
《欢乐颂》今晚收官 五美友情坚不可摧
王祖蓝母亲节温情献唱 《跨界歌王》释放音乐爆发力
高校毕业照红网络
国产动画片获青睐
我省今年年内有4条铁路线投入运营更多出行选择!
大批天鹅到甘肃高台黑河湿地越冬画面壮观艳丽
省公安厅公布第三批100名终生禁驾人员名单
甘肃省十二届人大五次会议举行第二次全体会议 选举林铎为甘肃省省长